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客家味道

客家菜講究食材原味,注重農家原產,鄉土氣息濃厚,特別擅長烹製雞、鴨、鵝、豬等肉品菜餚。說到客家菜式美味,不得不提“客家紅燜肉”。


客家味道 | 紅燜肉


紅燜肉,屬客家傳統“十二大碗”之一,是廣東客家地區婚慶喜宴必備的一道大菜。上盤之成菜,熱氣騰騰,塊塊紅燜肉六面見方,色澤紅潤放光,油亮誘人,有著紅紅旺旺、金玉滿堂之美好寓意,肉味噴香自不必說,單看其金燦燦喜慶顏色,就著實讓人喜歡。


客家味道 | 紅燜肉


客家烹飪講究粗刀大塊、突出主料,追求原汁原味,樸素實誠,紅燜肉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風格。帶皮五花肉整條入鍋,加清水煮至八成熟,撈出鍋切成方塊,再入鍋煎至肥肉出油,始加娘酒、紅曲等調料翻炒,待沸後小火慢燜,至熟至透即成。


客家味道 | 紅燜肉


傳統客家紅燜肉,每塊一兩至一兩二錢見方,迎合了客家人豪爽性格。食者大口品嚼,享受鮮美肉味,瘦肉香、肥肉滑,兩全其美,食慾倍增。肉料通常以稍偏肥為佳,經烹製後,肉香四溢,香糯可口。紅曲是客家紅燜肉必用調料,可為肉和湯汁增色,又起到暖胃、降血脂功效。


客家味道 | 紅燜肉


紅燜肉可謂客家酒席上的主牌菜,席間,常以壓軸戲方式出場,在一些大宴時日,上紅燜肉時,主人家會燃放鞭炮助興。上菜畢,賓客循循恭謙,讓長者、尊者先食為敬。


客家味道 | 紅燜肉


舊時,難得吃到紅燜肉,一些家庭宴席就有了不成文的規定,須喝一口燒酒,方可吃一塊大肉,為的是防備美味遭一搶而光。


客家味道 | 紅燜肉


現在想來,這樣一口酒來一口肉的吃法,才是絕配。酒是珍珠紅·燒酒(原漿一年),爽冽無比,勁頭十足,肉是客家紅燜肉,紅亮誘人,入口即化,佳釀配珍饈,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


客家味道 | 紅燜肉


紅燜肉的重點在於“燜”,對於火候的掌控十分講究,從而使上碟的肉嫩而不生、香而不老、軟而不爛。這道菜的烹調技法既保留了濃厚的中原古風,又吸收融合了嶺南優秀飲食文化,獨特的風味深受人們喜愛,這與客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客家人對傳統技藝的傳承是分不開的。


客家味道 | 紅燜肉


這樣的傳承,不僅體現在烹調技法上,在珍珠紅釀酒技藝也是如此:木甑蒸飯、陶壇多輪發酵、直火蒸餾、陶缸貯藏……,每一道工序,都是客家先人智慧的結晶,釀造出的每一滴酒,無不蘊藏著客家人的性格、愛好和遷徙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