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宋朝以前都是分食制,到了明代以後就成了合食制了?

仙骨生秋1


現在中國人的習慣是一家人坐在一張桌子上一起吃飯,這樣的方式確實會顯得一個家庭其樂融融。


隨著人們追求更加健康的飲食方式,分餐制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甚至有人認為分餐制是起源於西方的健康飲食方式,其實不是的,中國古代歷史在很長時間內一直流行分餐制。


中國和西方的分餐制還不太一樣,西方現在指的西方分餐制一般是一人一份。但是在中國古代的分餐制中,習慣是一人一案。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課本里曾經學到過的著名的《鴻門宴》一篇,裡面提到:"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裡就是典型的一人一案,分案而食的分餐制場面。



不過分餐制在漢代,只是之前的延續在,在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也有很多可以體現出中國式分層制的記載。


據說孟嘗君喜歡養門客,有一天他在宴請新來投奔的門客,侍者估計是擋在了門客和孟嘗君之間,所以這位新來的門客,感覺自己吃的東西和孟嘗君不一樣,所以就感覺很氣憤。孟長軍發現之後就親自端起來自己的飯菜,給這位門客看說大家的食物是一樣的,真相大白之後,這位門客羞愧難耐。這也足以證明戰國時期的分餐制。



那麼在中國分餐制是從什麼時候向合餐制發生轉變呢?這個轉變大概是發生在唐代中期以後,到宋代,合餐制就開始在中國更加普及。轉變之所以出現是由於民族融合帶來的新的事物的出現。


中國古代流行席地而坐就餐的習俗,所以當跪坐在地上時,一人一案的飲食方式顯然是更加合適的,不過隨著民族融合的進程,桌椅板凳都出現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以後大家發現坐著椅子似乎比跪座更舒服。


桌椅板凳的出現促進了飲食習慣從分餐制到合餐制的轉變。


現在發現的證據,像陝西長安唐代韋氏壁畫墓中的壁畫《宴飲圖》中就有一張大桌子上面擺著各色吃食,然後四周有人坐在板凳上邊欣賞歌舞邊吃東西。



南唐著名的繪畫《韓熙載夜宴圖》中也出現了大桌子上面擺著各種食物的景象,不過同時還有一個人的小桌子,這可能是分餐制仍在流行,合餐制已經出現的一個階段的反應。



一盤拉條子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提到飲食方式,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圍坐在一張桌子上,親密無間,推杯換盞共同圍殲一盤食物。但這種合食的飲食方式並不算十分古老,自唐朝開始流行宋朝最終定型至今大約千年的歷史。在合食製出現前我們的祖先一直採用的都是分食的飲食方式。飲食活動歷時千年,任何變化都有其產生的環境、發展的過程以及變化的結果。

“民以食為天”作為我國流傳的古訓,深刻的揭示了飲食對於人類的重要作用,作為飲食文化一部分的飲食方式同樣值得關注。我國的飲食方式在唐宋時期經歷了一次深刻變革,合食製取代分食製成為主流飲食方式。這一變化與傢俱的更新、飲食行業的蓬勃發展、胡漢文化的交融、世俗文化的發展、世族社會的衰落等密不可分。其背後所折射出的飲食禮俗、社會功能的變化更是需要深思。

一、分食階段

(一) 分餐而食與男女異席

我國的分食制起源悠久,在周代時已經較為規範。人們習慣席地而坐,進食時亦是如此,席地而食,或將食物放在俎案上,一人一份,分食之。《禮記》記載進食禮:“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醬處內,蔥渫處末,酒漿處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因為是分食,所以才可以根據單個人做出如此具體的飯食擺放位置的規定。及至春秋戰國時期,周人也還是分食的,《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載:“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刎。”試想如果不是一人一案分食,而是像現今大家圍坐一桌共同進食,每人所食食物一目瞭然,又怎麼會懷疑厚薄之分呢?

