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 明朝有那麼幾十年,大臣以罵皇帝為樂!

中國歷史上,皇帝具有無上權力,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可是明朝萬曆年間,群臣們爭相暴風驟雨般地抨擊皇帝,言辭激烈、態度強硬,這個局面在兩千多年帝國曆史上從未有過。比如:

右都御史漕運總督李三才上書:“今闕政猥多,而陛下病源則在溺志貨財。”

御史馮從吾上書:“聖體違和,欲以此自掩……天下後世,豈可欺乎?”

禮部主事盧紅春抨擊萬曆裝病::“若真疾耶?則當以宗社為重,毋務為豫樂以為基禍;若非疾也,則當以詔旨為重,毋務以矯飾以起疑。”

給事中田大益痛斥皇帝:“陛下驅率虎狼,飛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剝膚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災地坼,山崩穿竭。”

給事中王德:“民何負於君?而魚肉蠶食至於此極耶!”

中國再沒有比這個時代更能夠直白的討論政治,非議國家元首以及政府首腦的時期。

明朝有那麼幾十年,大臣以罵皇帝為樂!

出現這個局面,皇帝是主要原因。萬曆之前的嘉靖皇帝,面對無法無天的海瑞,並沒有殺,只是把他關起來;萬曆一登基,直接給海瑞加官進爵。群臣一看明白了:原來罵皇帝可以升官!這種風氣遂愈演愈烈,大臣非議皇帝成為習慣,至於說的是對是錯也沒有人追究。另外,萬曆皇帝非常之懶,得過且過,懶得計較。

明朝有那麼幾十年,大臣以罵皇帝為樂!

第二,首府張居正也助長了這個風氣。張居正是萬曆的老師,他很有才,但是生活奢華、好色不孝,道德上問題很大,群臣對他群起而攻之。張居正自己道德有問題,也就不去計較其他大臣的道德問題,他是實幹家,不理會群臣們的嘰嘰歪歪。

明朝有那麼幾十年,大臣以罵皇帝為樂!

但萬曆並不是傀儡皇帝,只是他個人秉性而已。後來的魏忠賢,做了很多嚴肅朝綱的事,大臣們又不敢亂說了。到了崇禎時期,魏忠賢倒臺,大臣們又開始抨擊朝廷。不過,敢於罵皇帝的未必是忠臣。清兵打到家門口了,這些罵皇帝的大臣連錢都不願意捐,崇禎氣得大罵:諸臣誤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