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和古代這個官職有關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非常注重修史的國家,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作者司馬遷為了完成修史的理想不惜忍辱偷生的故事,不證明千古流傳,更成為文史界的傳奇和楷模。

《史記》之後的兩千年裡,後世史官又修了包括「二十四史」在內的諸多煌煌鉅著,但是為什麼只有這第一部史書被稱為《史記》呢?我們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因為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通史,從上古三皇五帝一直寫到著史人所在的時代,在史學上的意義非凡,因為被後人稱為《史記》。

《史記》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和古代這個官職有關

這麼說有其道理,以《史記》的價值也當得起這樣的地位,不過這並不符合歷史真實。之所以稱《史記》,其實要從司馬遷修史時擔任的官職說起。

司馬遷生於西漢景帝年間,出身家庭可說是一個小官宦人家,他父親司馬談曾任太史令,這就是一個專門著史記史的官員,司馬遷日後也任職同樣的官,所以算是子承父業,更重要的是,寫一本通史,其實本就是司馬談的畢生志向。

《史記》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和古代這個官職有關

從小受父親影響

《史記》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其中最後一篇《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做的自傳,其中詳細講述了自家祖上即是周朝的史官,父親司馬談如何想繼承祖業,修纂通史的終生夙願,以及自己如何遵循父親的臨終囑託,如何歷盡千辛萬苦,忍辱負重,發憤著書,達成所願的過程。應該說《史記》的成書,當然盡是司馬遷的心血,但是在修史的起因和目的,以及前期蒐集大量的原始素材和重要的一些史論的定調,脫離不了司馬談的功勞。

司馬談擔任太史令達三十年之久,是司馬父子能夠學文識字修史的重要基礎。太史令是據說自夏朝就有的官職,主管起草皇家文書,管理典籍文獻,編寫史書,天文曆法,祭祀等眾多事務的官員。這應該是符合歷史發展的,因為文字最初就是因為宗教、占卜、祭祀等事務而產生的,最早能識字的人都是宗廟祭師和文書記事的官員。

《史記》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和古代這個官職有關

遍覽典藏文獻

太史令到秦漢時侯,地位逐漸下降,因為這時候總管宗廟禮儀的官職叫做「太常」,太常為九卿之首,地位崇高,太常下面再設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個職官,分別管理音樂、祝禱、祭祀、天文、占卜、醫療,分工越來越細,太史就只管天文曆法和撰史了。太史令俸祿是六百石,和郡縣的長官同級,按今天的級別,也就是個正處級官員。

《史記》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和古代這個官職有關

李陵事件受牽連

司馬遷大約在37歲時擔任太史令,41歲時正是動手創作《史記》,46歲時因為李陵事件下獄,受宮刑後復出,49歲時擔任中書令(皇帝近侍官,有實權,可類別為中央書記處書記),54歲時,《史記》終於完成。

終於說到正題,《史記》成書之後,如何被命名為《史記》呢?《史記》最先傳播的名字叫做《太史公書》,叫這個名又有兩種說法:一說司馬遷寫完全書後沒有名字,先拿給東方朔看,東方朔十分喜歡,就提筆寫了「太史公」三字;另一說則是《太史公自序》中有「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之句,可證明司馬遷自稱為《太史公書》。

《史記》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和古代這個官職有關

「太史公」究竟是太史令的另一種稱呼,還是太史令自稱或別人對太史令的尊稱?這又是一個考證的問題,本文就不展開說了。就以上《太史公書》名稱來歷的兩種說法,似乎後者更可理解,而前者則接近於傳說。

《太史公書》既無固定書名,又在幾百年內未能大範圍流傳(詳見《 》一文),所以後人說起《太史公書》,也有多種提法,其中班固在《漢書·藝文志》稱之為《太史公百三十篇》,但這個名稱太繁複,所以後來又簡化為《太史公記》、《太史公傳》、《太史記》、《太史公》等,之後則乾脆簡化為《史記》,學者考證《史記》之名最早出現於東漢末年及三國期間,這和《史記》能夠被朝廷解禁,在民間大範圍流傳的時期是基本相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