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明朝朱棣皇帝要杀掉解缙呢?

刘鹏1酒店管理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一些有代表性的文人墨客,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等等等,大家都很有才,也很有名,排名很难分先后。然而,明朝是个例外,因为有个人,在史学界被公认为明朝第一大才子,这个人就是解缙。

解缙,洪武二年出生,自幼聪颖绝伦,有神童之誉。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

初入官场的解缙,仗义执言,针砭时弊,以天下为己任,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屡次被贬。在这样的遭遇中,解缙敛去了书生意气,开始变得圆滑世故。

靖难之役,朱棣入主南京。为了笼络人心,必然要树立几个典型。方孝孺不肯合作,被灭了十族。此时的解缙看到了机会,作为读书人的代表,他第一时间投靠了朱棣,成为了朱棣身边的红人。朱棣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上天让解缙来到我身边,真是对我的厚爱!

解缙之所以被誉为明朝第一才子,那是因为他真的很有才学。作为朱棣钦点的首席编辑,统筹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多次受到嘉奖。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随便涉足自己不擅长的领悟。作为一个文化人,如果老老实实做一些文化人该做的事,解缙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以为自己书读的好别的事也肯定是把好手的想法害了解缙。他不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偏偏遇到的还是朱棣这样千载难逢的老狐狸,更要命的是,还参与到了夺嫡之争这样最敏感的国家大事上。

历来,皇帝和太子的关系都很复杂,皇帝要保证自己绝对的统治力,而太子要保证老子早点归西自己好尽快继承大统。解缙就是在这时候插了一脚进来,站到了朱高炽一边,帮助朱高炽稳固太子之位。这一切自然没有逃过朱棣的法眼,老朱想,我还没死了,就开始打我儿子的注意,这是对我有二心啊。再加上由于解缙帮助朱高炽的做法太显眼,自然又得罪了觊觎皇位的另一个皇子朱高煦,这样一来,朱高煦煽动朱棣身边的人煽风点火,没多久,解缙就被朱棣彻底抛弃,下入昭狱。

永乐十三年(1415年),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缙姓名问:"缙犹在耶?"纪纲立马领会到朱棣的意思,命人为解缙送酒,等解缙喝醉后拖到了冰天雪地中,一代才子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收手哲燕


解缙之所以被朱棣杀害,主要还是由于他在政治上的极度不成熟,从而深陷最危险的政治旋涡——立储之争当中,最终落得个锒铛入狱,惨死在冰天雪地当中。

解缙虽然才高八斗,但是在洪武、建文两朝并未得到重用,朱元璋虽然很认可解缙的才学,但是觉得他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对象,因此让他回家修身养性了八年,后来朱元璋驾崩,解缙通过自己的投机钻研,虽然回朝做了官,但建文帝朱允炆对这个大才子依然不感冒,因此一直未得到重用。

直到朱棣靖难成功,登上帝位之后,解缙才真正得到重用,在他的带领下,包罗万象的《永乐大典》得以问世,他还被朱棣任命为了首任内阁首辅,参预机务,明朝内阁制度也由此开始。如果一切到此为止,那也算是皆大欢喜,得以善终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接下来他就慢慢卷入了立储之争当中,最终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我们都知道,朱棣一开始确实是想立和他一样英明神武的次子朱高煦为储君的,但是解缙却坚持立皇长子朱高炽,并说道:

"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虽然最终朱棣听从了解缙的建议,立了皇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但朱棣已经开始对他心生反感。

而这样的一个结果,还造成了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得罪了朱高煦,从此,朱高煦对他怀恨在心,永乐四年,在他的诬陷之下,解缙被贬到南方当地方官去了。

朱棣最终对解缙爆发是在永乐八年。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而返。但这事被朱高煦获知后就大做文章,借机进谗言道:

“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这正好触到了朱棣敏感的神经,觉得解缙趁自己外出,私自结交太子,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最终令锦衣卫以“无人臣礼”之罪将解缙逮捕入狱。

解缙就这样被关了五年,到永乐十三年,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报犯人材料时,朱棣看到解缙的名字赫然在列,于是就说了一句至解缙于死地的话:

“缙犹在耶?”(意思是解缙还在吗?言外之意就是解缙怎么还活着?)

纪纲马上会意,于是就到牢房中用酒将解缙灌醉,然后拖到雪地里埋起来,最终惨死,年仅四十七岁,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儿宗族都被流放到辽东。

可怜一代大才子,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妻离子散的下场,怪就该他在政治上极度不成熟,还卷入了自古以来最危险的政治旋涡——立储之争当中!