除此之外,周代的分食還體現在男女不同席進食。《禮記》卷二《曲禮上》記載:“離座離立,毋往參焉。離立者不出中間。男女不雜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櫛,不親授……姑、姊、妹、女子已嫁人而反,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這是在普通家庭飲食活動中男女不同席的記載。在正規的國家宴飲中,男女不同席的記載更多,《儀禮》中多次記載燕飲場合中的男女分食情況:“然則自尸祝以下,知義如此者,以兄弟受獻於堂上,主婦內賓受獻於房中,屍出之後,堂房無事,故知燕時男子在堂,婦人在房也。筵對席,佐食分簋。”“故主人以薦羞並及祝庶羞,燕宗人於堂。主婦以籩豆用之,燕內賓於房,是其事也。”可見,無論何種場合,中原地區的男女在進食時都要分開,遵循男女有別之禮。不過所謂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南地楚國男女卻是可在一起進食的。漢朝韓嬰的《韓詩外傳》記載:“楚莊王賜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燭滅,有牽王后衣者,後扢冠纓而絕之,言於王曰:‘今燭滅,有牽妾衣者,妾扢其纓而絕之,願趣火視絕纓者’。”楚國王后在宴飲中被臣子牽衣,可見在楚國男女不僅可以一起進食,座位距離也應該是比較近的。在《楚辭補註》中也記載:士女雜坐,亂而不分些。注:言醉飽酣樂合鐏促席男女雜坐比肩齊膝肆意調戲亂而不分別也。”及至漢代依舊承襲了周時的分餐飲食風格,這可在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鴻門宴一篇的座位安排中窺探一二,同書《田叔列傳》記載高祖過趙時,“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禮恭甚。”也是單人單案的體現。《東觀漢記》講妻子孟光為表達對丈夫梁鴻的尊敬,在侍奉夫君進食時將食案舉至與眉毛平齊,都是漢代實行分食制的例證。另外在漢代的許多壁畫及畫像磚中都繪有分食場景。

(二) 飲食的等級劃分功能

我國古代的飲食在禮的規範下,超越了其自身滿足人類身體機能的原始意義,被賦予了更高級的內涵,成為彰顯統治者地位,體現社會等級,上下尊卑,長幼有序的載體,進而成為統治者推行教化控制社會的工具。本節主要討論分食制下食器使用情況所反映的等級尊卑與社會控制情況。

人與人最初的分別就是體現在食物的分配上,原始社會,為了使氏族得以延續,食物按照輩分層次進行分享,之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社會發生分化,出現對立的階級,飲食的等級性就更加凸顯。隨著飲食水平改善,飲食器具種類豐富,擁有飲食器具的多寡,材質的優劣成為了對社會階層身份地位劃分的憑證。

正如荀子所說“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貧賤輕重皆有所稱者也。”在分食制的情況下,統治者通過制定食禮來規定食器的使用規則,顯現出嚴格的等級秩序,以此達到表現尊榮,法權,富貴與親疏關係的目的。

在周代,青銅器是統治階層所專用的,被廣泛應用在祭祀、飲食生活之中。然而即使在統治階層內部,不同等級所使用的飲食器在數量上也有著嚴格的等差原則。

在涉及周代的史書中,關於飲食器具使用的數目規定不勝枚舉。其中皆以鼎為中心。 在《儀禮》卷二十《聘禮》對於鼎的使用有如下描述:

宰夫朝服設飧,飪一牢,在西,鼎九,羞鼎三;腥一牢,在東,鼎七。堂上之饌八,西夾六。門外米、禾皆二十車,薪芻倍禾。上介,飪一牢,在西,鼎七,羞鼎三;堂上之饌六;門外米、禾皆十車,薪芻倍禾。眾介皆少牢。鄭玄注曰:鼎西九東七者,九謂正鼎九,牛羊豕魚臘腸胃與鮮魚鮮臘;西鼎七,無鮮魚鮮臘。眾生少牢亦飪在西,鼎五,羊豕腸胃魚臘。

同書卷四《士昏禮》,對士的用鼎數量也做了明文規定:“陳三鼎於寢門外東方,北面,北上。其實特豚,合升,去蹄。”明確表明從天子到士的用鼎數量依等級逐級遞減,除了鼎數的規定,鼎內所盛食物也有著嚴格的限制。

