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幾乎每次出門逛街或者吃飯的時候,總是會碰到耍無賴大哭的孩子,而旁邊的媽媽反應也會不一樣,有的媽媽會一個勁的勸說“你這樣很不好,這麼哭鬧會打擾到別人的。”,有的媽媽脾氣比較急,看到孩子哭個不停,就大吼一聲“不許哭!”,但是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反而哭的更厲害了。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其實經常會有父母跟我說,孩子特別情緒化,經常無理取鬧,動不動就發脾氣大哭,不知道怎麼處理,甚至會因為處理不當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其實很多情況下,都是我們不瞭解孩子的情緒所造成的。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哭泣的行為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因為不同的原因哭泣,下面列些父母容易忽略的情況:

1、 精神疲憊

3歲以內的孩子,對作息時間一般要求比較嚴格,如果因為一些新鮮、刺激的事情造成精神亢奮,該休息的時間休息不了,孩子就會煩躁,非常容易發脾氣,一點點的小事也會讓他想哭。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2、想要關注

有時孩子哭是因為他想讓父母關注他,陪他玩,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一直忽略孩子,孩子就可能會想哭,或者用哭聲來讓父母關注他。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3、 身體不舒服

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會有一些比較常見的身體痛,比如牙疼、腸絞痛等,他還不會描述,只知道自己不舒服,就用哭來表達這種感覺,如果父母觀察到孩子不是因為心理上的原因哭,就要排除下孩子是否哪裡不舒服了。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如果你發現孩子哭鬧的原因跟上述都不符合,那就是孩子

情緒管理方面有欠缺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理取鬧

所以,作為父母,不僅要重視孩子悲傷的情緒,還要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自我調控方法,帶孩子走出悲傷,使孩子重新變得開朗、快樂。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1、接納情緒,給情緒命名,定義情緒

告訴孩子,情緒並不是不好,它們是我們的組成部分,但是我們需要控制它們,而不是受它們控制。

而對情緒的管理,以給情緒命名開始:

讓孩子認識情緒,就像認識蘋果,桌子,鉛筆一樣,把一件東西和一個名詞對號入座。只有當孩子明白了哪種名詞代表哪種情緒,我們才能在後面的教育中教孩子控制情緒。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這裡羅列了一些典型的情緒名詞,幫助父母日常中幫孩子定義情緒。

喜悅——快樂、得意、興奮、高興、滿意、自豪、開心、激動、驚喜、得意、驕傲

愛——喜歡、激勵、關懷、同情、渴望、痴情、喜愛、迷戀、

恐懼——害怕、擔心、焦慮、窘迫、急躁、焦慮、憂鬱、恐慌、緊張、憂慮、驚恐、不安

困惑——驚訝、迷惘、茫然、迷惑、不知所措、

生氣——惱怒、憤怒、怨恨、煩惱、厭惡、嫉妒、沮喪、發牢騷、粗暴、急躁、厭煩、

悲傷——難過、悲觀、痛苦、絕望、失望、憂傷、傷心、絕望、不安全感、孤獨、不開心

羞愧——害羞、羞恥、內疚、尷尬、後悔、慚愧、遺憾、悔恨、自卑、沮喪

平靜——悠閒、自在、安寧、懶散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2、教孩子學會"釋放"

當孩子出現消極的情緒時,比如孩子難過的哭泣時,不要急著去問詢,抱抱孩子,他現在很傷心,需要的是你的溫柔安撫。

父母注意到孩子出現了消極情緒時,要教會孩子如何去傾訴,對象可以是父母、可以是玩偶、可以是家裡的小貓小狗。或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玩,陪孩子畫畫等。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3、告訴孩子一些關於感受的身體反應

當我們正經歷某種情緒的時候,身體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這也是應該讓孩子瞭解的常識。比如:

當人們害羞時,會臉紅;

當人們沮喪時,會垂頭喪氣;

當人們高興時,會笑容滿面、手舞足蹈等。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為了能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我們可以藉助繪本、照片、圖片,或在陪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讓孩子更方便、直觀地看到各種情緒反應。比如:

“小浣熊捨不得媽媽,傷心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蘇菲的玩具被妹妹弄壞了,蘇菲氣得臉都紅了!”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孩子可以學習不少英語知識,所以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用3個方法教孩子做情緒管理更有效

10冊不過是38.5元,平均下來一本也就是4元不到,不過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家長不妨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