聊史论今


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上囚籍。明成祖阅毕问道“缙犹在耶”,纪纲遂在锦衣卫监狱里用酒将解缙灌醉,埋在积雪当中。解缙当即死去,时年47岁。

一、解缙平生

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明初大才子,江西吉水人。解氏家族是“世有科第”的文化世家。在吉水更有“唐宋诗书第一家”之美誉,堪称名门望族。解缙的祖父解子元,元代进士,安福州判官,“以名进士死节,赠中书平章”;父亲解开,国子生出身,元末辞参知政事,为一代大儒,学者称“筠涧先生”;母亲高妙莹,进士高若风之女。解缙7岁就能作诗,且出语不凡,“诸生学士观如堵”,有“神童”之称。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未弱冠的解缙在江西乡试中拔得头筹,转年会试礼部中第七,殿试时主考官认为他的策论立论过高,结果放榜时被抑置第三甲。不过,解缙才子的名声早已尾巷流传。开国皇帝朱元璋特授他为中书庶吉士。

中书舍人制度是明代秘书制度的核心,中书舍人地位虽低,但在明代中央行政决策中作用颇大。作为皇帝秘书的中书舍人为近侍之臣,因专门负责誊写诰、敕、策、符、铁券而有机会参与中央行政决策。解缙在任中书舍人时还曾一度入直翰林文渊阁。“承乏词垣兼知制诰,亲闻上语”,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少年得志的解缙以唐虞三代的谏净名臣为楷模,致君尧舜之心尤为追切。他疾恶如仇,屡上封事揭发奸佞。洪武二十一年(1388)十月,兵部尚书沈借妒忌解绮的才能,与解缙多有不合,便向朱元璋诬告解缙“入部堂索皂隶,语嬉慢,非礼”。朱元璋说“给以冗散自态耶。”将解给改职为江西监察御史,一脚把解缙从自己身边踢开。在监察御史任上,他先代同官上章,弹劾上司都御史袁泰;后又代人秉笔,替被皇帝诛杀的韩国公李善长打抱不平,以致“廷臣多害其宠”,不为同列所容。

洪武二十四年(1391)五月,任御史不到三年。皇帝看到解缙不懂得官场上的韬晦哲学,便以“大器晚成”相勉励,让他回乡读书,闭门思过,十年为期。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逝世。尊从诏旨归读八年的解缙进京奔丧,结果遭到权臣弹劾,被贬为河州卫礼房吏。

解缙在河州为吏仅一年有余,就对河州一带的士人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才华横溢,“诗文草书遗留”甚多,因此“河西士夫称不绝口”,且“有得其片纸只字者,藏以为珍玩”。

解缙师法元末明初书法名家危素、詹孟举,其小楷书端庄精妍,行草、狂草独步当世。河州镇边楼上的“镇边”二字就出自解缙的手笔,其《登镇边楼》一诗被题写在镇边楼的匾额之上。

后解缙被建文皇帝从河州召回,为翰林待诏两年。“靖难之役”后.解缙迎附燕王朱棣.因为豪杰敢言和出色的文翰之才,被选入内阁,参决机务,后官至地位尊崇的翰林学士,成为与皇帝朝夕相伴的机要秘书,帮助朱棣迅速完成了从藩王到皇帝角色的转变.对于稳定永乐初年动荡的政治形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直言不讳,开罪成祖

但让人痛惜和遗憾的是,解缙虽然得到了明成祖的高度信任和宠爱,但他刚直耿介的性格始终未改。他不仅好臧否人物,招致同僚的反感和仇怨,还因直言得罪了明成祖。

第一,弃安南

安南,又称交趾一作“耻”,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唐调露元年,在今越南北部置安南都护府,省称安南府。“安南”之名即由此开始。五代晋时独立,建国号为瞿越、大越等。北宋开宝三年封其王为安南郡王。南宋淳熙元年改封安南国王。此后即称其国为安南,一直延续到明初。

明惠宗建文二年(1400年),安南国相黎季势大杀王族陈氏,改姓名为胡一元,自称是舜裔胡公满的后代,建国号为大虞,纪元夭圣,立其子黎仓为皇帝,自称太上皇。永乐元年十一月,黎季潞上表明成祖,说陈氏绝后,黎仓为陈氏甥,要求权署国事。明成祖封黎仓为安南国王。