到了漢代,飲食器具的種類更加繁多,質地多樣,新材質的飲食器物出現,青銅器退出歷史舞臺,但青銅飲食器所代表的等級差別仍舊延續到新型食具上。上層社會使用貴重金屬,美玉製作的食具或製作精美的漆器,下層社會則是陶瓷木碗。例如李少君對漢武帝雲:“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鹽鐵論》中雲:“今富者銀口黃耳,金罍班鍾。中者舒玉紵器,金錯蜀杯。夫一文杯得銅杯十,賈賤而用不殊。箕子之譏,始在天子,僅在匹夫。”諷刺商賈使用的飲食器具超出規制。

此外漢人宴飲時格外重視座次安排,一般情況下主人居中,客人分坐兩邊。鴻門宴座次的安排是“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我國古代室內賓主宴席,以東向最尊貴,其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最次為西向。幾人中項王地位最高,東向坐;張良地位最低只能西向侍。這種情況在親人中依舊存在,漢武帝朝宰相田蚡“召客飲,坐其兄蓋候北向,自坐東向,以為漢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橈”。因田蚡位列宰相,在與兄長宴飲中就坐在尊位,並未按照傳統的長幼次序就坐。

分食現象所反映的並不是一種表面問題,而是一種深度問題。這種禮制方面的等級限制是辨別分層生活方式的最有效要素。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飲食這一活動在上層社會是一種禮制活動,他要求參與者嚴格按照禮制的規定去從事飲食活動。從食具的選擇,食物的類別,飲食中座次的安排無一不受禮的制約。

二、 分食與合食並存階段

魏晉南北朝時期承襲了兩漢食制,分食制的傳統得以繼承。但是由於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他們的飲食習俗也為漢民族所借鑑和使用,使得這一時期的飲食方式具有明顯的過渡特點,總的來說魏晉時期多為分餐,南北朝尤其是北朝時期合食制初露端倪,但仍舊是以分食製為主流進食方式。

(一) 親密關係中合食初現

在《世說新語》就有類似合食的記載,“孫安國往殷中軍許共往返精苦客主無間,左右進食,冷而復暖者數四。”“桓公(溫)坐有參軍椅,蒸薤不識解,共食者又不助,而椅終不放,舉座皆笑。桓公曰:‘同盤尚不相助,匡復危難乎?’敕令免官。”其中同盤二字可以認為當時桓公幾人應是合食。同書還記載“諸阮皆能飲酒仲容至宗人間共集,不復用常杯斟酌,以大翁盛酒,圍坐相向大酌”阮氏諸人宗族間共飲時彼此圍坐,相對飲酒。《魏書》亦有類似合食的記載:“遇諸父兄有如僕隸,夫妻並坐共食,而另諸父餕餘。其自矜無禮如此,為時人所鄙笑。”“又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盤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還,亦有過中不食,忍飢相待。吾兄弟八人,今存者有三,是故不忍別食也。”另在《北史》中也記載了崔贍被動與裴氏合食的事件: 在御史臺,恆宅中送食,備盡珍饈;別室獨餐,處置自若。有一河東人士姓裴,亦為御史,伺贍食,便往造焉。贍不與交言,又不命匕箸。裴坐觀贍食罷而退。明日,自攜匕箸,恣情飲啖。裴氏只帶自己的匕箸去吃崔贍的飯菜,可想而知應是同盤合食了。

在史料記載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室壁畫中,也繪有多處合食場景。北齊安伽墓和徐顯秀墓中所繪的夫婦宴飲圖均是兩人並坐,中間一副食案。

但這種合食只佔極少部分,且都發生在有親近關係的人之間。在當時的正規宴飲中

仍採用分食制。《陳書》記載:

孝克每侍宴。無所食啖,至席散,當其前膳羞損減。高宗密記以問中書舍人管
斌,斌不能對。自是斌以意伺之,見孝克取珍果內紳帶中,斌當時莫識其意,後更
尋訪,方知還以遺母。斌以實啟,高宗嗟嘆良久,乃敕所司,自今宴享,孝克前饌,
並遣將還,以餉其母,時論美之。

