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給學生、老師、家長的3句話!

新學期,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給學生、老師、家長的3句話!| 名家

新學期,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給學生、老師、家長的3句話!| 名家

精彩導讀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每到新學期都會寫3句話送給老師、同學和家長。今年她又給大家講了哪3句話呢,快隨播報君一起來看看!

每到新學期伊始,圍繞年度主題句,我都會寫三句話送給同學、老師甚至家長。用那些句子結合學校美好故事,抒發感情、闡發思考、表達期望。

2019年,我們的年度主題是“讓研究成為一種工作方式”;這一年,也是清華附小紀念偉大的成志榜樣孔子誕辰2570週年的主題課程群研究年,而這一主題的選擇依然是同學們的建議。這是我們美好的期待:研究是一種工作方式,更是一種自我的修煉和修行。詩經裡有句話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對研究最好的註釋。此刻,我想借助《論語》中的三句話做支架,變成校本理解分享給親愛的你。

新学期,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给学生、老师、家长的3句话!| 名家

第一句:博學於文,以學習者的姿態站立他人面前

我曾說,閱讀是教師必須的生活。今天也深感自己積累不夠不深。不閱讀,無以言。當然,並不意味著讀書就是語文教師的事情,也並不意味著是我們生活的全部。然而,閱讀那些經過歲月印證與淘洗的經典書籍文章,仍然是我們師生一起進步求索的普遍規律,而且應當成為我們終身的興趣。

先不說,我們的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領下走上勇猛精進的學習之路,這裡重點說說咱老師自己。教師是生活中鮮活的人,應該投身於創造生活的洪流中,把讀書與實踐放在一起進行印證與昇華。們將用一年的時間吸納,精讀《論語》,兼讀《詩經》,讀諸子百家精選等。同時,我們要傾吐,用課堂展示、實踐研學、小古文和詩詞大會、小課題研究等方式展示同學們的學習成果。

新学期,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给学生、老师、家长的3句话!| 名家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顏淵》)。“博學於文”的字面意思大家都懂,即作為君子,要在古代的文化典籍中廣泛學習。在我看來,關鍵在於一個“學”字。學是前提,怎麼學,這裡有個交代,我想,不僅從經典中廣泛學習,還要在“博”中賦予新解,博學於文,師生要帶著主動的熱情,讓有關《論語》帶出的一系列古代經典照耀自己,更要傾聽窗外聲音,走出書齋,帶著這些積累,到課堂中去發生學習。

說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把“博學於文、行己有恥”作為人生修煉的信條。在他看來,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踐行為學為人,關鍵知道自己還有不足,為此更要在經典“博學”中的“於學”。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他提倡讀書與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因為正是在這樣鮮活的體驗中,我們才能無論何時何地都永遠保有學習的興趣。

當前我感到,我們在自己日常工作中接觸社會面較窄,容易讓自己的視野侷限於校園裡,有時候因為教室裡個別學生打鬧、不聽話,甚至家長挑剔,學校要求高等當作巨大的壓力而失去內生動力。當教育教學效果達不到我們的預期時,恰恰是我們進一步學習的機會,切不可拿出你是老師的姿態“教訓”他們。這個時候,不妨想到孔子的“因材施教”,從衝突矛盾中跳出來,結合這一現象,從閱讀專業千年經典中想象孔子教育宰我,指導子路等策略,甚至結合今天兒童特點,哪怕用現代信息工具與他們互動。在今天這樣一個人工智能時代,學生是信息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從小就有過甚至比我們這些老師還要豐富的學習、生活的體驗。

如果我們把學生當做“書籍”潛心閱讀,這個時候,你就懷著探求的學習之心,也許就會去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尋找適應今天兒童成長的教育策略。這種“於學”,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在博學中琢磨,用研究的方式去思索自己教育教學和職業生涯中的真問題,思考一下你所面對的是現象還是現實,從而跳脫出個人的情緒,用研究的方式去面對和解決。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會讓我們收穫“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興奮。

1998年,當班主任的我,寫下“和學生一起成長”(曾1998年發表《人民教育》)的心得時的喜悅一直激勵著我。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鄭重地說,請記住,把學生當做你的“學習資源”,這本身就是一種“於文”獲得的“博學”終於你會覺得,所謂“博學於文”,就是在這樣廣博而豐富的“閱讀”中,無論你是學生還是教師,以學習者姿態站立他人面前,永遠保持學習的樂趣,並能以一種飽滿的狀態,去接納自己與他人成長中的不圓滿中,樂此不疲地尋找那個“大圓滿”。

第二句:溫故知新,承載著不滅的光源邁步向前

看著校園裡的玉蘭花已長出毛絨絨的花苞。今早,寂靜的校園一下子沸騰了起來。在百年老校厚重的底蘊滋潤下,校園一派勃勃生機。

說實話,自從學校語文主題教學和成志教育實踐分獲首屆和第二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後,我們反而變得更有壓力了。一直以來,無論什麼方式,清華附小一直不忘百年前成志學校的“發心”,百年立人的成志教育初心如磐。所獲得的影響力以及我們自覺的擔當與引領力確實有,甚至承擔了很多社會責任。尤其2019年,將有合作辦學中的附設幼兒園開園。這意味著什麼?幼小銜接和成志如何一貫培養對我們的挑戰更大了。但不管壓力多大,責任多大,還是那句話,選擇了清華就選擇了一生的責任。成志教育如何繼續在學生和老師身上“看得見”,我們還在深度和廣度研究實踐。無論社會如何關注我們,我們都居安思危。

