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控力差怎麼辦?3點建議幫你提升孩子自控力

自我控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既是必備能力,也是一生用不完的財富。而我們要做的,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授人以漁”,讓他們的自控力“更強”。——貓咪麻麻

缺乏自控力,是熊孩子產生的根源

你覺得,什麼樣的孩子是熊孩子?

一個3歲不到的小女孩坐在餐桌邊,自己不停地玩著手中的娃娃,而身邊的媽媽在非常耐心地給她餵飯。媽媽稍微催促一下,說再不吃就把娃娃拿走,她立刻把餐具一股腦扔在地上。

孩子自控力差怎麼辦?3點建議幫你提升孩子自控力

一個5歲的小男孩躺在超市的地上大哭大喊:“我就要小豬佩奇!我就要!你們趕快去給我買!”

一個6歲的男孩,在幼兒園總是動不動就出手打人。不僅打孩子,也打老師。

一個8歲的一年級學生,在課堂上總是坐不住,一會兒交頭接耳,一會兒打打鬧鬧。

上面說的這些孩子,在你眼裡,算熊孩子嗎?

孩子自控力差怎麼辦?3點建議幫你提升孩子自控力

其實這些孩子並不”熊“,他們只是缺乏 自控力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現就是:

(1)動不動就發火;

(2)動不動就動手。

前者主要是情緒控制不好的表現,後者主要是行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表現。

自控力,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米歇爾博士去她女兒所在的幼兒園進行了一個棉花糖實驗

他們邀請所有幼兒園的孩子,讓他們單獨進入一個小房間。在房間裡的桌子上放了一顆棉花糖。

他們給孩子兩種選擇:第一種是馬上就可以吃這顆棉花糖,但是這樣就只能吃一顆;第二種是15分鐘以後再吃這顆糖,能吃到兩顆。


孩子自控力差怎麼辦?3點建議幫你提升孩子自控力

結果發現:

三分之二的孩子等不了15分鐘,很多孩子不到3分鐘就把糖塞到了嘴巴里先吃了。

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等夠了15分鐘並最終得到了兩顆棉花糖。這些孩子在這15分鐘裡想盡一切的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不去注意到這個棉花糖的存在。

米歇爾博士繼續對這些孩子進行跟蹤調查,發現這一群孩子參加美國的SAT考試(相當於美國的高考)的時候,得到兩顆糖的孩子的平均分數比只吃到一顆糖的孩子的平均分數高出210分(SAT考試滿分為1600分)。

米歇爾博士得出結論:當一個人更能夠延遲滿足自己,他就有更好的自控力,也就能夠擁有更大的人生成就。


孩子自控力差怎麼辦?3點建議幫你提升孩子自控力

教好熊孩子,父母這樣學

對於那些天生比較缺乏自控力的孩子,難道我們就無能為力嗎?不,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做的還很多!

米歇爾博士當初還做了一系列的後續實驗,其中有一個是,給另外一個幼兒園的孩子們播放那些等待15分鐘的孩子的視頻,然後他們再讓這個幼兒園的孩子進行棉花糖實驗。

實驗發現,能夠堅持15分鐘的孩子的數量大大增加。所以,一個人的自控能力是可以後天習得的。這樣才能培養自控力


1、生活中有規矩,讓孩子明確界限

在教育孩子時,不要用太多規矩約束了孩子的探索行為,但是一些必需的規矩還是要有,比如對於零食、電子產品、作息時間的要求等。建立規則時一定要跟孩子商量和討論,由孩子自己說出來的規矩,他會更樂意去執行。

定下了規則,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語氣、情緒可以很溫和,但是態度和立場必須堅定。在適當的規矩中,孩子會慢慢由他律變為自律,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能超過多長時間,自控力得到發展。

當孩子做出專注、有自制力的行為時,家長可以給予鼓勵和讚美,可以更有效地發掘孩子的潛力,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

2、尊重孩子,允許適當放鬆

有研究表明,人的自控力是有限度的,大腦會在苦差事和尋找簡單的獎勵之間尋找平衡,所以如果讓人連續完成兩件事情,每件都需要很強的自控力,那麼第二件事往往做得更差。

所以與其在題海戰術中讓孩子耗盡對學習的興趣,不妨允許孩子自己安排時間,只要做好了應該要做好的事情,可以允許孩子適當放鬆,讓孩子享受到高自控、高效率帶來的甜頭。

3 、及時的提醒,讓孩子對自己的負責

關於自控力這件事,如果成人總覺得孩子還小,做什麼都可以被原諒,那孩子就很難形成自律的習慣。

想讓孩子一瞬間明白利害關係並不現實,家長不妨從給孩子一個溫柔堅定的提醒開始,讓他們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比如:

孩子看電視玩遊戲入迷,也可以提前十五分鐘提醒孩子一次,再過一會就要去做下一件事情了,如果不遵守約定,那麼明天就失去看電視、玩遊戲的機會了。

父母的語氣可以很溫柔,但態度卻需要堅定。當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控力也就不在話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