徐孝克能在宴會時偷偷將食物帶回家,宴會採用的應該是一人一案的分食制,不然大家圍桌而食,怎能不動聲色的將食物藏在帶中帶出呢。 魏晉南北朝時期飲食方式的轉變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現實生活中新型坐具的使用,餐具的改進,烹飪技術的發展,以及高居在飲食行為上並影響飲食的家庭倫理,社會心理等因素都可能使飲食方式發生變化。同時,飲食方式的變化也折射出這一時期社會變化情況,並與社會變化相呼應。

三、從分食走向合食的飲食方式

唐宋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巔峰時期,在此期間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唐宋之前的傳統分餐進食方式被合食製取代。

(一) 低矮食案到高桌大椅的變遷

在飲食方式變革過程中,飲食坐具,承食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飲食坐具、承食具的變革幾乎與飲食方式的變革同步。更確切的說是飲食坐具、桌具先發生改變,進而呼喚新的飲食方式的出現。

我國最早的坐具是席,無論是平時吃飯還是聚會宴飲,都是將食物放在席上或席前的俎案上,人們雙膝著地,臀部壓在腳後跟部跪坐在席上進行飲食。

到魏晉時期,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他們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用具也隨之影響中原民眾。其中胡床因其“斂之可挾,放之可坐”的便捷性對傳統的席地而坐產生極大的衝擊。胡床在北方遊牧民族中多於打獵,遊覽等野外場合充當臨時性坐具。一般通常認為胡床是在東漢時期傳入,《後漢書·五行志》記載東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及至魏晉時期,胡床的流行範圍已經十分廣泛。如東魏孝靜帝時命舍人草敕致高歡“子升逡巡未敢坐,帝據胡床,拔劍作色。子升乃為敕曰……”侯景篡梁後,宮中“床上常設胡床及筌蹄,著靴垂腳坐。”除皇宮外一般富貴人家家中基本都有胡床。《晉書》中記載“泰始之後,中國相尚用胡床貊搬,及為羌煮貊槃,貴人富室,必畜其器,及享嘉會,皆以為先。”同書所記謝萬拜訪王恬,恬就坐在胡床中曬發:“謝萬嘗造恬,既坐,少頃,恬便入內。萬以為必厚待己,殊有喜色。恬久之乃沐頭散發而出,據胡床於庭中曬發,神氣傲慢,竟無賓主之禮。”

除男子外女子也坐胡床。《隋書》中記載爾朱敞幼年出逃遇長孫氏“遂入一村,見長孫氏媼踞胡床而坐,敞再拜哀求,長孫氏愍之,藏於複壁。”同書《鄭善果母傳》中亦記載:“母性賢明,有節操,博涉書史,通曉治方。每善果出聽事,母恆坐胡床,於鄣後察之。”胡床類似於今天的馬紮,距離地面有一定的高度,人們坐在胡床上,坐姿由傳統的跪坐向垂足坐發展演變。 及至唐代新的坐具種類繁多,帶有靠背的扶手椅繩床,各種墩凳類坐具,逐漸在社會上普及和流行。

(三) 單案分食到圍桌合食的變革


高桌大椅的出現為分食制向合食制的轉變提供了契機,唐中期時合食制已經取代分食製成為了主流的進食方式。人們開始圍坐一桌共同進食。不過此時的合食與我們現在同盤共器津液交流的合食仍存在一些細微差別,人們圍坐在一張桌子前,主要的菜餚食品仍舊是一人一份,只有餅類、粥、羹等湯類食品才放在一個大盛器中,供大家自取。

《因語錄》中記載:“上又與諸王會食,寧王對御坐噴一口飯,直及龍顏。”唐玄宗在與諸王飲食過程中,寧王的一個噴嚏竟然使噴出的一口飯直及玄宗臉上,可見二人應是同桌而食離的極近。不然若是單人單桌保持一定距離,寧王打噴嚏時噴出的飯菜是怎麼也做不到直及龍顏的。

白居易在詩《江樓宴別》中雲:“樓中別曲催離酌,燈下紅裙間綠袍。”其中紅裙,綠袍分指男女,形容夜宴中夜男女並肩雜坐的情景。 這一時期的唐代繪畫作品以及敦煌壁畫也直觀的向我們展現了合食場景。

