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吃:漳州小巷觅小吃


边走边吃:漳州小巷觅小吃


边走边吃:漳州小巷觅小吃


边走边吃:漳州小巷觅小吃


边走边吃:漳州小巷觅小吃

在漳州逛街,最好别老游荡在千篇一律的大街上,有时拐进小巷溜达,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这回我溜进一条不起眼的老巷,居然连吃俩店,然后打着饱嗝满面红光缓步出巷,一时间仿佛全城的巷口都浮动着小吃诱人的幽香。


这是一条与大街并行的老巷,巷内有小庙,线香青烟袅袅;巷口有古榕,夹在新楼老屋间枝繁叶茂。七、八家小店延巷而去,不时有食客进出,生意从容而热乎……


我先相中的是一家生烫店的清汤面,那汤面沉浮的肉片与香菜清爽青嫩,小碟自取的佐料是蒜蓉辣酱,那酱料稀如米汤,一时间那微酸微辣微甜的酱料把刚烫熟肉片纠缠得鲜脆无比。面汤也煞是鲜美,有韧性的油面在高汤与润肉的夹击之下,鲜爽得一塌糊涂,吸吸簌簌,津津爽口,让人吃得有声有色!


仅仅七分饱,于是出店三五步又光顾下一家,呵呵,该店家主打的还是面,不过这面不是清汤面,不是沙茶面,不是卤面拉面扁食面,而乃手抓面也。这面那面全世界都有,可眼前的手抓面几乎可以断言仅漳州一地特有,让人忍不住套用大言不惭的文学评论语汇“越有地方性,就越有国际性”。


漳州的手抓面又名五香面、豆干面,是九龙江沿岸数一数二的民间小吃,因以手抓食而得名。特制的细面条煮熟捞起,整理成圆形面份,原本手抓,现已改成剪成小段置于盘中,另外有五香、油酥肉片、炸豆干等小拼盘一小碟,秘制酱料一小碗,以及一海碗的大肠汤。


酱中有甜酱,乃豆酱加红糖边煮边搅拌而成;有杂醋酱,乃生姜、葱头剁碎加醋及番茄酱调拌而成;另外还多少加入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茶末等,可谓一碗复杂,香酸甜咸辣五味齐上。与酱的复杂形成对比的极端,那大肠头汤则以清鲜诱人,在点点芫荽下,肠头脆润适口,让我吃得有些过饱。 小吃一旦吃上口,胃纳的矛盾往往非常突出,第三种小吃即便再鲜美也很难在胃袋中插足,让人们幸福的“小吃之旅”充满快意也充满“美中太足”的遗憾!


老夫没有记清楚那条老巷的名字,就随便给它取了个绰号叫“两面巷”,至于大致的所在我还是糊涂的好,因为老夫实在不忍剥夺读友诸君自己寻觅的情趣。


2008/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