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堅持這3個習慣比說教更管用

提起教育這個話題,家長總是忍不住感到頭疼。還沒到初中高中呢,幼兒園小學就已經走上了pk補習班的道路。抱著“別人孩子學的我的孩子也要有”的心態,結果就是終日奔波各種興趣班、培訓班的路上,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感到疲憊不堪。不禁反問自己:“這樣真的是教育嗎?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堅持這3個習慣比說教更管用

教育名家葉聖陶早就說過:教育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何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幼小階段最重要的議題,也是我們最能也最急需抓住的教育切入口。

那麼,什麼樣的行為習慣是幼升小階段家長最需要重視的呢?經過採訪數百名幼升小家長和老師,我們總結了3個最關鍵的行為習慣。只要堅持讓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家長少操一半的心,孩子的學習也會事半功倍。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堅持這3個習慣比說教更管用

1. 養成物歸原位的習慣

常常聽到老師或者家長抱怨孩子今天忘帶課本了,明天把筆又丟了,上學丟三落四,或是做事馬馬虎虎,玩具圖書經常丟了一地,作業本,書本皺巴巴的擠在一起,讓家長每天忙於收拾殘局······

其實這都是孩子沒有形成“物歸原位”的習慣造成的。如果孩子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就很難培養他的“規則意識”,那他的學習永遠需要依賴家長或者老師的督促。可依賴外界監督的學習是不能長久的。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堅持這3個習慣比說教更管用

那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物歸遠處”的規則呢?

家長可以從小事開始,比如每天睡覺前,讓孩子檢查一下書包裡的課本作業、學習用品都整理好了沒,書撕破了及時幫他們粘好。這樣時間長了,她就會自覺的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堅持這3個習慣比說教更管用

2.讓孩子學會自我時間管理

網絡上常見一些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爆笑視頻,在笑聲的背後都隱藏了家長的心酸。孩子做作業磨蹭,一坐就好幾個小時,不是要喝水,就是橡皮找不到了,一會再和媽媽說幾句閒話,做作業的時間一長再長,吃飯、玩耍、睡覺等活動都要受影響。結果拖拉到最後,還沒寫完作業,孩子哭啼啼鬧委屈,家長也著急發脾氣,如此的惡性循環只會讓孩子愈發牴觸寫作業這件事情。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堅持這3個習慣比說教更管用

所以讓孩子養成在規定時間完成規定事情的習慣至關重要。家長要和孩子可以提前約定好,先寫作業後玩耍,作業要在什麼時間內寫完。如果不按時完成作業,就縮短玩耍的時間,比如減少看動畫片的時長。這樣也可以督促孩子高效專注地完成作業,防止孩子養成拖延的壞習慣。這樣的約定一開始執行肯定會有一些困難,但堅持下去,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會從中受益良多。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堅持這3個習慣比說教更管用

3.讓孩子敢於表達,善於傾聽

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後,不敢在課堂上舉手發言,學習上遇到困難不敢向老師求助,甚至不敢主動認識新的好朋友,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後續的發展和學習。所以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養成敢於表達,善於傾聽的好習慣。

家長可以在生活中多給孩子提供表達的機會,比如去超市買東西時,可以鼓勵孩子向售貨員詢問貨品擺放的位置,讓孩子去收銀臺結賬,當孩子對身邊的事物好奇時鼓勵他們大膽問“為什麼”,引導孩子大膽表達時,不打斷他人的談話。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在生活中要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學會傾聽,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堅持這3個習慣比說教更管用

授“魚”不如授“漁”,掌握這3個學習習慣,孩子自己就會主動地學習。知識本身的灌溉式學習只是一時的,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幫助孩子終身學習的真正利器。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堅持這3個習慣比說教更管用

推薦:《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

一套書共12冊,12個成長主題,幫助2-5歲孩子孩子養成自理懂事的好習慣

,塑造健全的人格。通過小浣熊一家四口的生活,用榜樣的力量來引導孩子。

讓孩子富有愛心、更有勇氣,敢獨自睡覺,不抗拒洗澡、知道醫生不可怕,會讓自己很健康等。不用“硬碰硬”的對抗,也能讓寶寶乖乖聽話。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堅持這3個習慣比說教更管用

↓↓↓↓點擊圖片購買

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套裝12冊)兒童繪本故事寶寶情緒早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