永乐二年八月,老挝军民宣慰使刁缘歹遣使护送前安南王的孙子陈天平来朝,报告了黎季斧大杀陈氏的罪行。永乐三年正月,明成祖遣御史李琦等前往安南,询间其中缘由。六月,黎季潞遣使阮景真随李琦上表谢罪,并请陈天平归国。十二月,明成祖派行人聂聪送陈天平归国,并由征南副将军黄中等率军千人护送。将至安南芹站,黎季擎的伏兵鼓噪而出,陈天平当场被杀,聂聪也遇害,余众逃还。明成祖闻奏,非常气愤,对成国公朱能说“蕞尔小丑,乃敢欺我!此而不诛,兵则何用”朱能叩头说“逆贼罪大,天地不容。臣等请仗夭威,一举珍灭之。”在场诸将齐声附和。于是明成祖决意兴师安南,讨灭黎季潞。

鉴于陈氏无后,又决定郡县其地。这时大兵即发,解缙劝谏说“自古化外之民,反复不常。但今奉正朔,效贡职,羁糜之而已,不可以为郡邑。”。其实解缙的这一思想早已有之,他在《大厄西封事》中就已建议朱元璋“布垦荒田,而四夷之地勿贪”。明成祖很想有一番作为,以表现自己的雄才大略,在历史上树立起有如汉武帝那样的帝王形象,因此对解缙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永乐四年七月,数十万明军分由广西、云南两路,且进且战,经过了几个月的激战,自黎季擎、黎仓以下王侯将相全部被擒,安南悉平。永乐五年五月,明成祖在交趾建省,置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司,下分府、州、县。平定安南,郡县其地,当然使明成祖踌躇满志,从而更加深了对解缙的反感,于是借故将其贬出京城。

但是结果却正如解缙所预料的那样“不可以为郡邑”。永乐六年八月,交趾简定首先反叛,称日南王,改元兴庆。以后反叛军此起彼伏,明军疲于奔命,连连受挫,死伤惨重。

到宣德二年,宣宗不得不册封陈昙为安南国王,一切仍按洪武旧制。

史书称“交趾内属者二十余年,前后用兵数十万,餽饷至百余万,转输之费不与焉。至是弃去。官吏军民还者八万六千余人,其陷于贼及为贼所戮者不可胜计。”

第二,定储位。

在封建社会里,把立皇太子看得很重,称为“定国本”。

早在“靖难之役”时,燕王朱棣就因其次子朱高煦“数力战有功”,许诺他在事成之后立为太子。永乐初年,明成祖召集淇国公丘福等二三位武臣讨论建储问题,文臣当中只有金忠参加。这些武臣当年跟随朱高煦南征北讨,认为朱高煦“有扈从功”,一致请求立他为太子。但是金忠认为这样做不妥,并讲了许多有关历史上嫡子与庶子争斗的故事。讨论出现了分歧,储位一时定不下来。

后来,金忠把这件事情偷偷地告诉了解缙、黄淮和尹昌隆。一次,明成祖密召解缙议事,征求他对定储的意见。

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成祖默不作声。解缙叩头又说“好圣孙。”圣孙,指的是后来的明宣宗。明成祖这才点头称是。于是大事就这样定下来了,皇长子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次子朱高煦被封为汉王。但是朱高炽怯懦寡断,明成祖感到“不类己”,很不满意,因此“时时失帝意”。而朱高煦却暗地里结交明成祖的左右大臣,时时在明成祖跟前进奏皇太子的谗言,于是“高煦宠益隆,礼秩逾嫡”。这时解缙又劝谏明成祖说“是启争也,不可。”明成祖一听非常恼火,认为解缙离间了他们骨肉,于是对解缙恩礼遂绝。永乐四年,明成祖对内阁成员每人赏赐一件二品纱罗衣,独独解缙没份。

趁淇国公丘福把禁中密议定储的事情泄漏之际,朱高煦对成祖说“藩府之旧无泄者,其绪泄之。”把一盆污水全部泼到解缙身上。明成祖毫不作调查,完全相信朱高煦的谗言,把解缙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当解缙刚刚起程,礼部郎中李至刚又奏报解缙“怨望”,于是又改贬交趾布政司参议。解缙到交趾,其主要任务是“督饷化州”,即在广东化州为在交趾的明军前线督运军饷。永乐八年,解缙奏事入京,适逢明成祖率军北征,解缙参拜皇太子后就回化州去了。明成祖回朝后,汉王朱高煦又诬告说“解缙瞰上远出,觑储君径归,无人臣礼。”适逢解缙从纪州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明成祖震怒,诏逮解绪至北京下狱,在狱中拷掠备至。之后,解给在狱中度过了五年艰苦的岁月,到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就出现了我们文中开头的那个结局,一代才子解给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

