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好的爱情,是两个灵魂的门当户对,而不是看起来相似的两家门户当对!

这部《相思》是“中国唱诗班”系列的第二集,故事背景出自清代嘉定宝山文人毛大瀛写过的一本《戏鸥居词话》:六娘本名陈湘萍,为名门之女,自幼与近邻王初桐青梅竹马。后陈父母嫌王家贫,将六娘许给一富家纨绔子。自此王初桐发奋攻读,多次参加乡试,无奈屡试不中。后来清廷平小金川之乱,皇帝特开科招试,年四十八的王初桐一举中士,名列二等。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这是制作给小朋友看的古诗启蒙动画,故事情节很简单,我这个大朋友看了很多遍依然感动,《相思》的编剧调侃说:“他是一个缺乏罗曼和情怀的编剧,如何写一个关于爱情的剧本,真是难上加难。”我却觉得这故事不仅浪漫还让我心疼至极。


说它浪漫,雨中的爱情,像梦一样。一共10分钟的片子,就有5场雨,薄雾笼罩下不完的雨,本片采用倒叙的手法,用5场雨烘托男女主人公内心的变化。


第一场雨:像绵软的针一般

先说已经功成名就的王初桐,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一手撑着一把红油伞,另一手拿着他一眼就看中的红豆簪子,回忆就此拉开那个曾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姑娘,即使爱而不得,但是从没忘记,心里一直都有六娘的模样。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像绵软的针一般落下的雨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广东样式的红豆簪子


第二场雨:温柔细雨,情窦初开少年不识愁滋味

第一天,少年把手掌心的那颗红豆送给六娘,他说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真是诗意浪漫的小秀才啊!

第二天,六娘回给了他一大碗红豆汤,看见被先生打得红红的手心,心疼都写在了脸上。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这是王维诗里的红豆。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小秀才,你背的出吗?背不出打手心。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来,张嘴


第三场雨:轻风细雨

撑的那把伞依然是红纸伞,街头相遇,满心喜悦,脸上却不能表现出任何,那卖梨的叫卖声响彻耳旁,他们一定没有听见这是他们要分离的声音,不然后面真正要分离的时候怎会哭得那样肝肠寸断。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相遇又错过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心里的喜欢都藏在无言中


第四场雨:晴天霹雳,狂风暴雨

当得知六娘要嫁作他人妇的时候,王初桐如五雷轰顶,却无力改变,千言万语都化成了说不出口的呜咽,高高举起的手终是没有把门敲开,好想伸手去帮他把那扇门打开,俩人就这么隔着一扇门,扶着门哭得我心肝肺都疼。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高高举起的手终是没有把门敲开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好想伸手去帮他把那扇门打开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无声的眼泪,一声叹息!


第五场雨: 看着消失在雨中的背影,六娘成了别人的六娘,王初桐把对六娘的相思,都藏在了王维的这首《相思》里。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六娘成了别人的六娘,王初桐把对六娘的相思,都藏在了王维的这首《相思》里。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剪断的红线如六娘和王初桐的命运


在片中,“红豆”不仅仅是一颗红豆,来自制作团队林旭坚官微

红豆分三种:相思子(有剧毒),赤豆(无毒,可食用),海红豆(无毒,有药用价值)

  • A.开篇红豆簪子为"相思子",代表天各一方的相思之苦;
  • B.小秀才吃的红豆为"赤豆",代表天真浪漫,纯真无邪的少儿时;
  • C.破荚而出的红豆为"海红豆",其鲜红与光亮代表少女的倾国倾城。


王初桐和六娘的爱情及现实意义


旧时代人的爱情观,沿袭千百年的传统核心,“门当户对”有绝对的优先权,是权衡男女婚嫁合适与否的标准,六娘与王初桐的爱情也让位给了“门当户对”。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人家的六娘,我们的相思!


  • “门当户对”早在西周就衍生出三个具体标准,包括同姓不婚、贵(良)贱不婚和“五不娶”,目的都是便于让权力和资源始终掌控在既得利益者手中,形成稳定的社会统治结构。
  • 《现代汉语辞典》(第七版)将“门当户对”解释为“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相当,结亲最合适”,并无其他含义。


王初桐和六娘他们即使青梅竹马互有情意,但是他们俩都不敢跨越阶层的那一步,六娘违背不了“父母之命”,王初桐同样。六娘是名门之女,王初桐是穷秀才,说人话就是他们两家的家世背景、经济实力门不当户不对,“门当户对”是父母对儿女婚姻的判断,否则休妻成为常态,家庭纷争不断,最终会导致社会失序,这绝对不是统治者期望发生的。

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好的爱情,没有婚姻也是差了点什么,差的是什么呢?

六娘的父母一定是想给女儿找一门好亲事的,至少保她衣食无忧,让人扼腕叹息的是,毛大瀛《戏鸥居词话•王竹所寄怀六娘词》给的答案如下:

嘉定有六娘者,名湘,字采于,名家女也,归某生。某生狂荡无检,家产奁资,挥霍净尽,给六娘至勾栏迫之。六娘涕泗交横,号恸欲绝,假母以计污焉,遂堕入娼家。


六娘的父母对他们给女儿指的这一门当户对的婚姻,是否有悔?可能有吧!“门当户对”对我们现在来说,更多的是俩人的三观是否合拍,深层所代表的是原生家庭的家风、俩人的知识、阅历是否在一个频道上。


我们说旧时代相爱的男女很少私奔,为什么如今男女私奔的也不多?个人认为现在的父母大多都是很开明,不是那种冥顽不化的老古董,现在不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私奔没必要吧?再说了,就算私奔要玩消失,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掘地三尺也得给你找出来,不是更丢脸?


好的爱情,是两个灵魂的门当户对,而不是看起来相似的两家门户当对!


我们现在的人对待爱情,多不会将就,哪怕28岁母胎单身也遵从自己内心,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聪明的你一定会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