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我是不經營人脈的

“小飛姐,你說,有沒有什麼辦法不去主動社交也能獲得優質人脈呢?”

嗯嗯,一個很棒的問題,尤其問題的主人自詡為資深IT技術宅。 我覺得很有趣,於是決定在網上做一個小調研,看看這個疑惑代表了多少同道中人的心聲。

問題掛出去沒多久,就收到了上百條掏心掏肺的反饋,答案基本分兩類,彼此涇渭分明,勢均力敵:

絕無可能”派和“我有妙招”派

“絕無可能”派堅定地說:你高傲,你冷漠,除非你是富二代或官二代,不願主動聯繫別人,還希望大家都來幫助你,簡直就是白日做夢嘛。

意思收到,就是畫風有點清奇,前半程讀起來竟然酷似瓊瑤阿姨的經典對白(你高傲,你冷漠,你無理取鬧)。

“我有妙招”派則滿臉淡定地說:有啊,當你在某個領域沉澱久了,擁有了行業公認的專業度,自然會有很多人需要你,各種資源自己會主動來和你鏈接的。

多少小夥伴聽到這裡,瞬間就有了被賦能的感覺,對嗎?這個觀點用文藝一點的表達就是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熱情開朗的,可以化作一隻飛舞的蝴蝶,積極主動去開拓人脈;

內斂低調的,就安安靜靜地做一朵鮮花,只顧低頭綻放,被動吸引,也是以退為進的智慧。

哪種說法對呢?

首先,兩種觀點都提到了“價值交換”。

沒錯,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結果是共贏。回想小學時,老師就教育我們要成為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多麼字字磯珠的真理。我們去觀察身邊人脈關係優良的人,基本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溫和有禮,情緒穩定,擁有通透智慧。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我們都喜歡去向他/她傾訴,尋求出路和安慰,這種人提供的是“情感價值”

還有一種是社會資源廣泛的“成功人士”,從升學就業,求醫問藥,到買車買房,託人找關係,他們總有辦法幫忙搞定,他們提供的是“資源價值”。

所以,無論你是安靜內向的PPT小王子,溫柔解惑的心靈導師,還是霸道總裁助你成功36計,只要擁有可辨識的個人價值,都可以成為社會網絡中被需要的角色。

正如多年來,我對芙蓉王廣告語,至今記憶猶深:傳遞價值,成就你我。

劉潤:我是不經營人脈的

但是兩派觀點貌似同時遺漏了人脈搭建中最核心的原則— “利他”

劉潤,潤米諮詢的創始人,當今最貴的商業諮詢專家之一。他曾經說,“我是不經營人脈的”。那些能幫助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脈,只有那些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很多人想方設法討好逢迎,加微信求合影,除了逢年過節群發信息,就只剩在牛人的朋友圈下面點贊致敬,這種狀態太焦慮了。

那他是怎麼做的呢?

他說自己始終保持的基本心態就是—毫無保留地把你的價值付諸到別人身上

比如,當他聽到巧妙的觀點或者看到有用的資料時,腦袋裡會突然產生聯想,誰會更需要了解這些東西?然後從聯繫人裡找到他,轉發給對方。

吃到什麼好館子,就會及時向圈內吃貨朋友推薦內部菜譜。

分享不止是一種美德,還是構建互利關係最微小的動作之一。

身邊有一些保險行業的朋友,我一直很好奇他們是如何克服工作中接二連三被拒絕的壓力?直到我聽到這個說法:

“我們不是在推銷,而是在幫助人們減少未知風險的威脅”。

我們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接受過“貴人們”的幫助,他們絕不是因為看中了我們未來有什麼可回報的可能,只是單純因為這樣做,是他們發自內心最快樂的事。而回報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傳遞這份善意,成為別人的貴人,也成為自己的貴人。

劉潤:我是不經營人脈的

可是,我現在力量還小,怎麼能成為別人的貴人呢?

邏輯是這樣的,不同的人生階段會認識不同的人,或者當你具備了不同的價值時,你會認識不同級別的人。

回想我們五年前,十年前遇到的牛人,大概率不如我們日漸成熟之後遇到的牛人多,還記得剛剛我們提到的觀點:幫助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脈,你幫助的才是你的人脈。因為那時我們年輕,自身價值不足,能幫助的人也少,這條“小河”僅能在自己的流域裡緩緩流動,當我們不斷長成為大江大河,就有了裹挾沙河生物一起流動的能量,而如果還可以增長,我們就能從四面八方彙集到汪洋大海之中,掀起波濤洶湧的浪潮。

這個過程中,我們除了不斷積累自己的價值,還需要不斷輸出/分享自己的價值。能幫大忙,就提供大價值;能幫小忙,就提供小价值。幫大忙90分,幫小忙60分,不幫忙0分。

我見過很多公司的前臺MM和IT小能手們,好像對公司內部的崗位晉升漠不關心,卻對網絡粉絲的聚散離合耿耿於懷,對行業同道們的認同與否斤斤計較,因為他們在更廣闊的人脈圈裡找到了呼應和認同。

很難預測未來公司的發展路在何方,但是一群依賴網絡協作,走專業化生存的個體,一定會在發展出更廣闊的人脈和更豐富的可能。

越是聰明的人都懂得,人脈不在別人身上,而是藏在我們自己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