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搞懂排氣背壓,排氣系統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

大部分人都知道,發動機在工作時,需要進氣系統和排氣系統的輔助。空氣通過進氣系統進入燃燒室,與燃油進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經過壓縮後被火花塞點燃,推動活塞運動,再帶動曲軸轉動,燃燒的廢氣再通過排氣系統被排出車外。從而完成我們常說的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衝程的工作循環。

一篇文章搞懂排氣背壓,排氣系統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

這聽起來並不複雜,尤其是在排氣階段。在很多人看來,無非是排氣門打開,高溫廢氣被活塞擠出氣缸,並順著排氣管路排出車外而已。但實際上,排氣系統在設計時要考慮很多因素,並非簡單地將排氣管和消音器連在一起,而且排氣系統的設計也會影響到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表現。

一篇文章搞懂排氣背壓,排氣系統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

如果你對排氣改裝有一些瞭解,相信「排氣背壓」這個詞對你來說並不陌生,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真正瞭解它。那麼排氣背壓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產生的呢?

在做功行程接近終了時,發動機的活塞在下止點的位置。此時進入排氣衝程,排氣門開啟,由於這時缸內壓力高於缸外壓力,幾乎能達到外界大氣壓的6-7倍,於是燃燒後的高溫廢氣迅速從排氣門排出氣缸。與此同時,活塞越過下止點向上止點移動,強制將缸內廢氣擠出,活塞到達上止點附近時,排氣過程結束。

一篇文章搞懂排氣背壓,排氣系統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

在排氣門打開的一瞬間,由於內外的氣壓差比較大,會形成一個壓力波,並以音速向氣缸外推進,氣缸內的燃燒廢氣也會隨著壓力波被帶出。而所形成的壓力波,在遇到排氣管管徑變化時,都會發生部分的反射,並沿著進氣歧管返回排氣門。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排氣背壓。

簡單理解,排氣背壓也可以看作是排氣阻力,它的產生來自於排氣管的彎曲、交匯等等。排氣背壓越大,說明排氣阻力越大,廢氣越不容易排出;排氣背壓越小,說明排氣阻力越小,排氣越順暢。

一篇文章搞懂排氣背壓,排氣系統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

按照常理來說,排氣背壓會阻礙排氣的順暢度,進而影響到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但為什麼在排氣系統設計時不能避免掉排氣背壓呢?

其實,在排氣衝程中,當活塞向上運動到一半左右的位置時,氣缸內外的壓差已經基本消失。這也就意味著氣缸內的燃燒廢氣不會再主動從排氣門排到氣缸外。這時問題就產生了,我們顯然不希望燃燒廢氣留在氣缸內,因為這會降低下一次燃燒循環的效率。

一篇文章搞懂排氣背壓,排氣系統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

此時,由於排氣背壓所產生的反向壓力波,如果可以在恰當的時機,也就是在特定的轉速範圍內,正好在排氣門關閉時到達排氣門處,並把此處的剩餘低壓燃燒廢氣帶走,再次形成真空區,則是最理想的。所以,排氣背壓在一定情況下是有益的。

也因此,動力系統的工程師在進行排氣系統設計時,會反覆模擬計算排氣管的長度、直徑、彎曲方式,以及排氣管頭段的設計等等。綜合考慮排氣速度與排氣背壓之間的關係,從而讓引擎的效率最大化。

一篇文章搞懂排氣背壓,排氣系統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

當然,我們在後期進行排氣改裝時,也不能一味地減小排氣背壓,只考慮排氣聲浪。因為這樣雖然可以提升發動機在中高轉速下的動力表現,但是面對日常大多數低轉速工況,動力表現反而會有所下降。

一篇文章搞懂排氣背壓,排氣系統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