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思:佛法前引之我

我们是从哪天开始知道自己的呢?很难记起来。会突然想到某个人或某件事。它是从外在的刺激与内在的“要”(或者叫反应、思维)配合时产生的。在很小的时候,有人会告诉你叫什么名字,有人会告诉你“拿”,有人会向你要手里的东西,当时的“我”就是一堆问号。

禅思:佛法前引之我

“我”是谁?

慢慢地,通过环境种种的切割自己,“我”的雏形产生了(切割出来的就是“我”吗?!)。通过满足,学会了取舍。小朋友是很好动的,在站都站不稳时就要跑。我们的“我”也是很不安稳,刚被切割出来,就跑到“的”上面去。在“的”的上面晃晃悠悠。而且,这一去不复返啊。短暂的一生,便为这个“的”忙碌着,深深地爱着它,为它不死不休。

在这里,我也跑快了。身体、世界也是存在的。它们是怎么回事!做个比喻。有一位富商(本自具足)出海经商,在一个大风(业)天被海浪(识)打沉了船(我的),漂到(同异)一个不知名的小岛(界)。他醒来后懵了(迷),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禅思:佛法前引之我

“我”和“我的”世界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到处乱跑,希望找到离开的方法。费了半天劲,发现根本没有离开的可能,而且也没有其他人,他就称王了。这座岛屿还是可以的,有火山(火,暖)、森林(暗)、悬崖高峰(地,坚)、溪流(水,润)。得生活啊,便开始建造房屋,储备食物,弄了个安全的小院子。其实安全是相对的,外面到处是毒蛇(贪)、虎狼(瞋)、当然也有能吃的山羊、飞鸟(痴),这些可以抓回来养着。过几天也就不忧愁了,认命了,也忘记了。

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来时的路,忘记了原来的一切。院子对面的山上,都是鲜艳的花。走近看,不是长在悬崖边,就是长在荆棘丛(危险下的美好)——因为“没有死”,“我”和“我的”世界诞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