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吉利:過最難的一年,定最狠的KPI

2020的吉利:過最難的一年,定最狠的KPI

3月30日,吉利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175.HK,如下簡稱“吉利汽車”)召開了推遲一週的董事會。這場線上發佈會設有兩個會場,不同於杭州會場,在香港的高管都嚴嚴實實地戴上了口罩,直播畫面左上角標註著,“本會場已做防疫處理。”

這是逐步全球化的中國車企現在的寫照:在復工復產的同時,還要把控疫情風險。

2020年,可能成為本集團歷年來最艱難的一年。

2019年,吉利汽車銷量136萬,同比下滑9%,仍為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全年淨利潤為82.6億人民幣,同比下滑35%。在這背後,是國六排放規程提速、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大趨勢下,吉利汽車應市降價的結果。

業內普遍對2020年的中國車市感到悲觀,2%、5%甚至10%的下滑都有人預測。吉利卻試圖逆勢增長,將銷量目標定為141萬輛,同比增長3.6%。

新推六款車型在國內搶存量,中高端品牌赴歐洲佔增量,“不允許國際化探索失敗”的吉利汽車,將如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黑天鵝挑戰?

手握192億元的吉利汽車,需要既搶地盤,又要多儲糧,以便順利過冬。

國內市場拼刺刀,逆勢定目標

2020的吉利:過最難的一年,定最狠的KPI

車市跌跌不休。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2月,當月汽車產銷28.5萬輛和31.0萬輛,同比下降79.8%和79.1%。

去年7月,吉利汽車將全年目標銷量從151萬輛,下調為136萬輛。在2019年底,吉利實現銷售136.1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對出行一客表示,吉利銷量下滑和國五去庫存直接相關,此外合資車型的打折,也衝擊了吉利的市場份額。

2019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840.7萬輛,同比下降15.8%,佔乘用車總銷量的39.2%,回落至2014年的水平。值得留意的是,吉利汽車的市佔率卻從2018年的6.2%提升至6.5%。

逆勢增長背後有代價。吉利汽車全年收入達974.0億人民幣,同比下滑9%;淨利潤82.6億人民幣,同比下滑35%。企業毛利率由20.2%下滑至17.4%。

這意味著,吉利在售車輛給予了折扣。如中高端車型領克雖年銷12.8萬輛,同比上漲6%,淨利潤卻同比減少27%。

吉利汽車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回暖。淨利潤的降幅敞口從上半年的39%縮減至30%左右,最終實現全年同比下滑35%。這也與整個車市冷暖相符,2019年底中國車市曾有所回暖

2020年吉利試圖逆勢增長,將銷量目標定為141萬輛,同比增長3.6%。

吉利汽車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CEO安聰慧表示,基於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不調整上述銷售目標。

為此,吉利擬在今年推出六款全新車型,其中三款將在現有工廠生產,以便提升產能利用率。

今年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只有35.7%,對供應鏈複雜的車企而言,抗疫頗為不易。

據悉,吉利浙江省內331家供應商已全部復工生產;湖北省內共計150家供應商全部完成復工批覆。得益於此,吉利汽車在今年2月份的市佔率提升至7.5%。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告訴出行一客,雖然現階段經銷商可以消化原有庫存,但綜合考慮廠商恢復生產的節奏,部分車型將出現供給不足的情況。

據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執行董事李東輝透露,吉利手中訂單形勢不錯,還欠市場4萬多輛汽車。

海外出口承壓

2020的吉利:過最難的一年,定最狠的KPI

2019年,吉利汽車實現出口5.8萬輛,居中國乘用車品牌出口第2位,同比增長109%。

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東歐、中東、亞太、南美地區,如俄羅斯、白俄羅斯、沙特、菲律賓等。吉利汽車全球擁有近2000家銷售服務網點。

除了出口,吉利汽車還在全球多地建有設計院,從全球採購配件。同時,吉利汽車正籌劃與沃爾沃汽車集團整合雙邊業務,重組後還擬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上市。