三、解缙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1、解缙是明代专制皇权高度膨胀的牺牲品

中国古代君尊臣卑、宗族本位的大共同体社会封建官僚依附于皇权的社会人格。要求入朝为官者言事持中、谨言慎行,在皇帝没有表态前不能急于发表意见。而明初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封建专制皇权高度膨胀,传统政治不断恶化,宦官和厂卫同流合污,特务政治公行,廷杖、诏狱、文字狱成为明代政治暴虐的标志,君臣关系完全蜕化为主奴关系。意识形态领域中理学定于一尊,八股取士更使士大夫从思想上彻底认同和服从皇权。

《明史》列传部分的“传赞”充分显示。为时人和史家称许的“为官能持大体”的官僚无一不是谨言慎行,充分表现出臣子对主子的恭敬和顺从。

少年解缙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朝野上下万马齐喑的氛围。他忠心耿耿而又性格刚直,难免与皇帝的意志发生冲突,诸如上呈《大庖西封事》,指斥汉王“逾礼夺嫡”的不义之举,竭力反对皇帝劳民远征,诸种行为都属于批鳞逆心之举。结果他被皇帝加以“离间骨肉”的罪名.成了皇族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2、解缙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牺牲品

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中国古代君尊臣卑和家族本位的大共同体社会形成了封建官僚亦主亦奴的社会人格,秉承“清、勤、慎”的官箴。这种社会人格决定了整个官僚集团的为人处事和行为趋向极其一致。

如钱钟书先生的所言:“统治阶级内部的种种纷争。常表现为嫉贤仇美这一不治之症。女无论美丑,入宫见妒;士无论贤与不肖,入朝见嫉。故平庸之徒可平安到老,而才智过人惨遭杀害者则属恒常事。”

解缙疾恶如仇,喜欢臧否人物,不掩人过,勇于挑战封建官场以言为讳、论资排辈等潜规则,打破了整个官僚集团内部的平衡状态,进而影响到官僚系统的正常运转。所以,他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也就可以想见了。解缙才高不达的人生悲剧可以借用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理论来解释:解缙虽为“负奇气、抱俊才”的“良币”,但是终因封建官场上“劣币”——阴阳两面的官僚充斥而被驱逐出局。

3、解缙是封建社会“位卑言高则为罪”言谏戒律的牺牲品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言谏和纳谏(或拒谏)的关系充分反映了君尊臣卑的等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位卑言高则为罪”的言谏戒条,这就暗示作为上天之子和人间圣人的皇帝理所当然要比臣民更具远见卓识。

因此,历代臣子进谏时形成了“言谏不露”的特点,即要求进谏者字斟句酌、委婉讽喻,不可触犯君主权威和显扬君主过错,否则必然为君主的权势所伤,因而封建史家和时人所称道的是宋濂那样“不激不随,从容详慎”的劝谏辅佐之臣。

明人黄佐在考察了近侍阁臣的遭际之后,就曾经发出“为君难为臣不易,为近侍内阁之臣尤难”的感慨。

解缙刚直不阿.在看到有皇帝撑腰的汉王的不义之举时,直言“是启争也,不可”,显得锋芒毕露。他博通经史,坦言“安南古羁縻国,不足置郡县”,与朱棣讨伐安南黎氏父子篡逆以昭示自己登极为顺天应人的举动发生强烈冲突,

因此,被专制皇帝视为挑战其独尊权威和彰显君主过错的轻狂之徒,皇帝自然对其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其实,历史上不乏像解缙这样敢直言的君子,在被贬谪后他就自比屈原、贾谊、李白这些怀才不遇的名节高士。这些被时人目为轻薄狂妄之徒的士大夫其实都忠心耿耿.只是没有顺从君主意志。解缙因直言被同僚视为异端,被不可一世的君主视为藐视皇权的狂妄之徒,被封建史家目为不识为官恭谨大体之人。

四、结语

纵观解绪的一生,重义轻利,遇事向前,刚直不阿,表里洞达却“以言取祸”。正因为如此,他必然不为他所处的那个君主专制制度下效纳愚忠和甘作奴才时代所容受,所以朱元璋父子两朝,对待解络都是乍同乍异,忽亲忽疏,到最后则必欲去之而后快。


