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套利那些事兒17:從期現結構尋找套利機會


套利那些事兒17:從期現結構尋找套利機會

很多交易者在進行期貨分析的過程中,也希望能夠進行基本面分析,但是苦於相關數據獲取的成本比較高,而不得不只進行技術分析。其實無非就是一些庫存、利潤、產能、開工率、產量等相關的數據,這些數據變化的結果最終都會從期現結構上得到體現,所以把商品期貨的期現結構理解了,基本上能夠從中看到這個品種基本面的根本情況。


常見的兩種期現結構

商品期貨最常見的兩種市場結構是Contango和Backwardation,即正向市場和反向市場。Contango結構表明現貨市場是熊市結構,當前階段現貨供過於求,買方不願意為當下購買商品而支付更高的溢價,所以現貨價格非常低,與此同時,由於對未來存在較為樂觀的預期,預期未來這種供過於求的情況會改變,所以遠月價格最高,期現結構呈現出現貨價格低於近月合約價格,近月合約價格低於遠月合約價格的情況。

Backwardation結構表明現貨市場是牛市結構,當前階段現貨供不應求,買方願意為當下購買商品而支付更高的溢價,所以現貨價格高企,與此同時,高價格下的高利潤會導致未來產能和產量的釋放,預期未來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會改變,所以遠月預期比較悲觀,遠月價格最低,期現結構呈現出現貨價格高於近月合約價格,近月合約價格高於遠月合約價格的情況。

套利那些事兒17:從期現結構尋找套利機會

通過對歷史的觀察,我發現了以下一些規律:1)當一個品種的價格處於底部區域,往往會呈現出Contango結構,例如當前的油脂、橡膠等品種。2)當一個品種的價格處於頂部區域,往往會呈現出Backwardation結構,例如黑色系品種。3)當一個品種的期現結構在低位從Contango結構變為Backwardation結構,往往暗示著這個品種的基本面發生了轉折,從空頭市場變為多頭市場,目前白糖的期現結構可能要發生變化,需要注意。4)當一個品種的期現結構從Backwardation結構變為Contango結構,往往暗示著這個品種的基本面發生了轉折,從多頭市場變為空頭市場,例如去年的甲醇就是這樣。5)由以上4點可以推理得出,任何一個品種發生歷史級別的大行情的時候,現貨的漲跌幅度遠遠大於期貨的漲跌幅度。

所以,當一個品種的期現結構如果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那就是小的基本面變化;當一個品種的期現結構如果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那就是大的基本面變化。小基本面的變化可能結合相關基本面數據,可以做一些波動性的行情;大的基本面變化往往是一個長期趨勢性行情。即使你不知道相關的數據,從商品的期現結構的變化,可以判斷出這個品種的基本面是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單純從這種期現結構自身來看,Contango結構利於做反套,尤其是結合倉單有效期強制註銷的合約,當有大量倉單生成的時候,做反套效果往往比較好;Backwardation結構利於做正套,尤其是結合臨近交割時虛實盤比比較大的時候,做正套效果往往比較好。

從單邊角度來講,Backwardation結構利於長期做多,不斷換月,尤其是在價格處於歷史低位階段,因為如果是價格處於歷史高位,需要換很長時間,儘管每次換月的時候,你都虧錢,但是當換到遠月合約時,可以開相同的手數,同時保持賬戶資金使用率基本不會發生太大變化,用現貨的話來說,貨的數量沒變,只不過貨貶值了而已。但是如果從價格高位這樣換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你會發現換月過程中市場結構逐漸發生變化了,變成了Contango,這種情況就容易虧損了。

所以利用Backwardation結構,在價格處於歷史低位的時候,可以這樣去輪動換月。之前很多人都說,價格在低位怎麼可能同時出現低庫存和低利潤的情況呢?低庫存和低利潤再加上預期好,那價格豈不是早就漲起來了嗎?你會發現有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品種的供應本身非常大的,庫存非常高,但是現貨漲了沒多久,庫存反而集體不見了,顯性庫存就非常低了。這讓我想起了傅海棠先生在一個視頻中曾經說過的,當期貨貼水,價格處於低位,庫存比價高,但是市場上買不到貨了,這個時候可以重倉搞一把。所以我個人非常認同傅海棠先生的這個觀點。


期現結構異常帶來的機會

有時候上述兩種的期現結構會發生異常,農產品比工業品更容易發生期現結構的異常,主要是因為農產品的季節性規律更加明顯一些,所以對於季節性規律特別強的月份,期現結構可能會發生異常。相比較之下,工業品受到這種情況要少一些。

