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總不好?試試中醫調理!

睡眠障礙,是國人普遍存在的健康現象。何為睡眠障礙?實際上,入睡困難、多夢、淺睡眠、早醒、醒後倦怠等症狀,都屬於睡眠障礙。睡眠,是身體進行自我修復的一種方式,若經常有睡眠障礙症狀出現,不僅會影響學習、工作與生活,而且還有可能會誘發精神障礙或器質性疾病,危害人體健康。

那麼,經常睡不好該如何調理呢?

睡眠總不好?試試中醫調理!

睡眠總不好?嘗試中醫調理

1、入睡困難宜“滅火”

  中醫的火,可分為實火與虛火,實火多為外感六淫(風、寒、暑、溼、燥、火)所致,另外情緒波動、臟腑失調、中暑、飲食不當、缺少睡眠也會引發實火。實火體質的人,除了會有入睡困難症狀外,還會伴隨高熱、頭痛、口乾口渴、咽喉腫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症狀出現。而虛火則源於臟腑陰陽氣血虧損,該體質患者通常會有入睡困難的表現。

對待實火引起的入睡苦困難,應堅持“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對待虛火引起的入睡困難,則應滋陰清熱,忌吃辛辣燥熱食物,以免生熱助火、灼傷津液、加重病情。

2、淺睡眠應“補虛”

  睡眠淺有時或因體虛引起,憂思過度、年齡大、久病不愈等人群,由於耗血傷氣,身體最易體虛。體虛的人,通常會有少言懶語、疲勞乏力、頭暈心悸、食慾不振等表現。體虛的人,建議先補氣養血,改善氣血不足引起的症狀。

睡眠總不好?試試中醫調理!

3、多夢易醒宜“補腎益心”

  心腎兩虛的人,通常會有心悸、頭暈等症狀,表現在睡眠上,則為失眠健忘、多夢易醒,早上起來黑眼圈明顯。對待心腎兩虛引起的睡眠障礙,可採用食療法,如可熬製山藥荔枝粥、茅根赤豆粥等。

4、醒後倦怠應“除溼”

  儘管睡了很長時間,但醒來後卻依然疲勞困倦,這有可能是溼氣重引起的,溼氣重的人往往會有疲勞失眠、四肢沉重、大便黏膩、舌苔厚重等表現,治療上應以健脾、除溼為準。可以用荷葉、冬瓜、生苡仁等食材煲湯或熬粥,以祛溼健脾。

  睡眠好,身體才能好,當你經常睡眠不好的時候,不妨用中醫的方法去調理,逐漸打敗睡眠障礙,恢復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