冬有白雪颂称歌曲


按理来说解缙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杀了是非常可惜的。有才能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朱元璋都和他套近乎,对年仅二十的解缙说:“我与你名义是君臣,实际上恩同父子”。认为他天赋极高,是留给后代子孙的好苗子。

永乐一朝前期的时候,也是对他寄予重任。永乐元年随杨士奇等人进入“内阁”,参预机务。又让他主编标志朱棣文治成就的《永乐大典》。

永乐二年的时候,升为翰林学士,为内阁首辅。恩厚极高,赏赐的金银衣物与六部尚书相同。他们的进言,朱棣都虚心采纳。

正所谓盛极则衰,解缙的人生从永乐三年开始转折。虽然具体的细节史书寥寥记载,但有一段结论性的话,我认为可以概括出解缙失宠被杀的两个主要原因。

《明史》始缙言汉王及安南事得祸。后高煦以叛诛。安南数反,置吏未久,复弃去。悉如缙言。

一、言汉王是国家统治的隐患,却不知铁汉柔情

(一)解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是站在太子一党皇位继承的角度来预测的。

当时太子之位已立,朱棣却更加宠爱汉王朱高煦,礼仪等级甚至超越了太子的规格。解缙劝言:“这样会导致权力的争夺,是不对的”。皇帝非常生气,认为他这是离间皇家骨肉的亲情,就开始冷落他了。

《明史》高煦宠益隆,礼秩逾嫡。缙又谏曰:“是启争也,不可。”帝怒,谓其离间骨肉,恩礼浸衰。

如果站在大局的角度,解缙是完全正确的。甚至从职业道德上来看,也极尽人臣职责,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不畏生死,敢说别人不敢说。后来,朱高煦也确实造反了,双方的根本矛盾永乐一朝也没有解决。

(二)但他没有揣摩到圣心,皇帝也有自己的情感

要说朱棣最爱的儿子,那就是朱高煦,他们感情经历过生死的考验,即是父子又是战友。

这个二儿子多次救他的性命,建文二年的白沟河之战,朱棣马换了三匹,箭矢都射光了,用剑和别人肉搏,差点被瞿能父子活捉。朱高煦引精兵数千救父,英勇冲入对面中军,斩杀瞿能父子。

《明史》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从,尝为军锋。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

在东昌之战中,朱棣最厉害的将领张玉,为了救他力竭而亡英勇战死。这场战争十分惨烈,如同朱元璋失去了徐达,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朱高煦又是奋不顾身地去救援,杀退南军,救出朱棣。

《明史》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

在建文四年六月的浦子口战役中,朱棣兵败,被迫无奈,准备求和北还。这个时候,朱高煦就如天神下凡一样闪烁着光辉,来到他父亲面前。

朱棣这个时候都快哭了,像个垂暮的老人,虚弱地趴在儿子宽广的背上,一时感慨万千:“儿子啊,你要努力,你大哥身体不好”。于是朱高煦率众浴血奋战,反败为胜。

《明通鉴》六月,癸丑朔,燕师将渡江,盛庸扼之于浦子口,败之。燕王欲且议和北还,适高煦引兵至,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率众殊死战,庸兵失利,退屯高资港。

这句话就像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一直都是朱棣的心结。他是多么疼爱这个像自己的孩子,无数次问自己“他怎么就不是长子呢?”老父亲也争取过,无奈太子一党根深蒂固。“帝密问缙”,想得到这个宠信大臣的支持,但等到的答案却是反对,为了国家的稳定,没有办法只能立朱高炽为太子。

结果现在这个解缙又来“蹬鼻子上脸了”,朱棣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再厉害的皇帝也是人。“你这个解缙怎么这么不知好歹,怎么就不理解我这个老父亲呢?我不能让他身为人君,我补偿一下不行吗?我当初就是听你的,你还要我怎样?”,帝心甚厌。

