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差點讓整個亞洲成為明朝的殖民地

明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朝代之一,一個貧農打拼出的朝代,曾經讓整個東南亞都為之臣服,科技與軍事發展都是令人仰慕,更是擁有中國歷史上第一隻熱武器部隊神機營,無論是經濟軍事或是文化,曾經的明朝強盛時期都是最接近讓世界大同這一各個朝代君王都為之追求的終極理想,同時更是有著鄭和下西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但是為何明朝明明擁有這麼多優勢,卻仍然沒能同化其他國家成為中國的殖民地呢?

鄭和下西洋,差點讓整個亞洲成為明朝的殖民地

在明朝中期,因為明朝對於農耕的發展,讓明朝並不缺乏糧食產出,同時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帶領下,明朝進行了多次北伐,將曾經的前元朝殘黨追趕至極北,雖然因為地理因素讓明朝的軍隊無法繼續深入,但是看著元朝最後一任皇帝已經死去,明朝對於前朝殘黨的討伐徹底告終,明朝已經達成了朝中穩固,北方安定,南方穩態的良好局面,而國內因為經濟與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對於海外貿易的需求愈來愈大,同時因為儒家天下共同的思想,明朝也的確需要一個機會打開南方海域諸國的大門。

鄭和下西洋,差點讓整個亞洲成為明朝的殖民地

鄭和下西洋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只是看到了明朝希望通過這個機會炫耀國力或是追查前朝在逃者,於是認為鄭和下西洋只是個單方面的勞民傷財的舉動,但是這樣只看到了鄭和下西洋所表達的表面意義,而在更深層,鄭和的下西洋之旅,實則是對周圍各個國家進行的一次巨大的文化滲透,因為明朝並不像是西方等國家,喜歡直接用武力去進行侵略,明朝因為信仰儒家治國理念,希望通過和平的手段,改變其他國家的治國理念甚至是生活和文化習慣,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模式,來將其他國家慢慢的同化成天下大同的模式。

鄭和下西洋,差點讓整個亞洲成為明朝的殖民地

正是因為如此,雖然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遭遇過一些國家的敵意對待,也通過身後強大的明朝寶船艦隊將敵人的軍隊一舉殲滅,甚至可以說整個國家的命運都在明朝的控制之中,但是明朝沒有選擇通過武力讓那個國家徹底屈服,隨後成為自己的殖民地,反而通過勸說,讓國王去明朝的國都參觀,看到了明朝如此強盛之後再送上禮品,讓其他國家對明朝徹底臣服的同時充滿好感。

鄭和下西洋,差點讓整個亞洲成為明朝的殖民地

雖然明朝在對於海外外交的學問上有著超脫當時時代的先進理念,但是對於明朝進行文化侵入的手段來看,明顯明朝的人還是過於自信與自滿,明朝僅僅希望通過對於周圍國家的禮品中摻雜大量的明朝的文化書籍等方式,就能達到潛移默化改變一個國家生活與治國方式的目的,實在是過於不現實,例如明朝將烈女傳作為禮品之中必帶的項目傳播給各個國家,但是真正有心去進行細心品讀的終究只有琉球以及越南等國,其他國家只是貪圖明朝的絲綢瓷器等財物罷了。

鄭和下西洋,差點讓整個亞洲成為明朝的殖民地

對於琉球和越南的文化入侵,在後世可見其影響,琉球曾經是一個經濟相對落後的海島國家,在與明朝建立了朝貢的關係之後,明朝通過讓該國的王室子弟來到中國太學學習漢文化和利益,然後在賜給其國家36姓船戶專門用於文化往來交流,在之後的數百年中,琉球人對於漢文化的吸收效果喜人,同時中國的喜劇和烈女傳故事也在琉球廣為傳播,而之後琉球也一直恪守自己的藩屬國身份,無論是本國大事還是有國家計劃,都會稟報明朝,作為尊敬之意,同時對於朝鮮高麗和日本等國家也可以看到明朝對於海外文化同化的建樹。

鄭和下西洋,差點讓整個亞洲成為明朝的殖民地

但是終究,沒有將其化為殖民地的缺點暴露了出來,曾經西方各國的擴張方式都是徹底抹殺當地政府的自主性,隨後對當地資源進行徹底的掠奪,來達到通過其他國家壯大自己的目的,而明朝則是通過互贈禮品的形式,讓自己成為整個亞洲的文化帶頭人,雖然這樣的做法在今天來看十分的出色,但是互贈禮物的價格多半都是明朝送出的更加貴重,而這種不正常的貿易模式終究讓明朝的國力負擔不住,出現了經濟危機,最終導致了後面的國破人亡的悲劇。

鄭和下西洋,差點讓整個亞洲成為明朝的殖民地

明朝所希望的達到的理想局面就算到今天來看都是十分和諧美好甚至浪漫的,但是最終現實狠狠地讓中國上了一課,雖然最終,世界大同的夢想破滅,但是明朝為後人所帶來的文化財富,則是永存於世界之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