《唐代野宴圖》中可以看到九個人圍坐在桌子周圍,其中每三人共坐一長凳,桌子上擺滿了各種食物,每人面前一份食物,桌前還擺放有一份湯品,內置一個勺子,應是為了方便每個人自取盛湯。畫中人雖然坐在椅子上,但與我們現今的坐姿大不相同,桌子正後方三人為盤腿坐在長椅上,兩側的人則是分為雙腿盤坐與盤單腿,另一腿垂地兩種形態。這可能是由於傳統的席地而坐習慣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更改的,也正因如此,唐代的長凳大多比較寬,以此適應人們的坐姿需求。

在另一幅《唐代宮樂圖》中描繪的飲食場景與野宴圖類似,也是多人圍坐在長桌四周,每人面前一副食具,桌子中間擺放一份湯品,其中一名宮女正從中盛湯。只是宮宴圖中所坐坐具是單人單個的四足方凳。在敦煌莫高窟第360 窟的酒肆圖以及第 474 窟的婚禮宴飲圖中均是一張長桌男女分坐兩邊。

到了宋代合食制這種共食共器的飲食方式已經完全被人們接受。在《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茶肆酒館中人們垂坐在椅子上圍桌而食,推杯換盞,小店裡的桌椅擺放亦是方桌,四條長椅環圍四周。與現今飯店擺設無異。宋代農民起義小說《水滸傳》中也有很多多人圍坐合食的場景描述,如武松與哥嫂三人吃酒,座位安排是“武松讓哥嫂上首坐了,武松掇個杌子,橫頭坐了。”這是三人圍坐,一邊一人。當人數多時,一邊可坐兩人,例如武松宴請潘金蓮、王婆、姚文卿等人時,座次安排是潘金蓮坐主位,王婆與其對席,武松與姚文卿等四人分坐兩側。歐陽修也用“共食惟恐後,急先屢成譁”來描述大家吃車螯時爭先恐後的場景。宋徽宗的《文會圖》中,一黑色方形高桌上擺滿果食與餐具,八九位文士分列四周,或兩兩私語,或一人端坐,或持盞進食,合食氛圍和諧自然。隨後合食制逐代沿襲,流傳至今。

綜上所述,唐宋時期由於高桌大椅等飲食器具的變化為合食制的出現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飲食行業的快速發展,酒樓食肆除了為人們外出飲食提供了場所外,也為合食制的流行定型起了推動作用。

飲食方式由分食到合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進程,從唐朝的基本普及到宋朝的最終定型,飲食方式的每一步變化都是社會變化的縮影與折現。唐宋時期,飲食烹飪技術水平的發展、飲食行業的快速崛起、新式高桌大椅在家庭及飯館酒肆的投入使用、為合食制的發展提供了客觀物質條件。而人們渴望一次品嚐多種菜餚的心理、以及高居於飲食之上並影響飲食的文化傳統、家庭倫理和社會心理等因素也為合食制的發展和最終定型提供了極大的助推力。

飲食之於人類而言,從來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人們往往向飲食中傾注更多複雜的情感。分食制時通過飲食器具多寡、食材豐疏、坐席方位來凸顯地位,劃分等級,進而維護統治。合食制時亦可通過飲食器具材質,坐席首尾來彰顯地位高低、長幼有序,不過相較分食制,這種辨等序別高低的功能自然是弱化了的,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溝通功能,君臣間攏下媚上、同僚間相互援引、朋友間把酒言歡、親人間共敘天倫無一不需要飲食這一特殊載體。

現今社會,隨著人們衛生意識的提高,合食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抨擊,人們開始主張恢復分食。未來食制將何去何從將由社會經濟、文化、心理來共同決定。


杭州刺史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自然,作為飲食文化一部分的飲食方式,同樣值得後人關注研究,比如在我國飲食行業繁榮興盛的唐宋時期,傳統的飲食方式就發生了一次深刻變革。中國古代的傳統飲食方式分食制,被合食制所取代。究竟是何原因,讓唐宋以前以分時製為主的主流飲食方式,到宋朝以後就變成了合食制呢?