“吉利在國際化、全球化道路上,不允許犯錯。”安聰慧曾對出行一客表示,成功的汽車公司必須走通全球化這條路,日系、韓系品牌經歷多次挫折後才進入海外市場。如今全球高速發展的階段,不會給吉利太多次機會。

安聰慧認為,吉利能做的就是充分準備。從一開始去發展中國家賣車,再到併購合作,瞭解不同市場習慣,針對不同細分市場制定不同戰術。

按照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王志樂教授的定義,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必須做到四個全球化——營收全球化、資產全球化、員工全球化、管理全球化。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按前三個指標排出了2019中國100大跨國公司榜單,其中吉利的得分僅次於聯想集團。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之下,給吉利汽車業帶來了影響。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院長姚洋表示,現在國外疫情持續惡化,全球消費下降,連帶著中國的進出口下降,美國、韓國和歐洲等是中國重要的中間產品進口地,這些國家的疫情惡化可能會對中國產業鏈造成再次的衝擊。

對此,姚洋建議,我們要加快推進國內產業鏈整體復工復產。同時,要加強國外疫情對中國產業鏈衝擊的評估,強化產業鏈整體復工的思路,發掘產業鏈配套完善的優勢,加大對重點產業環節復工復產的支持力度。

據吉利汽車方面透露,已經全面排查23個國家疫區177家供應商,各零部件由專人負責,評估風險等級,壓縮物流週期,安排後續訂單,動態管理海外風險。

安聰慧透露稱,部分二級、三級供應商受影響,但仍在可控範圍。此外,部分研發項目將從海外轉移回國,規避疫情影響。

吉利汽車試圖在2020年加速國際化戰略,吉利和沃爾沃的合資車型領克將在今年底前,藉助沃爾沃的市場渠道,打入歐洲市場。

吉利汽車為此造勢已久。2019年12月,領克車隊奪得WTCR房車世界盃車隊冠軍,這正是最典型的傳統汽車品牌上位的方式。

2020的吉利:過最難的一年,定最狠的KPI

▲ 領克奪得WTCR房車世界盃年度總冠軍,實現了中國汽車品牌在世界頂級大賽上的歷史性突破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林傑曾對出行一客直言,參與賽事是展現產品性能,打造名片的最好機會。

大筆儲糧,削減開支擬過冬

2020的吉利:過最難的一年,定最狠的KPI

吉利正努力儲糧過冬。

財報顯示,截至期末,吉利汽車賬面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高達192.8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2.57%。

“這使得我們面對疫情的挑戰有了充足的勇氣。”李東輝解釋,應對疫情的挑戰,最關鍵的是管控好投資和成本。

吉利將進一步在資本支出上擰毛巾。

李東輝補充稱,2019年工廠的工廠建設和研發等共計76億,預計2020年會降到68億。同時,擬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各個環節努力爭取10%或者以上費用的降低。同時,研發投入也會降低。

所幸,在併購沃爾沃後,吉利控股集團逐漸延伸出了自己的造車平臺,即BMA、CMA、SPA及PMA,覆蓋了從純電到燃油、從緊湊型到中大型車型的全面產品佈局需求。這些造車平臺,將促使吉利汽車在隨後推陳出新時,降低研發成本、提升產品適配能力。

“造車平臺”之說最早起源於大眾品牌,對於車企來說,平臺可以實現多個車型在同一生產線上快速製造,實現汽車零部件通用化,減少車型的生產週期和節省造車成本。

李東輝透露,預計2020年研發費用投入在45億人民幣左右。同時,將跟進分析投產車型,及時處理未達預期車型和技術。

安聰慧稱,自己對全年目標充滿信心,吉利到目前為止不裁員、不減薪、不延期支付薪酬,將通過組織變革,提升員工效能,並通過新項目佈局合理使用員工。(責編/楊佩謙)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財經》雜誌交通工業組創建,專注交通出行領域新聞,致力於探索出行、科技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