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娃不見了?”爸爸回家以為孩子丟了,找到孩子後又氣又笑

父母帶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犯迷糊的時候,由於太過緊張孩子,就把事情想得很糟糕,到後來才發現是自己想太多,令人哭笑不得。其實,這樣的擔心和緊張恰恰說明了父母在意和重視孩子。

最近跟閨蜜聊天,聽到一件趣事。

“娃不見了?”爸爸回家以為孩子丟了,找到孩子後又氣又笑

她家孩子心心睡覺不老實,有一次跟孩子她爸午睡,中途翻個身就掉床底下去了,幸好房間鋪了地毯,也沒摔著,孩子就繼續睡,她爸也不知道。

睡一覺起來了迷迷糊糊的,孩子她爸才發現孩子不見了,出房間找了一圈都沒見,打電話給閨蜜,問她是不是把孩子帶出去了?閨蜜一聽連菜也不買了,急匆匆地趕回家,最後兩人在床底下找到了睡得正香的孩子。

“娃不見了?”爸爸回家以為孩子丟了,找到孩子後又氣又笑

下面這位寶爸也是做事風風火火,出差了兩星期回到家,想抱一抱孩子,發現床上只有寶媽在睡覺,突然就擔心起來:孩子去哪兒了?

寶爸趕緊把寶媽搖醒,“娃不見了?快起來找找!”說完就急忙把屋子各個角落都找了個遍,櫃子也不放過,萬一孩子貪玩鑽進去了。

“娃不見了?”爸爸回家以為孩子丟了,找到孩子後又氣又笑

“孩子都丟了,你咋一點不擔心?” 寶爸找不到兒子急瘋了,回屋一看寶媽還沒起床,生氣地想掀開被子,這才發現孩子睜著圓溜溜的眼睛,被卷在被子裡,正好好地躺在媽媽身邊。看到孩子的瞬間,寶爸哭笑不得:“你們娘倆成心氣我呢!”


孩子跟父母睡,尚且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父母就更加擔心孩子不能自己獨立睡覺。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才能學會獨立睡覺:

01營造一個溫馨的睡眠環境

溫馨的睡眠環境最好要有舒適的床品、微弱的光線和安靜的空間等,孩子自己的房間可以由他自己來設計,只有在他熟悉的環境,他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獨立睡覺 。

“娃不見了?”爸爸回家以為孩子丟了,找到孩子後又氣又笑

02在父母房間設立小床

剛開始讓孩子自己睡覺,孩子一般都會感到害怕,所以父母可以先在房間給孩子設立一個小床,這樣孩子晚上睡覺就會感覺父母還在身邊,一段時間之後,再慢慢地讓孩子在自己的房間睡覺。

03通過睡前故事和音樂幫孩子入睡

在孩子睡前,父母還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者放舒緩的音樂,幫助孩子放鬆心情。還有的孩子因為害怕黑暗,喜歡開燈睡覺,父母要儘量幫他克服,一開始可以留燈,等孩子睡著再關掉,慢慢地消除孩子的恐懼感。

“娃不見了?”爸爸回家以為孩子丟了,找到孩子後又氣又笑

​今日互動話題:你帶孩子有犯迷糊的時候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