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农村,怎么样包粽子好看又好吃?

老张谈三农


农村包粽子怎么样包出来的好看好吃?

农村端午节包粽子已经是传统的风俗习惯了,过去我还记得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妈妈就开始用淘好的糯米,山上摘米的新鲜粽叶,开始一个人用竹椅系着麻绳包粽子了。


那时候我们农村人端午节还有用包来的粽子,走亲戚的风俗习惯,所以,那时候看谁家的粽子包得均匀,包得漂亮,那就显示出了这家女主人做事勤快,精制,讲卫生了。

七星老农家乡包粽子用粽叶,麻绳系,里面不喜欢加盐加馅,纯粹的白糯米粽子,只有在吃时煮热一下,扒掉粽叶,在粽子上撒上一点红糖或者是白糖粘着吃。

我家乡包粽子一般是用两片粽叶包,用麻绳系才紧,下水煮时,麻绳泡发了,越煮绳子越紧,才不会散掉。


而粽子的形状一般是头大尾小,头长着3只尖尖的角儿,翘起一个长长的尾巴,煞是漂亮极了。

而我老家包粽子的重量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情况下1斤糯米只包8个,讲究均匀,大小不一很难熟透,并且又不好看。

不过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物质丰富了,包粽就没有了限定的时间,只要有了粽叶就包,而且粽子中放的馅也就五花八门了,有喜欢在粽子放豆沙,腊肉,蜜枣,红早,绿豆,红豆,花生米等馅的,也还有加苏打粉,食用碱去煮的,反正一句话,只要咱们自己喜欢吃就好了。

所以,七星老农个人认为,我家乡的粽子包得不但好看,而且好吃,不知道大家家乡的粽子又如何?好吃好看不?欢迎大家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在农村,怎么样包粽子好看又好吃?

端午节快到了,在胶东农村民俗文化里,家里有新出嫁闺女的,就要给闺女张罗包粽子,好去婆家分粽子了。新媳妇分粽子,讲求个早,一般在阴历四月,不会等端午节那天,甚至不会等进入阴历五月。

阿兮小时候见过这样的场面,因为新媳妇分粽子数量多,一般要包几百个,婶子大娘的都会帮忙,一早泡好了粽叶、糯米、大黄米、香米、花生米、大枣等,一院子的女人,说说笑笑,手下粽叶如飞,一个个好看漂亮的三角粽、牛角粽、塔型粽(又叫四角粽),就在桶里摞了上尖。

很惭愧,这三种包法,阿兮只学会了三角粽(见下图)。但我觉得,其实每种包法都很好看,最重要的是包粽子的几点要领要掌握好,这才是决定是否好吃的关键。

1、糯米、小米以及粽叶等辅料,一定要提前泡好。

北方人的粽子,没南方人那么多花样,不搁肉,更不放蛋黄,一般只有三种馅:糯米、小米、香米,里面加大枣和花生。

粽子,蒸出来糯软香浓才好吃。农村人都知道,糯米还好泡,黏小米很耐火,若是不提前泡好,包好蒸的时候火候不好掌握,不容易糯软。花生和大枣等提前泡一下,蒸的时候也容易烂。而粽子叶,买的时候多是干的,只有在水中泡透,包的时候才熨帖。

2、包粽子七分满,给米自然涨开的空间。

大家都知道,即使是提前泡过的糯米和小米,在熬稀饭或闷米饭时,米粒吸收了足够的水分,也会再涨大。包粽子一个道理。千万别装太满,又系的太紧,不给米吸饱水涨开的空间,很容易让蒸出来的粽子夹生。

记得我第一次包粽子,就犯了这样的毛病。当时还觉得自己包的比母亲包的周正,很嘚瑟地做了记号,没想到蒸好拿出来,母亲包的粽子个个软糯香浓,我包的却原来多大还是多大,米根本没涨开,夹生的没法吃。

3、北方农村新媳妇送端午,为什么粽子里要放花生和枣?

农村新媳妇的第一个端午节,早早的送端午,寓意当然是“早(枣)生”,早早的给家里添丁进口,所以,大枣和花生米,自然是少不了的。

但近几年在超市里买的南方粽子,肉粽子,蛋黄粽子,还有其它奇奇怪怪馅儿的粽子,吃起来也是味道很不错。现在的人不爱麻烦,闺女送端午,也是直接找卖粽子的人提前订制几百个,或者直接进超市里买,简单多了。

过去吃粽子,只能等端午,而如今,任何时间任何季节,都可以吃到各种馅儿的粽子了,心里却没了儿时盼望端午节包粽子的急切,也体会不到粽子锅里煮鸡蛋的馋涎欲滴味道了。

您家里端午节还有包粽子的传统吗?还有多少农村人坚持端午节自己包粽子,吃粽子?怕是这习俗也早已淡漠了吧?


阿兮随笔


娟子教你如何包粽子,大家快动起手来试试吧,特别简单一看就会;

糯米、绿豆、五花肉、粽叶子、线绳

1;糯米洗净用水泡半小时,绿豆洗净用热水泡半小时,五花肉加料腌制,粽叶子洗备用净

2;将叶子背靠背放好折成锥形

3;加入一勺糯米,放点绿豆,放肉,再放点糯米

4;把伸出的叶子压过来,用手指捏成三角

5;多余部分折向左边用大母指压住

6;用线绳绑好,打个结粽子一定要包紧才香,绑绳子要用力绑紧

7;把粽子放在锅里放水,上面压上蒸格子,再放一个重点的盘子压住,大火煮1小时,关火后让粽子在锅里在泡1至2小时

您觉得娟子这样包的粽子如何?喜欢的也可点赞与关注娟子美食记,娟子也期待您的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