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差?巧用“面壁思过法”,帮助孩子迅速脱离不良情绪

我朋友最近问我一个问题,孩子发脾气到底应该要如何跟他沟通?他们家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仅脾气不好,而且发脾气的时候还爱乱扔东西。

慢慢的次数多了,我朋友的耐心没了,现在孩子只要一发脾气,他立马就会用很凶的语气跟他讲话,讲完以后看着孩子眼泪汪汪的样子,又觉得自己太过火了,可是孩子乱发脾气的这种状况他也吃不消,所以他现在很疑惑自己到底应该要怎么做才好呢?

“想要沟通又沟通不了,孩子又老是乱扔东西,面对这样子的情况,真不知道要如何去解决。”

不知道有没有家长和我朋友有过同样的经历?其实会出现上面孩子乱发脾气,乱扔东西的情况的原因,跟孩子的情绪粒度有关。

孩子脾气差?巧用“面壁思过法”,帮助孩子迅速脱离不良情绪


情绪粒度

情绪粒度其实是一个跟个人感受有关的东西,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子的感受,明明心里有很多想要说的话,可是真的让自己开口去说的时候,自己却不知道到底应该要说些什么,只能够,勉强的通过一些肢体上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很多人都会把这样子的情况当做是,自己的问题,但实际上这个情况的出现就是由于他的情绪颗粒不够,所以这才导致于他无法正确的去归纳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出自己当前的情绪状况。

  • 情绪颗粒又是什么?

实际上,情绪颗粒就是组成情绪粒度的一份子,人通过一些方式来构建属于自己的情绪体验或者是对此进行感受识别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感官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情绪粒度。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体现孩子情绪粒度的事情有很多,就比如说,看动画片的时候,他会因为动画片里面的角色而感到难过,这说明能够做出这样子的行为的孩子,实际上他是一个特别具有同情心和慈悲心的孩子,因为他拥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同时他能够切身的体会到动画片里面人物角色的感受,但是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发现一件事,孩子能够感受到难过和不开心,但是他很难把自己的感受和言语串联和表达出来。

为什么容易和孩子吵架?

曾经看过一个情侣吵架调节视频,视频里面的一对情侣存在出现一个问题,老是频繁吵架,等到心理咨询师介入时才发现,他们俩之间的相处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双方当遇到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往往女生情绪会变得非常不好,男生会去安慰他,这一点做的很好,但是问题在这个安慰上,男生在吵架哄人的时候,总是留着一种希望,认为女生可应该快点想办法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其实这种的期望是一种错误期望,会导致于双方之间的情绪越来越不好。

孩子脾气差?巧用“面壁思过法”,帮助孩子迅速脱离不良情绪

因为实际上人的情绪变化,就像一个坡度一样慢慢变化,除非有一些特别压抑的时候,会导致一些人的情绪可以瞬间的变化,所以在上面那个男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就是,他经常会认为自己的那些安慰是他做出了牺牲,是他的付出,而期望于女生可以改变她的态度,他的期望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他却忽略了情绪的变化规律。

而这种双方对于情绪规律理解的不同,也正是由于每个人对于自身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的不同所导致的,换句话说是由于每个人的情绪颗粒的不同导致于双方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出现了误差,这就导致于冲突不断出现,把上面的这个例子放在亲子教育里面也同样适用,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难以沟通,或者是孩子爱发脾气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情绪粒度不够强,或者是双方情绪粒度不同所导致的。

孩子脾气差?巧用“面壁思过法”,帮助孩子迅速脱离不良情绪


学会情绪的分解有助于增加对自身情绪的察觉能力

一般来说,懂得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分解的人,他们会因为足够的了解自己,足够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去尽可能给自己构造出一些能够让自己觉得舒服的场景,并且能够找到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的方法,特别是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他们懂得用一些合适的方法去发泄自己的情绪,所以拥有这样的能力的人,在面对很多事情或者状况的出现的时候,他们会用一种更加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会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冲突的出现。

而拥有这样子能力的人,就是情绪粒度高的人,这样子的人不仅会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同时,在生活上他们也能够去合理的排解自己的情绪。

父母们要如何帮助提高孩子的情绪粒度呢?

孩子脾气差?巧用“面壁思过法”,帮助孩子迅速脱离不良情绪

  • 首先,父母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去学会分辨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然,让孩子们体会处于不同角色下,对待事件而产生的不同情绪的感受,在孩子们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父母们所要做的事去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处于这种状况下处于这种情景下的这个角色的感受。

这样子的方式,不仅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而这种拉进可以有效的减少矛盾发生的几率,同时,可以教会孩子们去察觉自己的情绪,去发现自己的情绪。

  • 其次,结合“面壁思过”的方法,来让孩子们体会情绪的变化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受到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了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

在国外的很多亲子纪录片里面,咨询师时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面壁思过”的方法,他们通过给孩子们建造一块让他们情绪降下来的区域,并且减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眼神和肢体接触的方式来让孩子冷静下来。

孩子脾气差?巧用“面壁思过法”,帮助孩子迅速脱离不良情绪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更加的适用,很多父母遇到自家的孩子喜欢发脾气,甚至不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总是会跟孩子针锋相对。

这样子的做法其实并不适用于孩子,孩子真的需要的是一个情绪上的降级,而不是不能停的“情绪刺激”,这种情绪上降级的方式,则是给孩子们建立一个情绪冷静区,也就是俗称的面壁思过

并且这种方式的好处不只是面向于孩子一方,同时也是给父母的情绪找一个坡度来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绪互相降下来,互相变得冷静起来,到时候再去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子的效率才更高。

这个做法在我国是有历史渊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这个“壁”的意思很广泛,不一定是指墙壁。商朝开国时期有个著名的辅佐大臣叫做伊尹,在第三任君主去世之后,立了太甲为皇帝,但是太甲即位之后表现的很肆意妄为,于是伊乙就把太甲放逐到先帝的陵墓中去,但是没有再立皇帝。太甲在陵园中看到自己先祖努力奋斗治理国家的壁画后受到感染,改过自新,于是,伊尹就恢复太甲的帝位。

《易经》认为,在对孩子的教育上,适度的“小惩”即可“大戒”,以达到教育目的。


  • 最后,要建立面壁思过的规则

1、话术上:

“我知道,因为...的原因,你现在很生气,但是我不能接受你现在跟我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你先自己反省一下,等会再平静的跟我交流。”

先表示父母理解并接纳了孩子现在正在的情绪,又能从侧面警告他这样的情绪不适合与他人交流,这样的话语上也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

孩子脾气差?巧用“面壁思过法”,帮助孩子迅速脱离不良情绪

2、行为上:

父母要懂得给孩子建立一个情绪冷静区,懂得去建立面壁思过的规则。

父母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然后在那里放上一个椅子,当孩子因为一些事情而情绪波动很大,父母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去在情绪冷静区的椅子上坐着,在这期间父母不要给孩子任何的眼神和肢体接触。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争吵或者起冲突的时候,大多数时候双方的情绪都是处于一个不断接触,不断升级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就很需要一个可以隔开双方,能够让双方冷静下来的方式,来打破这种互相情绪刺激的状况。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调节专家所做的第1件事,就是先让吵架双方分开的原因。

刚开始实施这三步的时候,父母可能会觉得很困难,但是后面的时候,父母们其实就可以慢慢的从孩子的表现上发现这样子的方法确实有效,因为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减少接触来让孩子自己去察觉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控制情绪,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子的过程,自然而然,孩子慢慢的就会掌握控制自己情绪的那个关键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