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大家好,我是青墨,今天我們講講幾千年的帝相制度下的第一位丞相:李斯。

李斯是幾千年的帝相制度下的第一位丞相,如果說秦始皇為皇帝第一人,那麼李斯就應該是丞相第一人。秦朝無論是領地還是文化、社會等等方面的統一都離不開李斯。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進諫一統天下

秦始皇在位之初,享受著前世幾代人艱辛打拼的勞動果實。國家強盛,民殷國富,周邊的諸侯國對他也是竟讓三分,完全可和他的父親一樣當一個安穩的諸侯王。

且不說嬴政是否從繼位之初就下定決心統一天下,就算是有,那麼李斯的進諫也就成為他追逐自己夢想的導火線。

制定皇帝禮儀

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在統一之後初創的,根本沒有原型可仿照,所以這個時候的李斯就擔任起了為千古一帝制定禮節的重擔。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堅持郡縣制

李斯深知之所以會有春秋戰國的亂世,就是因為周王朝實行的分封制度,雖然之初有血緣關係捆綁,但是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繁衍,血緣早就已經淡化。

為了不讓秦朝重蹈覆轍,建議實行分封制,直接由朝廷派遣官員到地方任職,實行任期制度,不再世卿世祿,穩固了中央的高度權力集中。

車同軌,書同文

這一舉措也是李斯親自參與的。原本各個國家的人民成為了一家人,就應實行同樣的制度,這樣便於管理。

李斯以為:

卑賤是人生最大的恥辱,貧窮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長久處於卑賤的地位,貧窮的境地,反而譏諷富貴,厭惡祿利,以自託於無為來自我安慰和解脫,不過是無能而已,絕非士人應有的情懷。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趙高說動了胡亥以後,馬上開始第二步行動。他清楚地知道,奪權計劃的成功,必須取得丞相李斯的支持。如何說動李斯,趙高是久思深慮過的。

丞相李斯,是老資格的政治家和官僚,在當時的秦王朝政治中,是僅次於秦始皇的權勢人物。李斯的歷史,與秦帝國的歷史始終相隨。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從世俗的角度來講,李斯剛開始算是成功的,他生在亂世,出身一般,後來能位極人臣,確實不簡單,他務實的一面,在他的仕途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這話足以說明李斯是如何激勵自己的,他像一個朝聖者一樣將他自己悟出來的理念,銘記在心,並且一步步地向著他所向往的地方去了。他從小吏到被任命為郎,從郎到長史,到後來的廷尉,直到最後的丞相,走得可謂平步青雲。但是由於他自己走得太快,以至於收不住腳步,終為趙高所害,被誅於咸陽。《史記》中關於他父子抱頭痛哭那一節,讀來尤其令人神傷。在父子倆臨刑的時候,李斯對兒子說:“此時要想和你牽黃犬出東門也不可能了。”父子相抱痛哭,其情感傷,以至於斯!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作為秦相,就不能一味信老鼠哲學,搞得自己鼠目寸光了。何以言之,讓我們看看李斯做了些什麼短視的事情吧。

一是殺害他的同窗韓非。說起韓非,秦王是比較佩服的。對《孤憤))和《五蠹》這樣的文章,秦始皇的評價很高,說“太好了,如果我能見到此人,跟他交往,那真是死而無憾”。於是後來韓非到了秦國,關於滅六國的想法也可以說是韓非提的醒。只可惜韓非鋒芒太露,我們沒有見到他叱吒風雲,就已經被老同學李斯進讒言害死了。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以韓非之才,加上李斯的務實,相信倘若李斯有藺相如一般的包容心和大局觀,秦朝就不至於毀在宦官趙高手裡,而應該迅速強大,一統六國,歷史也當重新改寫。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二是建議焚書坑儒。傳統上認為,治理國家必須要講仁義道德,但歷史上慘絕人寰的“焚書坑儒”恰恰就是由李斯首先提出的,他寫了有名的《焚書議》,為秦始皇所接納,於是全國範圍內焚書活動大規模開展,把除Ⅸ秦記》以外的書籍全部燒掉,造成了漢朝早期的文化荒蕪。更為殘忍的是,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就因為李斯的餿主意,在秦始皇的一道命令下,全部被活埋在咸陽。這不能不說是李斯一生最缺乏遠見的行為。

後來,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李斯居然夥同趙高逼死公子扶蘇立胡亥為帝。結果好景不長,趙高作亂,幾乎將贏氏一家殺盡,李斯一家亦連坐而死。因聰明位極人臣,最後竟落得如此下場,為何?只是境界不高而已。李斯為官只講實惠,他信奉的政治經濟學境界太低了。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世人常嘲笑五代的馮道,說他不知廉恥,為了榮華不斷易主。也有人說他“厚德稽古,宏才偉量,雖朝代遷貿,人無間言,屹若巨山,不可轉也。”不管怎麼說,生逢亂世能活到這樣,那是相當厲害了。觀其一生,馮道要是跟李斯一樣,只是講老鼠哲學,怕是很難玩轉五代十國的政治。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天,我們看李斯的歷史,意義就在於他用其一生給我們上了一課:老鼠哲學,害人不淺。

斯人已去,後人鑑之。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李斯是一位譭譽參半的大秦丞相,位高權重,自視甚高,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是繼呂不韋之後的有一位偉大丞相,他協助秦始皇統天下立下了悍馬之勞。他在國家體制,司法文化,律治上及文字上獨樹一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他晚節不保,和亂臣賊子趙高,篡改始皇遺詔。殺死扶蘇,改立胡亥成為其一大汙點。否則他會成為向伊尹,周公旦那樣偉大人物。可以名垂千古,青史留名,可惜他被趙高車裂五馬分屍。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老鼠哲學註定天生狹隘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有的人能歷盡艱難終成就一番事業,而有的人半途而廢;有的人喜歡刺激的攀巖,而有的人喜歡安全的慢跑;有的人嚮往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有的人追求平實的婚姻;有的人選擇浪漫,而有的人選擇穩定。在人的一生中,除了機遇和才華,一直在左右我們命運的,是我們的性格。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開放的性格能讓人不管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中都能積極面對,不懈地努力,最終取得成功。不良的性格往往會在關鍵時刻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進而造成悲劇性的結局。

李斯作為秦朝丞相曾經大紅大紫、權傾一時,但最終他被腰斬於成陽街頭,全家老少都被殺害。李斯的一生是秦朝政治的真實寫照,也是他自身個性特徵的體現和結果。


以老鼠論據走上歷史舞臺,阻止了秦王廢賢才令而威名天下的李斯


李斯的悲劇結局,固然與當時的局勢有關,但與他的個性也不無關聯。他的老鼠哲學,註定了他性格上的缺陷、狹隘。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他可以除掉他的同學韓非,甚至不惜幫助趙高篡位,最終掉入了趙高的陷阱,落得身首異處的可悲下場。一個人的性格如同生命中的航標,指引著你前進的方向,決定了你的人生。開放自己的性格,讓成功的航行一帆風順,你將擁有無比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