躬耕工作5年,我感触最深的6点职场建议

时间如白驹过隙,五年前我还是满身学生气的职场小白,转眼间已是可以独挡一面的职场老人。这五年,忙碌快节奏的职场经历改变了我,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我。

说到职场,想到最多的就是大家的各种吐槽,今天老板怎么凶了,明天同事怎么利用自己了等等,办公室政治似乎从我们大学刚进入社会时就极为反感、排斥和痛恨,都想远远逃开。

我对职场鲜有时间去认真思考,每天各种工作忙得没有机会去想职场其他的关系,尤其人际关系,四年多以来始终如此。当初选择了一个工作氛围轻松愉悦的互联网公司,就是为了不让自己去陷入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里,毕竟在自己什么都没有的状况下,急需投入的是尽快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可能是身处职场中,感觉便尤为明显,每天关于职场的新闻、干货扑面而来,今天让我抛开那些吐槽的元素,来聊聊职场里的那些事儿。

躬耕工作5年,我感触最深的6点职场建议

1.寻找方向这件事,别人能给你一些建议,但最终还是需要自己去摸索。

对于初入职场的小白来说,迷茫是在所难免的,就像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油条,有时候也会感觉迷茫困惑,但随着自己一步一步的经历、感悟、成长,很多工作你会逐渐清晰。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在同龄人眼中,我可能属于那种很明确自己奋斗目标的人,我自己似乎感觉也很清晰,为写作事业战斗一生。

但真正走出校园后,我发现写作是一个太过宽泛的概念,并且每个行业多多少少都需要一些会搞点文字工作的人才,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脑子不清晰的,所以告诉自己就这样去不断经历吧,让实践告诉你答案,帮你找到合适的定位、岗位和公司。

大四下学期,在辅导员的推荐下,有幸进入洛阳市团委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实习,在那里我第一次以工作的状态接触微博微信,虽然平时玩这些平台很溜,但真正进入编辑后台,才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我是负责内容编辑板块的,明显感觉自己的语言因受新闻体的影响很死板僵硬,非常不符合微博微信这些偏社交类的活泼平台,那时候就慢慢意识到每一个媒体平台都有它特定的属性和风格,你必须用人家能听懂的语言在每个不同平台上去自如表达,否则就不能吸引粉丝,也难以成为意见领袖或者大V。除了内容编辑之外,我需要充分了解微博微信这些平台,需要关注业内很多优质大号,更重要的是你应该会一点排版和P图技能,否则难以独立完成一遍独立的文章。

那段实习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但基本已经让我做好了重头再来的所有思想准备,我已经完全意识到学校与工作的不同,这的确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运用学校那点知识根本难以应对,你必须时刻做好重头学习的准备。当年考了两年研都没有去上,很大一方面是感受到走入社会需要重新学习的缘故,所以准备从现在到社会学习历练了。

躬耕工作5年,我感触最深的6点职场建议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历练是毕业后在郑州的一份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它属于电商领域,通过打造自身的字画商城来出售。这是我工作以来每天任务最多的一份工作,有明显的写作规格和数量要求。每天上午写6篇原创软文,还是那种适合百度收录的关键词软文,下午在各大社区平台发布40篇原创或整合的软文。在那里,我了解到互联网平台的纷繁复杂,也感受到百度在企业商业价值的重大,更明白了如何写具有商业价值的软文与文案。

抛开这些巨大的工作任务不谈,我对于商业文案的理解是极为欠缺的,殊不知纯粹的自我感悟文字和文学创作,是没有太多价值可以衡量的。当商业文案在我心中渐渐建立后,我开始渐渐清晰自己对于文字写作的界定,究竟什么是有价值的文章?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份工作做了大约9个月,离开有诸多原因,但不可忽视它对我职业生涯的意义,毕竟是第一份工作。人们常说,毕业后前两三年的工作会决定你后半辈子的职业生涯,其中不无道理。

第二份工作是在上海的一份3年的工作,从新媒体运营切入,一年后兼顾活动和市场推广,扩大自身的技能范围,是公司的需要,也是自身能力提升的需要。这份工作经历时间最久,感悟也最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依靠经历,去找到如何写更利于企业价值的文案,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商业社会企业的发展究竟是怎样的等等众多问题,而时间全部都给了我最清晰的答案。

工作已经五年了,如果现在谁问我目标是什么,我依然会说从文字切入做出点什么来,反而不是哪家公司、哪个职位、哪个薪资水平,我想或许这就是我的核心竞争力,不因脱离一家公司而完全失去任何价值和意义,可能这就是古典老师一直讲述的超级个体,个人品牌的魅力所在吧。也正因为此,我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出于变化中的,我只需要在我擅长的领域不断学习其他技能,经受社会的变化,也一定有更多机遇和选择。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我们听了很多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可最终发现都不如一步步自己经历后来的实在,所以当你还在迷茫和焦虑的时候,不妨尽快行动去实践,让自己的经历告诉你答案,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他人是帮不了你的,只能给你一些建议,而这些建议也不一定适用。

2.先求生存,再求发展,职场就是道场,工作即是修行。

刚毕业的新人读这句话会觉得像大道理,不一定深刻理解,也更加不一定可以做到;而工作五年后,我再来看这句话,会感触很深,无论实际工作中是否是这样做的,但它的确是一个正确的定位,也觉得意味深长。