二、反对用兵安南,成为朱棣“武功”成就的阻碍

(一)解缙是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

安南就是越南古名,这个地方太远了,明朝政权很难辐射到。劳师远征却收效甚微,对国家利益根本不划算。

而且这个地方根本威胁不到明朝的统治,从古至今威胁中原的都是北方。如今对付蒙古等力量就已经很消耗国力了,没有必要再发动这场战争。

《明史》会大发兵讨安南,缙谏。不听。卒平之,置郡县。

而且即便打下来了,管理也是问题。又要浪费人力物力,还要派兵驻扎。怎么算怎么不划算,还不如留着恩惠百姓,发展经济。后来安南果然数次反叛,统治也没有维持多长时间。


(二)但朱棣是站在维护自身统治的角度,安南威胁了他天下共主的地位

朱棣是一个很有野心的皇帝,外交思想也是一样的,他想建设一个以中国为中心,辐射周边国家的“华夏联邦”。经过前辈以及自己多年的努力,已经得到“天下共主”的地位,这个可以算是可圈可点的工作业绩。

成祖曰:“朕君临天下, 扶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咸使各得其所,闻风向化者,争恐后也。”

所以他不允许任何国家来挑战其“宗主”的地位。当时安南胡季犛篡权,夺了陈氏的政权。并且多次侵犯广西、云南等中国领土。屡次警告无效, 为了保境安民,宣扬国威,朱棣毅然决然打了这场战争。

这场战役虽然从经济利益角度是不划算的,但对朱棣来说是必须要做的。如果自己不加以惩戒,他们就会得寸进尺,自己本来在皇位继承上就有问题,想用强大的武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让天下归心,臣服自己的统治。况且当时国家的经济还是不错的,能消耗得起。

(三)朱棣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和郑和下西洋有关。

越南的学者认为,安南被统治后变成了东南亚与西欧各国通商的根据地,大大地提升了明朝对南海的控制权,为郑和下西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这两件事都是朱棣对外关系中的大事,郑和下西洋真是中国史中的壮举啊,但当时同样多有异议。解缙作为身边的近臣来反对,他是非常反感的,而且他一直反对朱棣在“武功”开拓方面的建设,不解圣心,阻碍自己做事,又怎么继续重用呢?

综上所述,皇位继承一事让解缙如同对不起朱高煦的标志一样,时刻的提醒着他让自己难受。安南一事让解缙成为束缚自己手脚的对立面,时刻“膈应”着自己。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皇帝当时北伐,工作没有办法交接,他就去见监国的太子。本来没有什么错的,很多官员也都这么做,但朱高煦却把事件放大:“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这下好了,朱棣心结里的三个人齐了,朱高炽、朱高煦、解缙,被捕入狱不能不说和对儿子的愧疚有关。永乐十三年,朱棣一句“缙犹在耶?”,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杀害。


心史


前言:

解缙,江西吉水人,明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解缙从小聪慧机灵,读书刻苦,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中进士,年仅十九岁。

解缙初入政坛,恃才傲物,往往得罪同僚,太祖朱元璋为了保护他,让解缙父亲带他回家进学,说:“大器可以晚成,十年以后我再大用你,也不算晚。”

建言立太子

宋成祖朱棣即位后,征召回解缙,并与杨士奇、杨荣等7人组成内阁,成为朱档的核心顾问之一。

成祖朱棣曾经私下里征求解缙对皇太子人选的意见。

解缙是支持朱高炽的,就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棣闻言,没有说话,也没有什么表情。

解缙深知朱棣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于是接着说道:“好圣孙。”

朱棣听闻此言后,连连点头,于是主意乃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得罪朱棣

不幸的是,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因性格宽厚仁慈,所作所为常常不合成祖朱棣的心意。

成祖朱棣对解缙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变化,而次子朱高煦却宠爱日隆,“礼秩逾嫡”。

解缙劝告成祖朱棣说:“您这样做,是开启争端啊,不可取。”

为此,朱棣大怒,认为解缙是离间他们父子,后来找了个借口将解缙降职外调,遭到冷落。

明成祖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恰好赶上成祖朱棣北征,拜谒了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没有等朱棣返回就离京返还。

因立太子一事,早已对解缙怀恨在心的朱高煦,趁机向成祖朱棣进言,说解缙伺候成祖外出,私自觐见太子而不等皇帝回来,未尽人臣礼。

听闻后,成祖朱棣大为震怒,立即下令将解缙逮捕下诏狱。

明成祖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锦衣卫指挥纪纲进呈在狱的囚犯册籍,成祖朱棣看到解缙姓名,很诧异,说了句“缙犹在耶?”

