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纏身的10萬噸航母,馬桶堵塞,全艦沖洗一次耗費40萬美元

疾病纏身的10萬噸航母,馬桶堵塞,全艦沖洗一次耗費40萬美元

“福特”級航母首艦“福特”號2019年3月17日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詹姆斯河的資料照。(美國海軍)

麻煩不斷、問題成堆的美國海軍的最新“吞金巨獸”福特級航母又出問題了,這次問題還不小,可以說影響到所有人。這次出的問題是艦上的廁所還有汙水排放系統經常突然堵塞。

這次問題是美國國會問責署(GAO)發現的。在其3月24日公開的報告中,羅列了相關細節。GAO分析家原本想要了解海軍造船計劃是否採取了充分的措施,以避免長期花費比預期高的維修費,可是卻意外地發現了馬桶的問題。

疾病纏身的10萬噸航母,馬桶堵塞,全艦沖洗一次耗費40萬美元

據美國《動力》網報道,由於整體系統的設計問題,如今維修人員不得不定期用酸性洗劑沖洗整個汙水系統。而每沖洗一次,就得耗費40萬美元(摺合約282萬人民幣)。

GAO的報告指出,美國國防部和海軍的開支計劃存在嚴重錯誤,3年來超支1300億美元,其中有458億美元用於維修“福特”號航母上的問題。他們共在福特級航母上發現了150個問題。報告同時還稱,就算砸下42億美元,也只能修正約30%的問題。

這不是福特號超級航母出的首個問題。事實上,這個美國海軍重金打造(耗費130億美元,最初預計是90億美元)打造的“昂貴玩具”,自開工建造以來問題就層出不窮,即使建造費用增加了近45%。

疾病纏身的10萬噸航母,馬桶堵塞,全艦沖洗一次耗費40萬美元

例如,福特號推進系統早在2017年4月就出現問題,到了2018年1月海試時,問題仍不斷出現。2018年5月推進系統出現更多問題,使得福特號被迫提前返港修理,美國海軍2019年3月透露,部分由於推進系統問題,它必須在船廠額外停留3個月,以進行維修。原本美國海軍認為,問題出在主推力軸承上,而在2018年3月的評估報告中指出,這要歸咎於GE的“加工誤差”。

最後,美國海軍終於修好了這個致命的問題,但隨後,搞笑的一幕出現了,那就是不知道這個責任算是誰的,應該由誰來支付這筆費用,究竟是由動力承包商GE負責,還是應該算是“製造瑕疵”,由造船廠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負責?這兩家公司為了這筆昂貴的維修費用誰該付費爭執不休。美國海軍擔心影響雙方談判協商,一度拒絕透露修理費用。

疾病纏身的10萬噸航母,馬桶堵塞,全艦沖洗一次耗費40萬美元

面對“百病纏身”的“福特”號,美國海軍愈來愈擔心。為了避免部門利益羈絆,能有更多問題被發現,美國海軍從國防工業圈外遴選專家,由民間和政府專家組成的獨特團隊,希望能靠他們的專業,能夠發現並解決複雜的系統問題,特別是複雜的電磁問題。

2019年6月,美國海軍部長斯賓塞先前向總統特朗普承諾,在航母恢復海試前,先進武器升降機就能安裝完成並使用,否則特朗普可以炒他魷魚。當時,“福特”號上有11臺電磁武器升降裝置,但是隻有兩臺武器升降機能用,這意味艦員無法迅速從艙內取得武器彈藥,為準備起飛的戰機補充軍火。

疾病纏身的10萬噸航母,馬桶堵塞,全艦沖洗一次耗費40萬美元

“福特”號之所以問題不斷,一方面是美國海軍是技術決定論者,痴迷於將最新技術用於新航母研製,除了造成技術問題不斷外,還使得造價持續上升;另一方面,美國造船業也沉淪了,除了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等少數幾個造船廠還在運行,並且能夠建造航母、核潛艇等軍用艦艇外,但是絕大多數民船已經轉移到了韓國、中國等別的國家建造。這使得沒有更多高素質熟練工人和造船技術,不僅是航母問題不斷,美國寄予厚望的下一代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也浮現了潛射導彈發射管有焊接不良的嚴重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