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hello,大家好,我是美食侦探小秋,今天,给大家带来老广的年味,

老广的年味,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屋外晒腊味透出来的熏香,

屋内炸油角飘过来的酥香……

最广州的年味,

就是这个味儿!

如今过年,市场上什么都不缺了,腰包鼓囊、肚里油厚的现代人“天天都像在过年”,可是一到过年,很多家庭就会准备一些传统小吃,这些,都是广州人以及其他很多广东人过年要吃的。


  广州人过年吃什么 感受“老广”的年味

  以前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开油镬”,迎接新年。但现在随着时代发展,自制年货年宵的人越来越少。旧时过年的味道是怎样的?小编用几道广式传统美食,带你重返时光,提前感受“老广”的年味。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广州人一年到头最重视的莫过于“吃”,春节到了,一家人团圆、去亲戚家拜年、招呼客人时都要准备好吃的。从“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到“油角弯弯,家财百万”,年味美食一直凝聚着对来年浓浓的祝福;从过去广州人家家户户在年末“开油镬”,到如今传统广式食品店宾客如云、游人如织,不变的始终都是广州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你还记得小时候

家里长辈给你尝过的

年货小吃的味道吗?

这些广式年货都有什么独特寓意?

今天,小荔带你一啖

“最广州”的年味。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煎 堆

“煎堆辘辘,金银满屋”,是因为煎堆在油锅里辘辘,会变得越来越大。煎堆必不可少,不仅因为它有发财的好意头;也是因为是用苞谷、芝麻、花生等粮食做成的,有五谷丰登的寓意,虽然现在我们离物资匮乏的年代很远了,但是对来年五谷丰登、吃喝不愁祈求却承继了下来。刚出锅的空心煎堆没有馅料,只有薄薄一层煎堆皮,此时撕开,又香又脆。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油 角

广州人过年不吃饺子,吃油角。油角又叫角仔,比饺子多了一条好看的花边,像一荷叶形荷包,油角的内涵很丰富,芝麻、椰子丝、炒花生,白砂糖,馅料越多寓意着来年荷包越鼓。临近过年,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大人负责包油角,拉家常。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蛋 散

在广州一众用来过年的油器中,最负盛名的,肯定是蛋散。因为这粤味小吃,在周星驰的电影台词中屡屡现身。粤式蛋散个头娇小,松脆到一碰即碎,是孩子们的心头好。粤地传统蛋散的最大特色则是咸香之余的南乳风味,广式蛋散要想做得美味,一是要加入猪油,二则是要选好靓南乳。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炒米饼

广东有一首很流行的儿歌:“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 炒米饼主要成分是大米、糖,松脆、甘甜、可口。炒米就是制作炒米饼的重要步骤,即在一个大铁锅中将生米炒熟,为了让米均匀受热且不焦,炒米的人一刻也不能离开,常常是一炒就是大半天。

各色糕点

所谓“年糕年糕,年年高”,广州人过年吃年糕,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一样。广式的年糕又白又胖,用糯米、糖、猪油制作而成,通常切片煎熟或用来放汤,入口软绵有嚼劲,味道清甜米香浓郁,是过年必吃的一道美食。另外,马蹄糕、芋头糕、萝卜糕等糕点也会被视为年糕。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凉果年货

过年自然少不了吃糖,但广州人这里的糖果不是指一般的糖,而是指糖冬瓜、糖莲子、糖马蹄(荸荠)、糖莲藕等凉果年货。过年这些糖果必备,寄望来年生活甜甜蜜蜜。糖莲子寓意年生贵子,糖马蹄就是预示来年做事马到成功,糖莲藕,就是寓意年年都有,糖冬瓜表示团圆。

腊味海货

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天气寒冷且干燥,肉类不易变质且蚊虫不多,适合风干制腊味,因以为名。广州人家过去讲求“秋风起,吃腊味”,随着饮食潮流改变,如今的腊味一年四季可食,更因为既有传统意义又实用体面,而渐成市民的心水年货。

海味干货多指晒干后加工的食物,能保存的时间较长,价值也相对较高。包括发菜、冬菇、鱼翅、干鲍等都属于海味干货。因为这些东西体面,过年时又会用到,很多老板都会选择它来发给员工,也非常适合用来送礼。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年货一条街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本地家庭已不在家揉面、搓皮、包馅,而是选择到饼店购买半成品或成品,以新的方式祈求来年“油油润润,饱满富足”。在老西关的春节购物地图里,龙津中路是最接地气的“年货一条街”,而且十多年来常盛不衰,深得老街坊“欢心”。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数百米的龙津中路,属于西关骑楼街,临街商铺生意繁荣,小吃店、服装店、糕点铺、汤料铺、冰鲜肉菜店应有尽有,人来人往,聚集了不少前来挑货物的老人家。从海味、油角、礼饼、糖果、坚果等各种年货应有尽有,处处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气氛。一包包、一袋袋、一堆堆,有散装的,也有包装的,不少广州人儿时经常吃的糖莲藕、糖冬瓜、椰子糖也随处可寻,一般都按斤称。而师奶们的“必买年货”区,则少不了挥春和过年拜神所用的物品。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以赞记为代表的传统饼店,则浓缩了几代人的广州年味。广式饼点的品类丰富,在赞记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呈现,十字饼、烧卖酥、牛耳朵、杏仁饼、核桃酥……薄利多销、保持新鲜出品是赞记这类饼店的特点,除了在家里炸油器,一家人有说有笑地慢慢挑选、细细品味,也是一种年味在新时代的传承。

不停歇的油锅,手制的糕点、精挑细选的腊味、海货……层层叠叠的美食交织出了家里的年味,美食承载的年俗,是新时代无法冲淡的文化记忆。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大图模式

这么多广式过年美食,

你最爱的是哪一种?

留言告诉小秋吧!

没吃过这些广式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广州过了年

我是美食侦探小秋,喜欢请点赞,关注我,带你领略更多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