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與錦衣衛齊名的暗探機構夜不收,是如何撐起明朝的邊防情報防線?

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軍攻入元朝首都,元順帝只得帶著太子、大臣們北上逃往元上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

元朝覆滅,明朝初建,朱元璋的內心深處卻並沒有對逃走的元順帝放心下來,他知道元朝的勢力依舊很龐大,其【弓之士不下百萬眾也, 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裡也】,仍然可以算作明王朝的心腹大敵。

為此,朱元璋和朱棣在幾次北伐的基礎上,還制定了一系列針對蒙古諸部的制衡手段,其中“夜不收”,便是以刺探情報為主,設立的間諜機構。

《孫子兵法·謀攻篇》中,提到戰勝敵人要做到“知彼知己者”,才能【百戰不殆】。

明代對於情報機關的建設,格外用心,其內有錦衣衛,外有夜不收,明王朝憑藉此編織了一張巨大的情報網,在與蒙古諸部鬥爭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預警作用。

與錦衣衛齊名的暗探機構夜不收,是如何撐起明朝的邊防情報防線?

【朱棣劇照】

1、夜不收扛起了明朝邊防的預警大旗

兩軍交戰,情報是重中之重,它影響到將領們是否能夠對局勢做出正確的判斷。

比如某處戰場急需增援,敵人又將戰事告急的情報攔截住了,從而導致增援不及時陣地失守,這一封沒有能夠送到的情報可能就是引發整場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

而古代交通不便,也沒有手機這樣方便的通訊設備,只能依靠人力、烽火臺這樣的預警機制給後方傳遞情報。

陝甘總督楊一清,在其編寫的《關中奏議》一書中,記錄了一件由於夜不收報信及時,讓寧夏免了一場兵禍的事情。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十一月(1505年),蒙古人從花馬池、清水營拆牆入境,大肆劫掠生活在明朝邊境的百姓。

不過這支蒙古人不知道的是,他們一行人早已被“夜不收”們盯住了,十一月十八日,夜不收葉章就已經將消息傳遞給了邊軍們。

與錦衣衛齊名的暗探機構夜不收,是如何撐起明朝的邊防情報防線?

【花馬池到萌城】

收到消息的二千二百四十五名官軍,提前埋伏在了蒙古軍隊前進的萌城裡,只待他們靠近,便一舉消滅。

二十七日寅時,夜不收馬福在石子溝附近,發現了正在進行劫掠的百來個蒙古騎兵的身影,埋伏的官兵們一擁而上,打了敵人個措手不及,但由於天色已黑,敵人又都是騎兵,竟被他們趁著夜色北逃而去。

指揮薛麟和守堡百戶劉亨不敢輕易追擊,便報告給了楊一清,楊指示他們不要輕舉妄動,等自己和寧夏總兵官李祥、副總兵衛勇等人領兵來援後,再做決定。

【關中奏議】

為了求穩,這一等就是一個月,等到兵馬到齊的時候,皇帝已經換成了明孝宗的兒子明武宗朱厚照。

1506年正月初二,官軍完成了從石溝兒,到鹽池伏兵的計劃。

與錦衣衛齊名的暗探機構夜不收,是如何撐起明朝的邊防情報防線?

【相關地理位置】

正月初三,百戶趙璽奉命帶著二十名沿路探查蒙古騎兵的蹤跡,到初四辰時,夜不收郭其發現了有數十名喬莊打扮過的蒙古人哨兵,明軍配合他的消息成功消滅了這小股偵察兵。

如果說前面的消息,可以看作雙方部隊的小規模打鬧,那棗山墩夜不收周翊同靈州擺撥夜不收劉瑛,兩人發現的五、六萬蒙古軍主力,便是這次信息傳遞大作戰的壓軸戲了。

【大部隊】

在楊一清記錄中,我們可以發現,蒙古騎兵從入境開始,幾乎全程都在明朝夜不收部隊的監視之下,等同於雙方在打仗時,一方連敵人在哪兒都不知道,而另一方卻能瞭解你的一舉一動。

戰鬥到這個局面,蒙古騎兵的結局,其實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在感嘆明王朝打贏這場漂亮的信息戰的同時,我們難免也會夜不收強大的情報能力所驚歎。

此時,大家的心中一定很好奇,夜不收究竟是怎樣一隻部隊,他們又是如何做到這樣高效的信息收集工作?

2、夜不收的構成和職責

關於夜不收這支強大的間諜部隊,《明實錄·英宗正統實錄九》有這樣一句描述:沿邊夜不收及守墩軍士,無分寒暑,晝夜瞭望,比之守備,勤勞特甚。

關鍵詞,不分春夏秋冬,白天晚上,夜不收都需要對敵人進行情報收集,工作強度不可謂不大。

與錦衣衛齊名的暗探機構夜不收,是如何撐起明朝的邊防情報防線?