漢代分食制

首先,是由於飲食坐具、桌具的變革,讓分食制開始走向合食制。中國最早的飲食座具為席,所以,當人們進行聚會宴飲或者平時吃飯時,都是將食物擺放在席上,然後以雙膝著地、跪坐在席上進行飲食活動。這一情況,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發生變化,當時,中原地區的飲食習慣、生活用具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影響。由於北方遊牧民族以遷徙多變的傳統生活為主,他們會隨身攜帶胡床作為野外用餐時的臨時性座具,史書中記載的胡床“斂之可攜,放之可座”,是一種類似於今天馬紮的座具。這種飲食工具的出現,讓中原百姓傳統坐姿由跪坐像垂足座發展演變。

唐韋氏墓壁畫

發展至唐朝時期,能夠滿足垂足坐的各種墩登坐具開始在唐代上流社會普及流行。《資治通鑑》中記載過一種有靠背、有託手的繩床,這種坐具,其實就是現代椅子的出現。繩床隨著後世的不斷改造發展,演變成了種類齊全的漢式座椅,比如史料中有記載的中國最早的椅子,就出土於中唐時期的高元珪墓中,由此也可以猜測,唐朝時期漢式座椅,已經在上層社會普及使用。接下來的五代十國時期,從《韓熙載夜宴圖》這幅畫作中,就能夠看出人們聚會宴飲時所用的桌椅,同現如今的桌椅已經十分接近了。至此以後,飲食桌椅的形制基本已經定型並且延續至宋朝。

《韓熙載夜宴圖》

正是由於這些高桌大椅的出現,為中國傳統的分食制向合食制提供了重要契機。新潮的漢式坐具,讓垂足坐代替了跪坐,在人們坐姿身高的同時,有一定高度並且面積較大的新式桌具也由此出現。因此,就為食物可以集中擺在桌子上提供了一個特定條件,如此一來,人們也可以坐在一桌共食。經過前朝桌椅漫長的發展變化,高桌大椅基本在宋代定型,所以自宋代以後,合食制也成為了飲食方式的主流。

宋《春宴圖》

最後,宋代的人們完全接受了共食共器的飲食方式,才能夠讓合食制在宋代廣泛流傳,並延續至今。高桌大椅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共食共器的飲食機會,但是,人們為了避免飲食時有津液交流,所以唐朝時期,即便是人們用餐時圍坐在一張桌子前,食用的飯菜仍舊採用一人一份的方式。

可是到了宋朝以後,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人們會到茶肆酒館中一同圍桌而食,推杯換盞。民間氛圍和諧的合食制,逐步得到了人們的接受與認可,由此也推動了合食制流行與發展,併成為宋朝以後歷朝歷代沿襲的飲食主流,以上就是中國古代合食製出現、定型、承襲至今的原因所在。


鳶飛九天2018


你自己跟你家人分餐吧!每天一人一盒飯


做最強大的自己


分餐浪費糧食,在物資不是很豐富的時代非常有必要,還需要探討原因嗎


無名816


宋之前是文明社會,元開始倒退,明是造反派起家,不講究就合食了…


慧智99


起於元而興於清


大道無極66807236


因為乞丐當了王


槍火和玫瑰


不能說宋朝以前都是分食制,這是因為早期的分食制盛行於貴族階層,而對於來自底層的人是不具備分食條件的。所以,任何時代都會有分食制和合食制的並存的現象,只不過為迎合當時的社會趨勢,大多數人流行起來的只有分食制而已。

對於分食制,它的盛行也是以經濟條件和禮制條件為基礎的。因為在史前的氏族文化裡,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當時的人們都是選擇共同勞作、共同去抵禦風險。

這就會導致一個問題,在食物匱乏的時代裡,很多東西都不夠吃,為了按勞分配、按地位分配,所以分食就會慢慢成為當時的人們,生存下去的法則。

直到先秦時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禮樂文明,便是在吃飯上開始講究了。為了體現長幼尊卑秩序,所在便出現了“天子九鼎八簋, 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這樣的分食配比,以此來確定人的社會身份、規範人的行為。

因此,早期的分食制是因為物質條件匱乏、長幼尊卑秩序而興起的。後又經過宋朝的商品經濟的繁榮,食材多元化、烹飪技術的多樣化,極大地豐富了宋代餐桌的菜色,開始出現了合食制。

