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劉潤:這3次紅利,你能抓住哪一次?

劉潤:這3次紅利,你能抓住哪一次?


商業洞察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萬青


這個時代,賦予了中國3次人口紅利。

每次人口紅利,都洗牌了中國商業世界,成就了新的商業巨頭。

這3次紅利,你抓住了哪一次?



1

第1次

供給側人口紅利


根據毛大慶的數據,在中國執行計劃生育國策之前,1966一1973,這8年間,中國出生了3.1億的人口,佔今天中國總人口13.6億的22%。

3.1億是什麼概念?

這個數字超過絕大多數國家的總人口。

到了80年代--90年代,這批人口大約20多歲。

充沛的勞動力供給,導致人工價格極其便宜,中國在勞動力密集型的製造業,產生了難以複製的比較優勢。

毛澤東時代的英雄母親們“生育了”中國勞動力,而這些勞動力“造就了”世界工廠。

海爾,聯想,都是這個時代的代表。

勞動力難以複製的比較優勢,導致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地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年均GDP增速8.5%。

其中相當長一段時間,年均GDP增速超過10%。



2

第2次

需求側人口紅利


雖然1975年左右,中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出生人口開始下降,但因為出生率高於死亡率,所以總人口還在上升。

今天中國的總人口,已經將近14億。

而1949年建國時,中國人口只有5億多。

這巨大的需求側人口增加,極大刺激了90年代--00年代的一個新興行業的發展:互聯網。

互聯網的發展,嚴重依賴基於人口規模的“網絡效應”。

只有8000萬人口的德國,互聯網很不發達;

只有1.2億人口的日本,互聯網不算髮達;擁有3.2億人口的美國,互聯網非常發達。

而中國呢?我們有14億人口。

根據騰訊官方數據,微信現在的月活(MAU,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微信的用戶),已經超過10.98億。

10.98億!

這個數字,比美國、日本、德國的人口總和,還要多1倍。

互聯網的發展,和科技精英們的努力分不開,但首要還是得益於中國供給側的人口紅利。

阿里,騰訊,都是這個時代的代表。

2018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阿里、騰訊,拿走兩席。




3

第3次

高素質人口紅利


中國大學每年都在擴招。

從1978年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到2018年的條條大路通羅馬,40年來,中國共有1億人左右,接受了大學以上的高等教育。

預計再有40年,這個數字會變為2~3億。

上大學有用嗎?

這是過去10年,大家討論非常多的話題。

大學生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值錢,畢業了還不如快遞賺得多。

當低生育率導致“供給側人口紅利”消失,快速老齡化導致“需求側人口紅利”減弱,我們突然意識到,這1億大學生的價值。

未來中國的競爭力,不是低成本製造業,不是大規模互聯網。

未來中國的競爭力,只有可能是真正的技術創新。

誰能做出最智慧的人工智能?最精密的機器人?最有價值的基因技術?最多的通信專利?最乾淨便宜的能源?

誰能做出來,誰就擁有支配世界的權力。

而這一切,都靠受過高等教育的國民。

華為,是這個時代的代表。

但是,這時代不能只有一家華為。

時代需要,並會獎賞更多的抓住“高素質人口紅利”的企業。

時代需要,並會獎賞更多的華為。

被第3次人口紅利獎賞的,下一個華為,會是你嗎?





最後的話


在深夜的機場候車點,排到視野盡頭等待載客的出租車,那些閃爍的綠色頂燈,像一顆顆鮮活跳動著的奮進之心。

在高鐵候車廳,永遠都是川流不息和人頭攢動。

這裡,擁有著能夠把新技術商業化的龐大市場。

這裡,還有一群人不相信命。

這就是中國經濟的希望,有人就有未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生生不息。

對應到企業,CEO必須對行業的未來有個預判。

消費者的習慣,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哪些新技術會出現,會成熟,會跨過死亡之井?

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資本和人才的博弈關係,會發生哪些改變?

你,做好出發前的準備了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