【明朝邊境】

按照《練兵實紀》所載,配置夜不收的機構主要有四種:

一、墩臺;

二、營堡;

三、衛所;

四、兵營。

夜不收在偵查過程中,也是有具體任務劃分的,比如近哨、遠哨、出哨、擺撥、監孫真臺、看死、督哨、走報、守墩、守口等等。

《四鎮三關志》間諜篇記載:明哨遠人屬夷巢,內用彼伴領。尖哨探訪外夷消息,更番分遣,各偵一夷。暗哨踵接明哨路頭。遇有結聚聲息,各遣尖哨,潛伏要道,鱗次哨嘹,量地分撥。

夜不收的偵查任務並不簡單,明代的時候已經有了完善的間諜業務,其中夜不收中的暗哨便屬於這一類。

由於夜不收主要職責就是監視女真、蒙古各部落,在這種情況下,會外語的夜不收成員,是非常受歡迎的,他們往往會被派遣到敵人內部,潛伏下來,負責為明王朝傳遞信息。

與錦衣衛齊名的暗探機構夜不收,是如何撐起明朝的邊防情報防線?

【劇照】

除了收集情報、傳遞信息、巡邏外,夜不收還承擔著三項重要的職責:燒荒、劫營和收服敵人。

燒荒,是明朝通過燒燬荒原上的牧草,迫使蒙古人遷移尋找生存地的一種手段。

劫營,指的是明朝會定期組織部隊,對邊境附近的敵人進行騷擾、襲擊。

在這兩項任務中,夜不收的職責就是負責確定實施計劃的地點,以及偵查敵人的動向。

3、夜不收成員的選拔標準

情報相關的利害關係,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一旦出錯,便會造成“一言之訛, 擾及一鎮, 一人之錯害及萬人”的局面發生。

所以,為了提高夜不收成員執行能力的手段,以及忠誠度,明王朝在選擇夜不收成員的時候,有一套嚴格的標準。

與錦衣衛齊名的暗探機構夜不收,是如何撐起明朝的邊防情報防線?

【劇照】

要成為夜不收的一員,需要滿足下列四條:

一、對明王朝能夠保持忠誠;

二、需要懂得蒙古人的習俗、語言,以及熟悉地理環境,找得到路;

虜之道......所謂諳虜情, 熟地利, 共誠偵探之良法。

三、為人有膽識,處事機敏,工作時能夠處理好各種突發情況,被敵人抓獲後,能夠扛得住壓力;

率其選務精,而其用在膽。伶俐而無膽者臨敵必自利,有藝而無膽者臨敵忘其技,偉大而無膽者臨敵必累墜,有力而無膽者臨敵心先怯, 俱敗之道也。

四、身體強健,體能好。

揀精力健捷,,膽略沉毅者, 方許託以心腹。

嚴苛的選拔標準,自然少不了優厚的保障待遇。

《大明會典》規定:哨探被殺夜不收子孫不願升者, 賞銀三十兩。四十二年,令夜不收被賊殺死者, 巡撫冊奏本部, 即查議升職, 不必再行查勘,優恤銀兩, 照例速給。如無子孫者,官為斂葬,每年終,都司官於鎮城無祀壇內致祭。

4、夜不收與努爾哈赤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夜不收這支在明朝中前期建立了巨大功勞的隊伍,在後金崛起後,又被明王朝將工作中心從應對蒙古人,變成了針對努爾哈赤展開的間諜作戰計劃了。

天命三年,努爾哈赤攻下清河後,夜不收為了減緩他的攻勢,派兵襲擊了後金在渾河兩岸曬糧食的地方。

天命六年,阿敏貝勒在率隊前往鎮江時,由於擔心夜不收傳遞情報出去,便下令在附近山間設立哨所,並且給附近村民發告示:凡擒得敵探來獻者,賞之。

與錦衣衛齊名的暗探機構夜不收,是如何撐起明朝的邊防情報防線?

【清初貝勒】

至天命三年,努爾哈赤率兵正式和明朝開戰以來,夜不收就給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支仿若無處不在的部隊不僅會騷擾自己的後勤,還能夠將自己的行動及時報告給明朝軍隊,給自己的軍事行動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為了對付明朝的夜不收,努爾哈赤下旨,讓清朝的哨兵部隊“卡倫”和捉生兩支隊伍去和夜不收過招。

“卡倫”哨兵類似於門衛,設置於明朝邊境,每二十里一處,一處一百人,其中漢人四人,專門負責定點偵查、放哨、跟蹤、傳遞情報。

捉生,是在明朝夜不收和卡倫基礎上,發展出的一支特別行動隊,其主要職責就是:通過抓俘虜,獲取信息。

作為清朝的間諜機構,捉生在應對夜不收時,採取的方法更加簡單高效,他們通過俘虜一定數量的明朝士兵和軍官的方式,從這些能夠接觸到一些情報的人入手,拼湊出關於明朝軍隊的動向,然後依靠清軍多騎兵機動性更強的特點,往往能在正面戰場上給明軍造成很大的威脅。

與錦衣衛齊名的暗探機構夜不收,是如何撐起明朝的邊防情報防線?

【努爾哈赤】

隨著正面戰場明王朝戰事失利,在這場間諜層面的對戰中,夜不收的情報收集能力,發揮出的效果越來越差,甚至於當其將消息傳遞出去後,明王朝也沒有能力組織起有效的應對舉動。

長此以往,明王朝這支和錦衣衛齊名,一內一外的特殊情報部隊,便漸漸消散在歷史長河中。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