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44年,前蘇聯卻在10年左右加速崩潰。中越戰爭:冷戰轉折點

回想世界史,風雲變幻的時代,上演著無數輝煌與沒落,冷戰:帶給我們無盡的思考。44年裡,前蘇聯從鼎盛時期到崩潰僅僅10年左右,如此快速的衰退源於以一敵二,同時對抗中美兩國,並同時開闢三場戰爭:中越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朗革命,在戰爭的泥潭中無法自拔,最終導致經濟崩潰走向滅亡。筆者整理了冷戰期間世界發生的事件,如下圖:


冷戰44年,前蘇聯卻在10年左右加速崩潰。中越戰爭:冷戰轉折點

冷戰期間發生的歷史事件

可以發現期間歷史的走向就是大國之間爭奪利益,小國在夾縫中拼命生存,相互滲透和相互博弈的過程,在戰爭與和平中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一旦當平衡打破,則利益又將重新洗牌。將其簡化成一張趨勢圖就能夠發現這種規則,那麼這個打破平衡的節點是什麼呢?就是中越戰爭。


冷戰44年,前蘇聯卻在10年左右加速崩潰。中越戰爭:冷戰轉折點

美蘇兩國實力曲線圖

1979年中越戰爭以短促、一邊倒的方式轟動了整個世界,因為在這之前,美國和越南的較量是以慘重失敗而告終的,越南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個沉重的傷疤,在美國為首的西方眼裡,根本沒有料想到戰爭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結束。那麼中越戰爭又為何會造成前蘇聯的加速崩潰呢?

冷戰44年,前蘇聯卻在10年左右加速崩潰。中越戰爭:冷戰轉折點

中越戰爭是我國軍隊的宣誓

首先:中越戰爭的背後是前蘇聯同中美聯合陣容的博弈,中越戰爭前我國已經與前蘇聯進行了徹底的決裂,並且這次決裂對於前蘇聯來說是一次致命的戰略失誤,為何會是致命,稍後會做出解釋。中越戰爭開始時,前蘇聯需要借用越南這隻手來對中國進行打壓,因此必然會投入巨量的戰略物資以支援越南。

隨著戰爭的推進,越南軍隊的缺點漸漸的被放大,短視缺乏戰略部署,看不透多線戰場全局,暴露出一個又一個破綻,戰場的機會瞬息萬變,當面對我國的陸軍這種機會就被充分利用。東西線採用有限縱深,集中優勢兵力,迂迴包圍,各個擊破戰術,很快便推進到河內-越南的首都。越南在與美國的戰爭以及橫掃周邊小國戰爭積攢的士氣一個月便打到了低谷。那麼為什麼會失敗的如此之快?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對於和美國的戰爭,越南的戰略部署、物資援助、指揮決策等很大一部分是依賴於中國的,同期越南是背靠中蘇兩國的支持,因此能夠對美國發動沉痛的一擊,當缺乏大國援助,恐怕很快便會淪陷的。


冷戰44年,前蘇聯卻在10年左右加速崩潰。中越戰爭:冷戰轉折點

一次中越戰爭間接就使得前蘇聯元氣大傷,因為戰略上我國採取的是迅速攻下一個點,然後尋找戰略高地埋伏,等越南軍隊反撲過來時我們已經處於有利地形,對敵人進行瘋狂的壓制,背後的前蘇聯不斷的對越南提供物資援助,因為越蘇聯盟,已經將蘇聯捆綁到統一戰線了,前蘇聯只能眼睜睜一點一點被消耗,如果說西方國家覺得一個月太短了很震驚,其實理論上對付越南軍隊用不了一個月,不斷的消耗能夠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雖說中越戰爭我國處於恢復期,但高級將領,作戰能力還是首屈一指的。

冷戰44年,前蘇聯卻在10年左右加速崩潰。中越戰爭:冷戰轉折點

等到蘇聯已經被無限的拖進戰爭泥潭中再恍然大悟的時候一切已經晚了,至此美國和前蘇聯在同一個地方總算是都栽了跟頭:以一敵二。任何一個大國所產生的戰略力量都是異常強大的,其遠比小國堆積起的聯盟要更加有用。三足鼎立最明智的做法是拉攏,而不是單挑兩個,美蘇爭霸期間,美國曾經做過這樣的嘗試: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都使其遭受沉重的打擊,一度進入崩潰邊緣;前蘇聯也做了這樣的嘗試,結果直接解體了。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前蘇聯與中國決裂為何會致命的原因。

我們感激前輩們為我們留下的智慧與闖出的和平,沒有他們的犧牲,就不會有現在你我如此舒適的環境。不夠強大,或許相隔不遠的你和我兵刃相隔,反思戰爭讓我們擦亮雙眼,明白應該珍惜什麼,致敬祖國,珍愛和平。


冷戰44年,前蘇聯卻在10年左右加速崩潰。中越戰爭:冷戰轉折點


(注:文章參考:中越戰爭冷戰的轉折點、百度百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