纪纲心领神会,回去后将解缙灌醉,埋在积雪中,不一会儿就冻死了,死时只有47岁。

结束语

解缙对明代的文化有过突出贡献,曾主持纂修过《太祖实录》和《永乐大典》。

就是这样的一个才子,本来深受成祖朱棣信用,后因自己参与政治斗争,夹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无端地成了政治牺牲品。


历史小掌柜


被冠以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解缙之死源于不当臧否皇子,死后享大名多为世人“急公好义”、文人创作追求“意象冲突”所致,但无论如何,看到被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三朝倚为枢臣疆寄,“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的解缙,在无有悖反纲常名教、君臣伦理行为的情况下,被下狱治罪,并惨死在冰雪中,总是感觉有点气愤、有些不平,这是所有怀有恻隐之心之人的正常心里反应,朱棣可气可恨,解缙可惜可怜。时至如今,正义的挞伐和道德的谴责固然重要,但从以史为镜和借鉴意义而论,理性分析的力量和益处大大强于感情的宣泄。

第一,解缙的死是被残酷无人性的封建专制制度和朱姓皇帝畸形心理造成的。以上听起来好像是官话,大而概之,其实不然。承元制的明朝,做了三项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根本性改变。一是由君臣尊卑化变为主奴化。二是把地方郡县两级变为省、府、县三级管理体制。三是中央管理机构整合走了地方政权机构治理相反的路子,取销了宰相制,打碎了三省六部结构,各个机构互不统制,散落一朝。这三项制度和变革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曲君伸天下”、“亲贵合一”、“君臣共治”的传统,一下子将中央和地方的权利集中到了皇帝一人手里,皇权高炽,“惟以一人治天下”。臣民参与朝政、参与治理的权利全部被强行剥夺,不管你是何人何职位,被迫只能做顺从的执行者,闭嘴的赶路者。解缙自侍才高受宠,试图以忠心名义碰触专制高压线,不受惩罚才怪,乾纲独断的皇权才是正道。

第二,解缙具备了做忠臣的一切品质,做能臣的全部条件,但是他却成为了朝廷的罪臣。原因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外,还在于解缙教条的理解、僵化的执行了儒家纲常名教和圣贤教诲,试图依仗诗书才学、忠义之道建功立业、实现理想,而没有真正认清封建专制社会的残酷本质,相比天才而言,皇帝更喜欢奴才,这就是在封建专制时代小人屡屡得势,君子饱受打击、举步维艰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并不比解缙聪明,这些道理或许烂熟于心或不屑理会,倘若我们身处其中的环境,说不定还不如解缙处理的好呢?他的命运,正如曾国藩所说“人意居半”,“天意居半”。

文明建设,智者有责!





徐大乎


解缙在明朝洪武、建文、永乐时期被誉为大明第一才子,后官居内阁首辅,还是《永乐大典》的总编纂,是当时文官集团的领袖人物。

解缙被杀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即永乐年间的皇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争夺皇位继承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解缙是文官集团领袖,自然是支持皇太子朱高炽,甚至于当初朱棣确定朱高炽为皇太子都有解缙的一份功劳,主要就是他在朱棣犹豫不决时说了那句:“好圣孙”,也因此,他被朱高煦一党恨之入骨。

永乐八年,朱高煦构陷解缙:“缙奏事入京,值帝北征,缙谒皇太子而还。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解缙当时是外官,在朱棣不在京城的时候跑去见太子,文官领袖和太子勾结?想干什么?很容易引起朱棣的误会,朱高煦也成功的抓住了这个把柄,结果:“帝震怒,逮缙下诏狱,拷掠备至”。

永乐十三年,也就解缙已经被关押了五年后,一次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给朱棣汇报工作,主要是告诉他还有哪些重臣还在关押中,朱棣看见解缙的名字后来了一句:“缙犹在耶?”,纪纲一听这话,回去后就把解缙灌醉,然后大冬天的脱去衣服丢在雪地中,活活的把他冻死。

解缙的死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朱棣随口一问,并没有打算让他死,但纪纲却借这句话擅自做主干掉了解缙,因为纪纲是属于汉王朱高煦一党的,早就想杀掉他,但解缙这样的读书人领袖他可不敢随便杀,正好朱棣有了怎么一句无头无尾的话,可以加以利用,如果误会了,朱棣问起来,也可以遮掩过去。

另一种可能就是朱棣有意干掉解缙,所以用这句话提醒纪纲,朱棣曾杀过一个“读书人种子”方孝孺,他知道杀掉这么个人的后果,所以不能亲自下命令,让纪纲自己去领会,将来因为政治需要,要给解缙平反,也可以拿纪纲背锅,朱棣本人可以轻松的置身事外。