套利那些事兒17:從期現結構尋找套利機會

有時候也會由於事件驅動或者其他因素,導致期現結構在某個合約上發生了明顯的異常。例如在Contango結構中由於事件衝擊,導致01合約的價值明顯低估;或者在Backwardation結構中由於事件衝擊或者其他因素,導致01合約的價值明顯高估。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分析出現這種期現結構的原因,從而判斷是否存在期現結構進行修正的套利機會。

例如,上圖第一種情況,往往出現在01合約是倉單有效期到期,需要進行強制註銷的情況,在期貨臨近交割的時候,近月合約價格面臨巨大的拋壓,而且本身品質相比現貨質量差一些,所以近月合約最終跌到貼水於現貨。如果是這種情況,顯然是不適合參與期現結構的修復。

套利那些事兒17:從期現結構尋找套利機會

再比如,上圖第一種的期現結構,最近就有一個例子,就是菜油,由於事件驅動,導致市場預期菜籽供應偏緊,近月合約價格大漲,打破了原來的Contango結構,顯然近月合約是高估了的,而且近月合約恰好又是倉單強制註銷的合約,目前交易所倉單數量又是歷史高位,這可能最終出現期現結構的修復,從而產生套利機會。

對於這種期現結構在某個合約發生異常的品種,需要找到異常的原因,如果這種原因的影響是持續的,那麼就規避,如果是不可持續的,可能為我們提供套利的機會,正套、反套、蝶式等都有操作的空間。但是反套的風險還是大於正套,因為任何意外事件的影響,往往都會導致預期供應偏緊,近月主力合約有可能大漲,使得原來的邏輯失效,這一次菜油的情況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兩種特殊的期現結構

對於那些逐月交割的品種來說,例如基本金屬中的銅、鋅、鋁等,還有股指期貨,有時候這些品種的期現結構排列比較奇怪,呈現出U型或者倒U型的結構。無論是U型結構還是倒U型結構,本質上反映了市場預期相對混亂,未能夠趨於一致。

U型結構反映了短期現貨市場供需偏緊,但對中期預期偏悲觀,反而對遠期又偏樂觀;倒U型結構反映了短期現貨市場供需寬鬆,但中期預期樂觀,反而對遠期卻是悲觀的。但實際上,交易者對中期和遠期的預期很難把握好明確的界線,所以預期悲觀的近月價格和預期樂觀的遠月價格往往容易發生預期修正,預期樂觀的近月價格和預期悲觀的遠月價格也容易發生預期修正。

套利那些事兒17:從期現結構尋找套利機會

從操作的角度來講,對於U型結構來說,買在左下角,賣在右上角。因為從現貨價格和近月價格的期現結構來說,短期現貨市場依然偏緊,貼水做多依然是比較安全的選擇;遠月價格已經平水甚至升水,從近月價格和遠月價格的期現結構來看,預期現貨市場供需寬鬆,適合做期現套利。所以這種U型結構從交易角度來說,買U型底部的近月合約,賣出U型頂部的遠月合約。同樣的道理,對於倒U型結構來說,賣在左上角,買在右下角。只要這種結構還在保持,還可以進行移倉滾動操作。


現貨利潤和盤面利潤的期現結構

對於跨期套利來說,我們主要是根據價差的期現結構去選擇正套或者反套;對於跨品種套利來說,我們主要是根據現貨利潤和盤面利潤的期現結構去選擇正套或者反套。交易的思路都是類似的。

以MTO利潤為例,假設現在MTO的現貨利潤和盤面利潤期現結構是這樣的,現貨利潤尚可,盤面05合約利潤較高,而09合約和01合約盤面利潤較低。在這種情況下,顯然05合約盤面利潤可能被高估,單純從05合約來說,做空盤面利潤可能更合適一些;但就像之前介紹的矩陣套利,我們還可以用套利對套利進行對沖,空05MTO利潤,多09MTO利潤,做利潤的期現結構修復。當然,我這是利用MTO利潤舉個例子,實際情況並不一定真實如此。

套利那些事兒17:從期現結構尋找套利機會

另外,我們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以來這種期現結構的變化,當天的期現結構、一週之前的期現機構、一個月之前的期現結構、三個月之前的期現結構、六個月之前的期現結構、一年之前的期現結構,根據期現結構的變化來理解商品背後大的基本面的變化。

當然,有些品種除了現貨市場、期貨市場之外,還存在紙貨市場,也可以利用現貨市場、紙貨市場、期貨市場之間進行套利,這就需要關注現貨、紙貨、期貨的期現結構。

當然,這裡僅僅是從期現結構一個角度去分析套利的機會,不同的市場結構背後能夠反映很多相通的邏輯,一般情況下Backwardation結構的背後往往暗示著低庫存、低倉單的邏輯,所以說有時候做跨期套利,順倉單邏輯、順庫存邏輯、順基差邏輯,本質上滿足一個的情況下,那兩個在很多時候也是自然滿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