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政策、給機會、給補貼……成都武侯出臺精準惠企舉措

3月12日,成都市武侯區舉辦企業發展大會,圍繞市委“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

工作部署要求,在全市率先發布新時期產業扶持政策《成都市武侯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為廣大企業梳理武侯區新經濟、重點項目、上市土地、樓宇招商等城市機會清單,對受疫情影響的駐區企業現場兌現相關政策補貼,促進金融機構與區內企業實現銀企合作。

據悉,武侯區新版產業政策,單項扶持獎勵最高達1億元。

給政策、給機會、給補貼……成都武侯出臺精準惠企舉措

“在全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召開此次會議,旨在堅定發展信心、優化營商環境,奮力奪取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武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惠企舉措的精準實施,助力企業穩步健康發展,啟動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穩定的“快進鍵”。

給政策、給機會、給補貼……成都武侯出臺精準惠企舉措

現場兌現“疫期”相關補貼 為企業運營解難題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干擾了企業經營發展和市民生產生活的正常秩序。

為打好疫情阻擊戰,武侯區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發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5條政策”,著力提升金融財稅、援企穩崗等政策的可及性,深入實施助企復工“八項行動”,全力打通產業鏈、穩定供應鏈,持續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活動,完善“一個行業一個專班、一個重點企業一個專班、一個規上企業一個聯絡員”的幫扶工作體系。截至目前,武侯區已為企業減免國有資產租金751萬元,協調金融機構為企業新增貸款13.5億元、展期7億元;全區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正在逐步拓展,規模以上、限額以上企業實現100%復工,滿產率超93%

給政策、給機會、給補貼……成都武侯出臺精準惠企舉措

現場兌現疫情政策補貼480萬元,發放樓宇政策支持390萬元

會上,武侯區向四川省老鄰居商貿連鎖有限公司、四川我愛玩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代表,現場兌現了各項疫情政策補貼,共計488萬元。

據瞭解,為幫助中小企業渡過疫情中遭遇的經營困難,今年武侯區將劃撥10%的產業專項資金用於貸款貼息和紓困補貼,力爭面向中小企業的政府採購比例達80%以上

在堅持精準紓困的同時,武侯區以加強資金流動性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重點,努力為企業“輸血供氧”。會議現場,浙商銀行、上海銀行與相關企業實現銀企合作,新增貸款2.8億元,展期貸款1.8億元。此外,為全力幫助企業戰勝疫情、加快發展,武侯區還提前發放樓宇經濟發展扶持政策資金,為四川高路物業、四川上善實業等樓宇企業代表兌現扶持獎勵390萬元。

武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疫情影響,堅持政策跟著企業需求走,切實為企業發展清障搭臺、鋪路架橋,努力讓企業在武侯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

給政策、給機會、給補貼……成都武侯出臺精準惠企舉措

彩虹電器生產線實景

發佈66條產業扶持新政 為企業發展增信心

今年是成都市的“創新提能年”,武侯區按照應急幫扶措施與長效支持政策相結合的思路,在全市率先發布《成都市武侯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搶抓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

《成都市武侯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包含66條具體舉措(以下簡稱“武侯新政66條”),突出已落地企業扶持與新企業招引並重,支持企業在疫情下進一步提振信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武侯新政66條”覆蓋了企業生命全週期,針對已落地企業提出了“降低扶持門檻”、“聚焦主導產業”、“鼓勵做大做強”、“支持企業創新發展”4個關鍵詞,其中,在降低扶持門檻方面,改變了以往只針對增長幅度大的企業給予扶持的限制。在對年度經濟貢獻增長15%以上的企業,按實際經濟貢獻增長部分60%給予扶持,同時,對年度經濟貢獻增長5%-15%的企業,按實際經濟貢獻增長部分20%的比例給予扶持。

針對新招引企業,“武侯新政66條”呈現出“範圍更廣”、“力度更強”、“產業更新”、“助力更強”、“配套更全”等特色,其中,新辦企業可享受“開辦獎勵、租購房補貼、裝修補貼、貢獻扶持”等多元疊加獎勵,註冊資本金實際到位獎勵最高1億元,開辦獎勵最高200萬元、租房補貼最高600萬元、裝修補貼最高100萬元。

“經濟社會發展是對疫情防控的有力支撐,疫情過後更需要通過放大政策效應來穩定經濟增長,以更好地適應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武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武侯新政66條”的實施,吸引產業要素集聚,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引進和培育更多的優質企業,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給政策、給機會、給補貼……成都武侯出臺精準惠企舉措

京東西南總部基地項目建設現場

梳理4類城市機會清單 為企業投資添動力

這次疫情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同時也蘊藏著重大機遇。

會議現場,武侯區聚焦新經濟、重大項目、樓宇招商、土地上市4個領域發佈城市機會清單,把城市發展的機會釋放給企業,推動產業扶持、企業發展從“給優惠”向“給機會”轉變。

圍繞新經濟,武侯區發佈了125條供需信息,主要包括政府供需和企業能力兩個方面,涵蓋了智慧城市治理、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生活服務等多個領域。據瞭解,為了讓新經濟應用場景具象成為可感知、可視化、可參與的城市機會,武侯區通過應用場景項目化、指標化、清單化的表達形式,向社會集中定期發佈供需信息,將新經濟與城市發展需求有機鏈接,促進新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此外,武侯區還發布了火車南站北片區改造、三國蜀漢文化城等16個重點項目信息,來福士廣場、力寶大廈、天府匯中心等45棟建成和在建樓宇招商信息,以及18宗總計約996畝上市土地信息,為企業在武侯投資興業提供了全方位的發展機遇和要素資源。

據悉,武侯區還將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動態開展市場準入環節隱形門檻清理排查整改,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建設等政府性工程向社會資本開放。

“當前,我們既面臨疫情衝擊、經濟下行等多重壓力,也面臨新興產業逆勢增長、新型基礎設施加快佈局等戰略契機。”

武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抗擊疫情、應對挑戰的特殊時期,將與企業深化合作互利共贏,希望廣大企業危中尋機、困中求變,充分利用疫情後的重要政策窗口期,緊盯疫情帶來的技術革命、需求變化,積極推進產品、技術、商業模式創新,厚植髮展優勢、加快轉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