如果是后一种可能,那么朱棣为什么要干掉解缙?也很简单,朱棣当时对皇太子朱高炽不放心了,在永乐十三年之前,朱棣已经两次亲征蒙古,把国内的事都交给了太子朱高炽,朱高炽把纷杂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让自己在群臣中间的威望大涨,这让朱棣感觉到了威胁。

朱棣前两次出征蒙古并没有达到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因此还准备第三次出征,依旧需要把国内的事务交给朱高炽,他害怕在文官集团支持下又威望极高的朱高炽在他身后捣鬼,皇权的警惕性让他必须警告朱高炽和文官集团,但又不能亲口说杀解缙,所以搞了一句模拟两可的话出来,鼓动纪纲下手。

解缙到底是纪纲借机下手还是朱棣鼓动下手?其实谁也无法证明,但他因为被卷进皇储之争而被杀却是肯定的,不管是哪一种理由,以解缙的名望,他都是必须要被干掉的对象,卷得最深,也最有可能出头帮助朱高炽登位,他不死谁死?


孤寡老人讲历史


朱棣为什么要杀掉解缙?其实,朱棣并没有明确说要杀掉解缙,只是说了句“缙犹在耶”?朱棣此时应该是觉得解缙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但杀不杀是另外一回事。而锦衣卫统帅就回去地牢中,请解缙喝了一顿好酒。解缙喝醉了,统帅就把他埋在雪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解缙历经三朝皇帝,都得到在位皇帝的赏识和宠爱,可是为什么会栽倒在朱棣手中?其实与解缙为人和其不成熟的政治性格有关。

解缙文采斐然,却有点傲才,而且爱好评论他人。别人有一点好的,解缙就会一直夸其优点,但也会一直说别人的缺点,可以说是有点耿直。这样一来,过于耿直,就容易在朝中树敌,受到其他官员的排挤。

耿直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政治上的不成熟性格。解缙是个历经三朝的老臣,朱元璋时得宠,后被遣回家;建文时,因为他人举荐,才能再次从官,但是地位没以前那么高。

靖难之役后,解缙投靠朱棣,而朱棣也赏识解缙之才华。因此,解缙的地位又逐渐提高,做到了内阁大臣。可是,按道理来说,解缙是个经验老道的大臣。

但是,到了朱棣时期,解缙还是如同职场小白一样,口无遮拦,过度的干预太子之争,更是为太子说话说得太过,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和恩宠,锒铛入狱,最后冤死。


十点乌托邦


伴君如伴虎

解缙纵集才华于一身

旷世文采

可惜情商不高不谙人事

千不该万不该

干涉皇家帝王内政家务事

明成祖朱棣

以藩王起家

靖难之役

直入南京

赶走了亲侄儿朱允炆

黄袍加身开启永乐时代





摆渡历史君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号春雨,江西吉水人,明大臣,愛好文学。

洪武二十一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好直言遭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13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47歲。

朱棣為何要杀解缙呢?

主要是解缙耿直,冒犯聖上。在朱元璋面前进言《太平十策》,攻击兵部,遭贬。

以後多次在朱棣面前直谏,使朱棣惱火。因上疏汉王朱高煦越礼之事,惹火朱棣,被贬,遭難。

還因為卷入皇储之争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立为太子,但朱棣却喜愛朱高煦,因此犹豫不决,征求解缙的意见,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無宁日,前朝事可为明鉴。”明確告訴朱棣应立嫡长子,如果废长立幼,造成禍患。可以看出解缙的意見立长。朱棣听后犹豫不决,解缙又说了一句话:“好圣孙!”朱棣一听,疑虑顿失,朱棣雖不赏识兒子,但卻喜欢孫子朱瞻基。于是,朱棣決心立朱高炽为太子,让解缙草诏,以告天下。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不巧朱棣出差在外,私自去見太子朱高炽燒冷灶,拉關係,結果犯了大忌!之前解缙幫朱高炽是以臣子的立场为社稷着想,立场上是中立的。但私下见太子,则表明解缙与太子私下拉關系,此乃君主大忌讳,朱棣多疑:当年支持立長,有私心,搶奪从龙之功!即便覲見太子,為何不光明正大地去见?史记记载“缙谒皇太子而还”,显然解缙是私下去见的。朱棣火,立將解缙下诏狱。

  解缙自從入狱,初始滿怀希望待變。苦等5年,换来的依然是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