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缺乏專注力?學會這4個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心流體驗”

你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事情?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總是一會兒玩鉛筆,一會兒搗鼓橡皮,或者是一定要起來喝點水,再不就去上個廁所

;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也經常是三心二意,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很多家長為孩子的專注力而苦惱,甚至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改善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即便是成年人,也可能無法持續專注於工作,更不要說自控能力更弱的孩子了。

專注力的長久和年齡和心理息息相關。拋開年齡不提,從心理學上來講,與孩子所做事情的難度存在著一定的關係。如果任務難度非常大,容易讓孩子感覺沒有希望完成,從而無助並喪失信心。即便是難度偏大,也會讓孩子感覺焦慮、擔憂甚至恐懼。

而太過於簡單的事情,雖然能讓孩子放鬆,但時間長了也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從而產生厭倦。事實上,只有一些比孩子的實際能力稍高一些的挑戰,才會持續激發他的潛力,讓孩子體會到心流體驗,感受到做一件事情的樂趣和成就感,如此一來,孩子的專注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孩子學習缺乏專注力?學會這4個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心流體驗”

什麼是心流體驗?

心理學家齊克森·米哈里,將心流 (flow) 定義為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在這種感覺產生的同時,會伴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齊克森·米哈里通過觀察一些藝術家、騎手、攀巖者及作曲家,發現他們在從事工作的時候,幾乎是全神貫注的狀態,經常忘記對時間和周圍環境的感知。這源自於他們從忘我工作中所感受到的樂趣,這一過程被齊克森·米哈里認為是一種最佳的體驗。

就比如玩遊戲,任何的遊戲都一定會提供一定的難度給玩家,並常常伴有過關、打boss等設定來增強玩家的挑戰度。而這種通過感知到挑戰,通過自身的專注而達成挑戰的過程中,達到某種平衡,就會產生心流體驗。這也是我們有時候沉迷於遊戲的原因之一。

無論成人還是孩子,當處於心流體驗時,因為精力高度的集中,會感覺時間過得飛快

。可即便如此,當回頭想的時候,卻能回憶出豐富的細節和感受,正如我們漢語中的“快活”、“快樂”中都有一個“快”字,也正是對這種體驗的感受的一種體現,與“難過”相對。

心流這個詞彙,其實在佛教圈中早已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詞彙。在東方的精神實踐家門,在二千五百年的時間裡,曾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論來促成精神力及個人發展與自我提升。

孩子學習缺乏專注力?學會這4個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心流體驗”

心流體驗和專注力之間的關係

通過上面的敘述,我們不難發現,在心流體驗的過程中,體驗者的專注力都是高度集中的,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和周遭的環境。更重要的是,這種體驗帶給人的樂趣是無窮的。

這種沉浸和投入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來源,不同於感官滿足的容易適應,心理上的滿足將有持續性,讓人覺得越投入越有動力,越投入便越快樂。

明確了這一點,我們再回頭看:孩子為什麼在做作業或者是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是精力不集中、缺乏專注力,可當他看動畫片或者是做遊戲的時候,往往你去叫他,他都聽不見?這往往是因為孩子對某件事物興趣的缺失和沒能產生那種挑戰的慾望。

針對這一點,我們可以認為,如果孩子在學習、活動甚至遊戲之中有更多的心流體驗,他們會更多地感受到思維、創作過程本身的美,也會滋生出內在的興趣。

家長掌握了原因和方向,就可以逐步地培養出孩子對事物的興趣以及專注力。

如何幫助孩子獲得心流體驗

對於孩子來說,獲取心流體驗或許並不難。當他對一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很容易能夠沉浸其中。齊克森·米哈里在研究中發現,任務的挑戰難度和個人擁有的技能會影響心流的產生。唯有這兩者達到某個平衡點,就能夠激發出人投入的熱情,並感到高度的興奮和充實感。

比如當孩子拿到一個新的拼圖,當他拼出了從沒有拼出過的完整圖形,並興奮地讓你去“觀摩”成果的時候,他可能完全沒有注意到周邊的談話聲或電視聲音,而當目標最終達成的時候,他會興奮地歡呼雀躍。

孩子學習缺乏專注力?學會這4個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心流體驗”

針對這些,我們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來幫助孩子獲得這樣的體驗,從而達到鍛鍊和提高孩子專注力的目的。

1、 提升或降低任務的難度,增加孩子的興趣

萬丈高樓平地起,拿孩子的學習舉例:一個小學生,你拿高中的作業給他,他很可能完全看不懂,這就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怎麼能夠感到有興趣?相反,當你拿幼兒園的作業讓他做,或許他會因為太簡單而感受不到挑戰,而感覺無聊。

當然,以上都是極端的情況,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題並沒有如此大的差異,我們可以試著適當的降低或提升任務的難度,同時引導孩子發現其中的樂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對一件事情非常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更容易地沉浸其中。

2、 提升孩子的技能水平,使之符合孩子當前的程度

當任務比較複雜,或難以達成的時候,需要提升孩子的技能來使之符合孩子當前的程度。任何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提升的過程。更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拿孩子學習游泳為例,教練往往都會拆解動作,分別訓練孩子的手和腳,最後再整合在一起。就如同遊戲關卡一樣,每一關都是一個挑戰,但都符合孩子當前的程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提升,同時注意給孩子及時的反饋,當他更有信心完成的時候,也就越容易投入。

孩子學習缺乏專注力?學會這4個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心流體驗”

3、 給孩子不受打擾的時間和空間

很多家長習慣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端茶遞水送水果,還有些家長總是出於“好心”來打斷孩子正在投入的事情,這其實對孩子的專注力有很大影響,也讓孩子很難獲得一個心流體驗。

當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地寫作業,很可能只是一個善意的叫他“吃水果”,就完全打斷了他的思路,在注意力的來回切換中,在無形中讓孩子的精力被消耗,熱情也被減損。而這種狀態一旦形成了習慣,那是很難更改的。

所以當孩子投入做事情的時候,家長儘量不要打擾,最好給他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完成他的任務。

4、 不要吝惜讚美和鼓勵,增強孩子的獲得感與滿足感

很多時候,滿足感和成就感不僅僅來源於事情本身,還來自於外界的評價。對孩子來說,父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相應的父母的認同和肯定尤為重要。

當孩子完全投入其中完成了一項任務或目標,家長應該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來增強孩子這種獲得感與滿足感。而當孩子失敗或是困惑的時候,父母的一句鼓勵很可能就成為他最終完成任務的動力。

通過以上四點,我們能夠儘可能多地讓孩子獲得心流體驗,而在這一過程中,也培養了孩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對更多的事情產生更多的興趣和動力,從而讓自己專注其中,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