当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连基本的填饱肚子都满足不了的时候,他怎么可能有更多的金钱和资本来支撑他其他的梦想和追求,所以首先是养活自己,再是如果更好的活着。大城市有很多“月光族”,工资月月花光还不一定够,长期处于这样的生活习惯中,是很难想象发展很好的。

职场就是道场这句话我没有太多感悟想说的,但工作即是修行,这个感觉很有共鸣。修行需要时间、耐心和坚持,工作亦是如此,急于求成的心大多数人都有,但最终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这也就是成功的人还是少数的原因。

工作五年后自己的热情和激情未减,但是心态已经冷静平和了许多,越来越觉得工作就是一场修行,你要以泰然自若的状态应对工作的所有挑战,举一反三、思考、沉淀可能是这个时期更多的心态,尤其是如果你一直持续在一个公司待着,更会有这种感觉。

想要在一个岗位做到出色,贡献更多的价值,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不断经历的过程中,深度思考是极为重要的,你不必为各种换工作和跳槽奔波,可以在一个企业深度发展,那么这条修行的路是规则又有挑战的,也希望所有职场人士可以修好这场旅行。

躬耕工作5年,我感触最深的6点职场建议

3.职场的本质是能力交换的场所。

这句话乍一看的确是写的很直接,也很本质,工作本来也就是一件为了生存而出卖自身脑力或体力的事情,但又觉得它描写的不是那么真切,毕竟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企业,在那里我们获得了生存、成长、朋友和幸福等等,单说是交换的场所,太多赤裸裸和不近人情了。

有些人在找工作时,对公司氛围要求很高,大家都希望到积极向上、和谐团结的公司,不想陷入办公室政治,或许在他们眼里职场除了是满足生存的需求场所外,还有其他更多意义,包括个人价值的实现。

而我对这一感受是极有发言权的,第一份在郑州的工作对我来说除了每天超大量的工作,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领导的关心,没有同事间的和谐,赤裸裸的压榨和能力的交换所;但现在的工作不是,除了日常工作内容,你可以有自己的成长,与老板、同事相处和谐融洽,公司氛围超级好,所以它可能是我们更多的存在意义。

每家公司的基因和成长路径是不一样的,在选择职业的时候经历要调查清楚,让自己进入一个有幸福感的企业,这对你每天的心情状态是极为重要的。

4.你做一件事的方式,就是你做所有事情的方式。

这句话从不严格的角度来分析,还是有一定道理了。我们经常说从一个人的做事方式和态度,可以看出他的人品,都是侧面映射,不无道理。在这里我并不想花太多笔墨去分析这句话的正确与否,而是想分享大家几点做事的方式,希望可以引起一些共鸣和重视。

注重细节。近年来运营界很热的一个词是“精细化”,在我看来运用到其他领域就是把握细节,环环追求完美,达到极致。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虽不是时时上演,但工作认真、细致,生活精致是一种追求和态度,很多人越来越明白其意义。当我们将一件件小事都做好了,才有将大事做好的可能。

负责靠谱。难道是社会上不靠谱的人越来越多了吗?就连找男朋友这件事,很多女生首先要求的也是要靠谱、负责任,没有责任心的人不要。工作中亦是如此,如果你给上司一种不靠谱的感觉,那你就糟透了,他可能不会委你重任了,想到你可能就觉得会搞砸,所以建立与领导同事之间的信任很重要,你要从日常工作的小事儿中,认真负责,让别人愿意相信。

在这里有太多内容可以展开来写,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希望每个人在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专心致志的投入,尽可能完美的将其做好,这样对人对己都是最好的回应方式。

5.你要有能力脱离组织,即使离开组织也能很好地生存下去。

在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要不断离开组织,而是强调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你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大三时就听院长讲到过这个词,她说大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四年后你将拥有怎样的核心竞争力,去走向社会?那时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也总是反问自己,我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

工作后我慢慢明白,也对核心竞争力这个词有了进一步解读。我们应该有一种能力,一种在这个岗位或企业,一般人难以替代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达到来自于不断的学习、经历、成长和反思,自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或许有些人遇到过失业、辞退的状况,所以会更加明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但如果是在竞争力超强的大公司,也会存在能力比拼的情况,所以大家都希望自己足够强大。人,想要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和自由,一定要有自身核心的竞争力,哪怕不是最优秀的,超越同行人或同龄人一截就是极好的了,关键是你要有让自己逐渐优秀,超越他们的心和劲头。当你有足够的能力,或许也可以自己开公司,做老板,不必受制于人,看别人脸色。

躬耕工作5年,我感触最深的6点职场建议

6.终有一天,我们会以自己心安理得的方式,在喜欢的地方,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千磨万击还坚劲,梅花香自苦寒来。想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就要有足够的付出和准备,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份成功背后都是沉甸甸的汗水与泪水。现代社会,尤其个性的90后,更是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一代人。弃学、离职环游世界的人比比皆是,自由职业、斜杠青年处处都有,更多人希望按照自己想过的生活方式存在。

有的人家庭富足,不必考虑先决条件即可实现,而更多人的现状是难以满足自身需求,能做的更多是曲线到达。青春年代,你要使劲去折腾和拼搏,这样等到一定年纪,你就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更多时候我们是走这样一条道路。

遇到很多同龄人正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但还在坚持着,他们希望通过现在的积累,等到有能力和资本去做自己未来想做的事,在我看来也是很好的,毕竟你正处在的阶段不一定能撑起你的梦想,而你就需要将梦想延后,通过其他方式去达到。

感恩自己的人生,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喜欢的城市活着,但愿更多人能直接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必走太多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