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勤洗手,洗完又幹又澀怎麼辦?

相信寶寶們在疫情大勢的“教育”下,都嚴格按照勤洗手的要求來。但是隨著勤洗手和免洗洗手液的使用次數頻繁增加後,大家的手部開始變得越來越乾燥,有人甚至還幹到出現皸裂的情況。


疫情之下勤洗手,洗完又幹又澀怎麼辦?

疫情期洗手剛需,但是為什麼會出現手部乾燥和皸裂等狀況呢?頻繁洗手又有什麼危害呢?


一張圖就告訴大家洗手過於頻繁會有什麼危害。然後我們再一起來解析究竟如何才能避免和減緩此類情況發生。

疫情之下勤洗手,洗完又幹又澀怎麼辦?

1.頻繁洗手,帶走肌膚水分

由於手部天生肌膚條件就存在有皮脂腺少和先天保溼能力本較差的情況。所以,當肌膚表面缺乏油脂及水分時,角質層鱗片就會變得不平整。(也就是為什麼手部容易起倒刺和起皮的原因)因此,從先天條件上就決定了,手部是一個不太適合頻繁清潔的部位。


解決方案:


A:洗手後用乾淨紙巾蘸取幹手上的水分,減少水分蒸發時帶走皮膚自身水分。不要用力的擦拭手部,這樣會增加紙巾與手部肌膚的摩擦。

B:洗手的水溫需要注意,不要過熱,過熱也會導致肌膚水分蒸發,變得乾燥。

C:疫情期可以增加手套的使用

,例如:拿外賣、拿快遞等行為可以穿戴手套操作,這樣能夠減緩需要深度清潔手部(深度清潔指需要用消毒洗手液清洗)的次數。帶手套操作後用清水清潔20秒以上即可。


2.頻繁洗手,手部“免疫力”減弱

頻繁的清潔手部,手部肌膚細胞缺水後,就會變得比平時要脆弱和薄,細胞的活性也會下降。就會更加容易增加手部在使用的過程中造成肌膚劃傷、破損等問題。而有皮損的手部更容易感染疫情細菌中的接觸傳染。

疫情之下勤洗手,洗完又幹又澀怎麼辦?

勤洗手,勤擦護手霜


解決方案:


A:既然洗手必不可少,那我們就來給手部增加“免疫力”,使用具有角鯊烷,神經酰胺,維生素E等保溼成分的護手霜。不僅是為了手部保溼,更是為了活化手部肌膚細胞活性。


3.接觸鹼性清潔劑和酒精,造成肌膚過敏不適

以前洗手,可能只是用水沖洗而已,但是隨著疫情的發生,我們開始注重認真洗手,不管是從時間的延長,還是增加了一些輔助品,類似於殺菌肥皂或者是殺菌的洗手液等。由於這部分殺菌清潔產品是鹼性產品,而我們的手部肌膚屬於弱酸性。都無形中增加了對於手部肌膚的負擔。

疫情之下勤洗手,洗完又幹又澀怎麼辦?

使用洗手液清潔


解決方案:

A:停止使用消毒產品,輕症3~5日內會自行消退。若仍有反應,可使用一些藥膏緩解,例如:糠酸莫米松、莫匹羅星等,並及時就醫處理。



手部乾燥怎麼辦?有哪些是必備的疫情期手部護理必要步驟?


簡單的總結一下,在特殊的疫情期,我們在積極響應勤洗手的同時,也可以做好手部護理工作喲 。記住以下口訣即可:

疫情期,勤洗手勤護手;

洗手不能少於20秒,水溫不能高於40度;

洗完勤擦護手霜!

出門在外也要洗(免洗洗手液),足量停留5分鐘;


疫情之下勤洗手,洗完又幹又澀怎麼辦?

特殊事情,大人小孩勤洗手


熱門Q&A解答


1.Q:免洗殺菌洗手液,怎麼用才正確?

A:首先,使用免洗殺菌洗手液和流水洗手不同。使用免洗殺菌洗手液

不能立即擦乾,需要在雙手均勻噴溼的情況下,自然晾乾1~5分鐘因為消毒劑滅活病毒需要一定的濃度和時間。其次,使用免洗殺菌洗手液後是可以塗抹保溼產品的,例如護手霜等。因為免洗殺菌洗手液產品的核心成分,大部分有效成分都是75%酒精,酒精易揮發特性,極易帶走手部肌膚水分。


疫情之下勤洗手,洗完又幹又澀怎麼辦?

免洗洗手液成分表


2.Q:面霜可以代替護手霜嗎?

A:從廢物利用的角度來說,可以使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產品來說,是不建議長期用面霜代替的。因為手部比臉部需要更多的油脂和養分。很多面霜的油脂添加可能不足,並且吸收較快,保溼儲脂在手部肌膚的能力也沒有護手霜強。所以,如果在有手霜選擇的時候,建議使用手霜,如果由於疫情期難以購買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秋冬面霜代替使用。

今日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希望我們一起抗疫成功,一起等春天的到來!

#一起等春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