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究竟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

文史砖家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宗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其最初的“导火索”无疑是阿拉伯帝国对“圣城”耶路撒冷的占领,以及对境内基督徒进行的奴役和迫害。为了夺回耶路撒冷,在1096-1291年间,西欧各国在教皇的号召下,曾先后发动九次针对伊斯兰国家的宗教性军事行动,史称“十字军东征”。



在此期间,西欧联军曾收复耶路撒冷,并在中东建立起数十个基督教国家,存续时间长达百余年。然而,在埃及苏丹萨拉丁等人的领导下,穆斯林世界对十字军展开反攻,最终再度攻陷耶路撒冷,并将中东所有的基督教国家悉数消灭。等到奥斯曼帝国兴起后,伊斯兰世界进一步扩大战果,并在1453年攻灭拜占庭帝国,使得基督教世界遭受重创。


然而,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并不满足于现状,吞并所有的异教徒国家,让安拉的荣光照耀整个欧洲,是他们矢志不渝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就在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不久,土耳其铁骑继续深入东欧、南欧作战,陆续占领巴尔干半岛、黑海、乌克兰、匈牙利等地,势头无人能挡。等到17世纪中期时,奥斯曼帝国的兵锋已经直抵维也纳城下,并期望能将其一举攻占。



当时的维也纳,不仅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都城,而且是仅次于罗马的天主教中心,一旦被穆斯林国家占领,对欧洲各国来讲无疑是灾难性的。毫不夸张的说,维也纳若沦陷,维系欧洲各国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意志将会土崩瓦解,用不了多久,整个欧罗巴大陆都将遭到土耳其人铁骑的践踏,而基督教文明也会因此泯灭。所以,维也纳无论如何也不能丢。


所以,当1683年7月底,17万装备精良的土耳其大军围攻只有1.3万名守军的维也纳时,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立刻行动起来,组建起一支以波兰骑兵为主,包括法国、奥地利、萨克森援军为辅的联军,并火速赶往维也纳。约翰三世来的恰逢其时,因为此时的维也纳已是弹尽粮绝、伤亡惨重,沦陷只在旦夕之间。9月11日凌晨,约翰三世率领的联军到达维也纳城下,随即对土耳其军队展开进攻。



约翰三世之前长期跟奥斯曼帝国交战,很熟悉他们的战术阵法,所以战事一开始,便摆出弧线阵法迎敌,由自己亲率波兰主力军组成右翼,奥地利将军洛林公爵和萨克森选帝侯扬·乔治率军组成左翼,其他国家的军队则组成中军。战事开打后,约翰三世率先从右翼进攻敌军,经过一番血战后成功地击退土耳其军队的攻势,随即下令左翼、中路军同时进攻敌军防守薄弱的右翼。


面对联军凌厉的攻势,土耳其军队在勉强支撑半天后,终于在下午开始崩溃,数道防线被撕破,许多军团被分割包围、悉数歼灭。眼见败局已定,主帅巴沙被迫在日暮时分做出撤军令,仓皇逃回国内。经此一战,奥斯曼帝国阵亡1.5万人、被俘5千余人,丢失大炮300余门,其他武器、粮草、牲畜难以计数。不仅如此,巴沙在逃回国内的途中连遭伏击,又接连伤亡数万兵马,损失可谓惨痛至极。



维也纳之战无疑是伊斯兰教世界、基督教世界各自命运的“分水岭”,自此之后,欧洲国家摆脱了对奥斯曼帝国的畏惧,并联手展开反攻。此后300余年间,英、法、德、美等大国不断崛起,并持续不断地在伊斯兰世界(西亚、北非、东南亚)进行渗透和控制,从而使基督教世界获得对伊斯兰世界的绝对优势。


反观伊斯兰世界,奥斯曼帝国不仅精锐尽失,再无力发动对欧洲的攻势,而且在此后数年间相继丢失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上大片土地,实力一落千丈。更糟糕的是,从18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开始遭受英、法、德、俄等国的侵略与瓜分,最终走向瓦解。由于奥斯曼帝国是伊斯兰世界的领导者,它的崩溃无疑也是穆斯林世界衰落的象征。



由于对上述现象不满,因此从二战结束以来,伊斯兰极端组织扎堆出现,并大肆鼓吹针对基督教世界的“圣战”,以求驱逐异教徒、重振伊斯兰世界的辉煌,其中便包括由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在拉登看来,选择在维也纳之战的纪念日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无疑是伊斯兰世界对基督教世界最完美的“复仇”,而这,也是“911事件”爆发的主要诱因。


史料来源:《1683维也纳之战》、《奥地利史:从史前到现代》、《列国志:奥地利》


文史砖家


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就是促进了西欧各国的崛起以及中东欧各国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热潮。

要知道在1863以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欧洲战场上的战役从来都是胜多负少的。因此西欧各国对于这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非常恐惧。


此战之后,奥斯曼帝国惨败,土军士兵战死了十余万人。随着这场战役的失败,他们彻底丧失了对欧洲腹地发起大规模进攻的能力。帝国原本被隐藏的内外困局,一下子暴露无遗。


此次大战,不但粉碎了土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确保了基督教文明对于自己核心区域的保护,避免了伊斯兰教在政治、军事和思想上的侵袭。


从此以后,西欧各国开始向强国大踏步迈进,并最终成为后几百年地球上最重要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