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客家人只会酿?炸出来的客家美食同样俘获你的味蕾

炸铜勺饼

把粘米粉加水制作成浓稠的粘米粉浆,加入酸菜、虾米、花生仁、黄豆等不同的馅料,倒入浅平铁勺内,最后放进烧热的油锅里,捞起、滤油、放凉食用,香酥可口,回味无穷。

客家人小时候最喜欢看大人炸铜勺饼,看着粉浆从液体慢慢被炸成金黄的圆饼,就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成就感,嘴馋的我们总是一出锅就迫不及待的要吃,结果第二天舌头上就会长一两颗“上火疮”,即使这样该吃铜勺饼的一块都不会落下。

「第一篇」客家人只会酿?炸出来的客家美食同样俘获你的味蕾

炸豆角酥

豆角酥又叫瓦角丁,味道咸香酥脆,面粉加芝麻,依照不同口味加入糖或盐,杂糅均匀成等份,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皮,切成长条形放进油锅里油炸片刻就可以出锅。

豆角酥又叫瓦角丁,味道咸香酥脆,一盘小小的豆角酥伴着电视里的动画片或连续剧,一块接一块地嚼,满嘴都是油香味,是记忆里面有关于童年和家乡的味道。

「第一篇」客家人只会酿?炸出来的客家美食同样俘获你的味蕾

炸油角

把炒香的芝麻、花生,粗砂糖搌成干馅备用,把面粉、鸡蛋、猪油加入少许啤酒不断搅拌,再用面杖压成饺子皮样(与北方包饺子相似),把干馅放入面皮捏成饺子样放入油锅炸熟捞起,一簸箕酥脆香甜的炸油角就此完工。
对于客家人来说,如果家里开始准备炸油角了,说明春节来了,或者家里一定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一块块小小的炸油角尝起来是喜庆的味道。

「第一篇」客家人只会酿?炸出来的客家美食同样俘获你的味蕾

炸芋头丝

芋头刨皮刷丝,姜剁成蓉加入面粉,加入调味料后搅拌,用筷子夹成松散的形状,放入油锅炸至金黄,隔壁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炸芋头丝由于形状不规则而颜值不高,第一眼看见并不会有想要吃下去的欲望,但只要尝上一口就会被它的美味折服,不由自主感叹一句:“真香!”

「第一篇」客家人只会酿?炸出来的客家美食同样俘获你的味蕾

炸茄子

将鸡蛋,水,盐,十三香加入面粉中搅拌成稠面糊,茄子放入面糊中搅拌均匀后放入油锅炸,炸制金黄时捞出滤油,放凉再吃,明明茄子是素菜,却有一种吃肉的感觉,一定是油炸的茄子太香而产生的幻觉。

「第一篇」客家人只会酿?炸出来的客家美食同样俘获你的味蕾

炸黄金酥丸

以新鲜猪肉为主要原材料的黄金酥丸,制作时一定要使用铁棒对猪肉进行捶打,否则炸出来的黄金酥丸不够Q弹爽口。

谁能想到这小小的不太起眼的黄色丸子,竟然是惠州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小编迫不及待想去惠州尝尝这黄金酥丸了。

「第一篇」客家人只会酿?炸出来的客家美食同样俘获你的味蕾

炸油糍

炸油糍在不同客家地区叫法不同,比如“炸油果”每年春节,炸油糍都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年货在糯米粉里加入水和糖,大力搓揉,捏成团,一放二拨三压四捞,热乎乎的炸油糍就完成了!

刚刚出炉的炸油糍外酥里嫩,却容易上火。等炸油糍变软之后,放进锅里隔水加热,又变成了一份既香甜软糯又不上火的早餐。

「第一篇」客家人只会酿?炸出来的客家美食同样俘获你的味蕾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越来越没有时间去研究怎么去做好一道小吃,纯手工制作的美味逐渐被机器生产取代,有的老手艺甚至慢慢失传再也无人问津,那些原汁原味的美食最终只能留在记忆里了。但外表含蓄内敛,内心热烈似火的客家人,还是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美味食物中,油炸的食物,就是客家人热情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