把經驗交給前方。“變則通,通則久”,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這樣才不至於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措手不及。但變化的方式不是心血來潮,不是一味求“新”,而是要在“溫故”的基礎上,越未來,越本來——回到成志教育本身,用更為嚴謹的、研究的方式去探索學校發展過程中的真問題,解決這些真問題,在溫習中獲得新路徑!好比這個嶄新的領域——幼兒園的誕生……

新学期,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给学生、老师、家长的3句话!| 名家

學校的發展是這樣,個人亦然。成志少年在小學六年的成志教育中,照耀一生。教師呢,無論是入職不久的老師,還是教齡很長的教師,可能都有各自的茫然和困惑,或是感覺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的不公,或是處在適應期的焦慮,或是深受職業瓶頸期的倦怠所困,不一而足……我想說的是,你們的茫然、困惑、痛苦,我也有過,也許每個過來人都經歷過。但對教育這本厚重的大書而言,我們每一個教師都不敢稱自己有多麼全面和稱職。誰也不敢說“智者不惑”的話,要常懷著困惑,懷著探求的心,方可為學,方可為師啊。

現在,從社會到學校再到每一個個人,大家都處於一個變動不拘的現實環境之中。怎樣避免變革的動力被穩態運轉的舒適區消解,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我們的第一曲線尚未下行之際,開始啟動我們的第二曲線,從而讓學校和個人的發展呈現出一種可持續性的週期變化。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篇)。我們要從歷史、文化、過去的成長與發展中,尋找原點,和古今中外的智者共同探索自己的心靈,通過溫故來使自己的心靈獲得重新起航的力量。今年清華附小已經104歲了,怎樣從校史中尋找力量,為未來系統總結學校成立110年以及130年成志教育的育人經驗建立持久座標軸?每位教師不妨想想,如何保持自己從事教育職業的那份初心,如何讓自己曾經熱愛與熱衷研究的方向不曾轉彎;每一位同學不妨想一想,自己博學於文了嗎,溫故知新了嗎?怎樣全面發展,並把曾經的優勢和特長如何繼續發揚?要知道,那個“溫故”的原點既承載著我們的過去,也召喚我們走向未來,併成為我們師生內心裡不滅的光源……

第三句:修己以敬,從“小夢想”裡走出挺拔昂揚的自己

春節期間,北京終於下雪了,這個時候,就是清華園最靜寂的時候。平日裡熱氣騰騰的西大操場,卻有一個小身影,邁著大步,在跑道上奔跑——四年5班任桉成最帥的姿勢,我呈在手機的封面上。還有第27屆李成智杯獲得丁組冠軍的周奕宸。這個被譽為“國象高考”的國際象棋界的最高級比賽,竟然是才學過三年國際象棋的成志少年,併成為了今天開學典禮的升旗手。寒假代表中國參加世界體操比賽獲得一等獎的女子體操隊。當在200多支隊伍脫穎而出,當觀眾報以熱烈掌聲、歡呼尖叫的時候,當她們發出“成志教育,照耀一生”的呼喊的時候——我們知道,這是傳承“寧可輸在球上,絕不輸在精神上”的清華附小體育精神,這是“週期性、挑戰性”的成志課程中,讓意志與品質“看得見”。

新学期,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给学生、老师、家长的3句话!| 名家

這三個少年的故事,令人肅然起敬。也讓我想起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子路問孔子,什麼叫君子。孔子說:“修養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周圍的人們安樂。”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就算是堯舜還怕難於做到呢!(更何況一般人?)”在這則對話中,孔子用“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強調的是通過修身來實現“安人”“安百姓”等目的。這需要以志向為燈,才能不斷對自己砥礪打磨。儒家的修身需要恆心和毅力,因為儒家並不離群索居,他們要進入廣陌的紅塵,在各種各樣的誘惑中守住自己的城池,這需要更為強大的堅毅品格。

儒者的修身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現代的我們雖然強調“成志”,但不是要求每個人被揹負這樣宏偉的理想,你可以做出正確的,更為個性的選擇,我們可以叫追求“小夢想”,而這仍然是不過時的命題。即便做到這一點,也並非容易。今天開學典禮又開始了“我和21天有個約定”,就一個習慣,一件事情完成,21天裡能堅持下來,也是考驗,也是一種小小的“任重道遠”。

修己以敬,在這過程的修煉中,時時擁有反思甚至反省,就會有對生活、對學習,以及對事業保持敬重和敬畏之心。不管你是教師還是學生,你都有你的本分。好比教師如何反躬自省,本色做人、角色做事來固本培元?好比學生如何對自己的成長報以深深的敬畏,不斷進行自我反思與剖析,通過對於自我的改變與優化,去適應未來的社會。只有這樣,師生在一起的日子,才能成為彼此的生命歌唱與綻放。把自己的每一節課堂學習、每一個教育活動、每一個服務行為,都因了對於彼此的欣賞與尊重,沁入你生命的印記,形成長期的“小趨勢”,並打出你的品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往昔的日子已經過去,新學期就這樣來了。藉助2019清華附小年度主題,無論老師和同學,讓我們一起向這位萬世師表學習知識與做人,成就屬於你的志業,讓生命的意義,在這樣博學於文的姿態裡、溫故知新的方式裡、修己以敬的行走中澎湃、激盪,釋放出不被辜負的能量。

來源 |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轉載 | 校長派(ID:xiaozhangpai)

圖片 | 攝圖網、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發現京城校園之美”圖文徵集開始啦!一大波禮品等你來拿

鼓勵一下點“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