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國產“打”不過特斯拉?

去年的1月7日,特斯拉位於上海的工廠正式開工,今年的1月7日,上海特斯拉工廠生產的Model 3就正式交付給了消費者。什麼概念?僅僅用了1年時間,特斯拉就完成了建廠到交付的這個過程,再看一些國產造車“新勢力”,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國產“打”不過特斯拉?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而特斯拉在上海建廠,並且還是首家獨資車企,真的可以用前景無限來形容。而國產Model 3的價格,不僅影響著新能源車型,還影響著傳統燃油車。29萬的起售價並不便宜,可能對普通家庭而言,妥妥的一臺豪車,可對一線城市那些搖不到號的家庭而言,這個價格只是一輛凱美瑞外加牌照的價格,這麼一算是不是覺得Model 3還挺划算?

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國產“打”不過特斯拉?

坊間傳聞,現在國產Model 3的價格還考慮著老車主的感受,等到2021年,那時候的價格才是真正的“親情價”。如果價格再下跌,自主品牌將毫無優勢可言。事實上,現在的價格已經跟比亞迪唐EV600的價格差不太多,當售價在5萬區間之內,就會有車迷拿這兩款車做對比,比亞迪和特斯拉,結果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國產“打”不過特斯拉的主要原因!

以上只是我總結的“這麼多人”的觀點,至於我個人的想法,國產新能源並不一定比特斯拉差!

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國產“打”不過特斯拉?

新能源汽車畢竟仍在發展期,這個階段誰品牌響、品牌硬誰牛X。可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車企之間比拼的就是成本控制。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我認為國產新能源有一定優勢!

電動汽車的技術屏障就是電池,特斯拉自成一派,把6000多節電池塞進底盤裡去。再看比亞迪,今年推出了“刀片電池”,能量密度能提高50%。

在電池能量密度方面,其實特斯拉一直處於行業領先水平,但這種優勢是建立在電池材料上的,如果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也採用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真的不輸特斯拉,也就是說在電池方面,國產動力電池不輸特斯拉。

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國產“打”不過特斯拉?

除了電池,在續航、電耗、價格上,特斯拉統統不佔優勢,唯一有點優勢的,在於它的軟實力!

就說汽車的智能化,目前沒有哪家車企能跟特斯拉相比,主要原因就在於特斯拉用的是自己研發的操作系統。正因如此,特斯拉可以不斷開發智能化新功能,譬如被外國人實測多次的“無人駕駛”。其實我認為這個東西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國外好使到了中國真不一定好使,大家可以想想國內道路上的車流量,再加上各種奇形怪狀沒有車牌的電動車。所以說,想要真正的實現無人駕駛,還得再發展幾十年!

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國產“打”不過特斯拉?

結束語:特斯拉真正的優勢在於什麼?就是品牌!以一個常人的角度來看,大眾、豐田的技術肯定比不過奧迪、寶馬,而奧迪、寶馬的造車技術又不敵保時捷,在保時捷上面還有法拉利、勞斯萊斯等頂尖品牌,這裡面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就是品牌!如果僅對比產品本身,國產車真的不輸特斯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