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為什麼老人常說“貴人不頂重發”,“重發”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老人常說“貴人不頂重發”,“重發”是什麼意思?

前兩年,網絡上一個梗震驚了整個90後,關於90後脫髮的一個情況。

網友們紛紛在網上調侃,脫髮好啊,老人常說“貴人不頂重發”。說明90後脫髮人群即將成為“貴人”!

老人常說的“貴人不頂重發”,那麼有書君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重發”究竟是什麼意思。

“重發”有兩層意思,一個是“Zhong”,就是我們理解的輕的反義詞;另一個是“Chong”,指的是頭髮上長時間戴的帽子或者其他的包頭髮擋起來的遮蓋物。

我國古代關於頭髮的諺語非常多,比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比如“綰髮結同心,將以遺知音”,甚至還有曹操犯錯了,下屬既要達到律法的公正,又要維護一方霸主的威嚴,從而有了“割發代首”的典故。

文學作品裡描寫“青絲如瀑”,想象得到的形象都是非常美好的。

所以老人們常說的“重發”,指的是粗硬、厚重、乾枯、無光澤又雜亂無章的頭髮。

頭髮的健康,其實是身體素質跟飲食習慣有非常大的關係。咱們來探討探討,為什麼“貴人不頂重發”。

為什麼老人常說“貴人不頂重發”,“重發”是什麼意思?

1、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導致腎氣帶動氣血運行,影響頭髮的形態。

現代常有面相學“大師”雲,頭髮細軟、潤澤、光澤的人,腎氣旺盛氣血足,並且性格相對柔和。反而氣血不足的頭髮多粗硬古代因為生產關係問題,導致階級差異非常巨大。

權貴人家飲食非常精細,講究,種類,營養,搭配的非常講究;於身體頭髮上的養護也是非常用心的,所以權貴人家的人基本上頭髮都非常有光澤,又黑又軟又有光澤。

古代男子也是長髮,養護跟女子一樣精心。所以很多權貴男性的頭髮雖然不多,但是絕對可以秒殺平民。

畢竟古代平民能夠攝入的精緻主食非常少,大多是各種粗糧,就是我們現代人因為健康而選擇的粗鏈。

而且古代人吃豬肉也不多,動物脂肪跟蛋白質攝入不足,頭髮多半都是乾燥粗糙,粗硬無光澤。

權貴人家男子二十加冠,魏晉時代很多權貴都是披頭散髮,後期也是多戴各種材質的冠。而百姓,多戴厚重帽子,斗笠之類,久而久之頭髮質量更加不如貴人。

所以老人有很多生活智慧,他們知道精細生活水平下的頭髮,跟粗糙生活水平下的頭髮完全不一樣,所以說“貴人不頂重發”。

2、貴人多是腦力活動多,所以頭髮細軟量少。

現代社會有人禿頂,大家會調侃他“聰明絕頂”、“地方支援中央”、“富礦不長草”之類的。

雖然禿頭看起來不那麼好看,但它可能會逐漸進化成一種新的社會標籤,代表著成熟和睿智。

不信你看歷史上那些被認為充滿智慧的哲學家、牧師,他們確實不少都以禿頭形象示人。

著名的凱撒大帝,也是個資深禿頭。他時常頭戴桂冠,與其說是彰顯羅馬傳統,不如說是為了遮掩其亮得反光的禿頂。

包括現在娛樂圈裡大家公認的才華橫溢的人,葛優、徐崢、樂嘉、孟非都是鮮明的光頭形象。而近代我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莫言大師,髮量也甚是稀少。

聯合阿里數據發現,在阿里零售平臺買植髮、護髮東西的人中,80後佔了38.5%,90後佔了36.1%。這充分說明,在中國目前的脫髮人群中,80、90後佔了絕大多數。

而且,90後脫髮的兇猛程度隱隱有趕超80後的趨勢。因為90後多是趁著趨勢從事新興行業,自主創業,腦力勞動付出會更多。

為什麼老人常說“貴人不頂重發”,“重發”是什麼意思?

3、髮量少以及“禿頭”的遺傳基因非常強悍!

世界是我們的,歸根結底,世界是屬於遺傳基因強悍的人的。

遺傳基因裡顯示,顯性基因遺傳概率更高,比如,雙眼皮大眼睛、酒窩、頭骨臉部骨骼形態,以及狐臭禿髮等等。

其中最讓人望而生畏的就是禿頂!

禿頂的遺傳基因相當強悍,還能具有隔代遺傳的功能。

如果有位爸爸禿頂,生的女兒是正常的,並沒有禿頂的情況,不用灰心,等女兒結婚後生孩子,生個小外孫,有非常大的概率會遺傳外公的禿頂。並且越發達的國家與城市,禿頂率越高。

君不見,歐洲老牌發達資本主義英國王室一家,所有男性的髮量都是非常稀疏的,包括現在最小的新生代小王子髮量顯著少於同齡孩子……

綜上所述,身邊再有人因為苦惱脫髮,頭髮稀疏以及日趨禿頂的現象而苦惱時,告訴他,非常好,老人說了“貴人不頂重發”,好事情好現象啊。

心態放平一些,對自己的一切坦然接受,無論髮量多少,我們都是最獨一無二的我們。

有書君語:有書君送福利啦!!!董卿說:“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給人以快樂”。私信回覆有書君,回覆“福利”即可【免費領取52本】高分好書,限時福利,不容錯過哦~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