最後又因絲綢之路的興起以及明朝的桌椅文化的普及,合食制便從宋朝到元朝進行過渡,再到明朝開始真正的普及。

周朝“八政之首”的飲食禮儀文化,興起了分食制,而唐宋胡椅高桌的出現,奠定了合食制的基礎

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就步入了青銅時代,因為社會分工的明確,物質生產也有了顯著提升。所以在商朝青銅文化的發展上,形成了貴族在飲食上面的禮制。青銅器不但是個食器,還是一種禮器,代表的是政治和權力的象徵。

“天子之豆三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禮記》

在周朝時期,我們知道最多的便是周朝貴族“鐘鳴鼎食”的習俗了,貴族為了體現自身的地位和文化的優越性。在周天子在舉辦宴會的時候,會根據尊卑的順序,讓下面的人,各自坐在自己的桌子前,這時候會用到一個叫“青銅豆”這樣的食器。

其實,這個“豆”相當於現在的碗,根據等級不同,對於食品的擺放以及食具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規矩。這就是當時極為奢侈的分食制的文化,而這一種餐飲文化一直流傳到唐朝初年。

雖然在周王朝時期,合食制在民間也有所出現,但是其發展還是非常緩慢的。除了分餐制度的強大之外,更多的還是與古人的席地而坐的就餐習慣相關。

後隨著漢代絲綢之路開通,西方的生活習俗也慢慢向中原地區滲透,百姓的生活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於是,在唐朝後期,座椅帶來的變化,奠定了合食制的基礎,所以也有很多人會說受西方傢俱的輸入的影響,讓中國人的就餐方式無形中發生了改變。

合食制的文化優勢,增進了餐桌上的感情交流,在明朝成為了主流

據說在宋朝那時候,因為科舉制度的完善,宋朝人已經不太看中門閥,反而更看中寒門學子勵志成為宰相的故事。所以皇室貴族為了拉近與寒門士子的關係,便從餐桌上開始了互動。

由此可見,飲食文化的變遷與當時的社會有一定的關聯,因為貴族與那些當了官的寒門士子,一起相互享用美食,所以帶動了合食制。

而合食制的興起,正是因為方便大家在一起溝通感情,讓人感覺到上流社會與底層百姓之間,並沒有隔閡與身份的差別。

再到元朝,因為遊牧民族與中原地區的飲食習慣差別比較大,而且又居無定所,平時攜帶的東西也從簡,生活條件也比較簡陋。

並且,遊牧民族主食是吃肉,所以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都是聚在一起吃飯。因此,合餐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是最快捷、最簡單的方式。

所以,到了明朝,桌椅的普及,讓很多人已經適應了新的就餐方式,合餐制便成為了當時的主流。除了極其隆重的大禮儀的場合,合餐制也成為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的首選。

總而言之,合食制在某方面來說是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但是也會造成很多傳染性病毒的交叉感染;而倡議到現在的分食制,除了會有較高的就餐成本之外,在追求品質生活和個人空間上,是能夠提供極大的生活保障的。


秋原歷史


事實上明代也一樣有分食制。


在《葡萄牙人在華見聞錄---十六世紀手稿》中,葡萄牙人克路士在廣州參加了一場士大夫的宴會,就是用的分食制。一人一桌一椅。

而在其他葡萄牙人參加的宴會里,也有合餐制的出現。可見當時中國的宴會,合食和分食都很常見。具體是哪種,要看這次宴會的規格,如果都是傳統士大夫,那麼採取分食制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多是平民出身的商人,那麼可能還是合食制。


中國在宋朝開始,逐漸由傳統的分食制轉為現代的合食制,但並不是說以前就沒有大家坐同一張桌子吃飯的事情了,比如唐代古墓出土的壁畫《夜宴圖》中,很清楚的是大家都坐在同一張桌子吃飯。




從唐代後期到宋代,是中國市民社會的發展期,正是從這一時期起,傳統裡由士大夫和貴族引領的文化,轉變為平民文化。


而分餐制需要的場地大,服侍人員多(每個小桌子都需要專門的侍者),傢俱多,這些都不是平民百姓能用得起的。所以從宋代開始,合食制慢慢成為主流。


哪怕在現在,大家自己去算算,圍坐在一起吃火鍋也是最便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