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對日戰爭——萬曆平倭援朝戰爭,拖垮明朝了嗎?

萬曆三大徵之朝鮮之役,也稱為萬曆平倭援朝,是明朝派兵擊退入侵朝鮮日軍的一次遠征作戰,它也是三大徵中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

這場戰爭深刻影響了今後數百年的東亞局勢,明軍的遠征在歷史上除了肯定其必要性之外,也普遍認為它給明朝造成很大負擔甚至是拖垮了明朝,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

明朝對日戰爭——萬曆平倭援朝戰爭,拖垮明朝了嗎?

數據不會說謊,先從財政上看看明朝為這場戰爭花了多少錢。

根據萬曆朝曾任戶科都給事中,時任工科給事中的王德完在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的奏疏裡說得很清楚:

如寧夏用兵甫數閱月,約費餉銀一百八十七萬八千餘兩;朝鮮用兵首尾七年,約費餉銀五百八十二萬二千餘兩,又地畝米豆援兵等餉約費銀二百餘萬兩;平播之師未及朞年,約費餉銀一百二十一萬六千餘兩,連川中湊辦共約二百萬三千餘兩。

朝鮮之役的軍費大約是5822000多兩,並且他還進行了補充,還要加上“地畝米豆援兵”等費用200多萬兩,這樣總數就是780多萬兩。

在萬曆三十年曹於忭的奏疏中,又確認了這一數字,“倭之役費餉銀七百八十餘萬”。

這780多萬兩白銀,對明朝是個什麼概念呢?確實是一筆鉅款。

根據萬曆五年的統計數字,明朝的財政收入是四百三十五萬兩白銀,結餘是八十五萬兩,此後歷年都比較平穩。

按照這個數字,這場仗一打,明朝得搭進去近兩年的全國財政收入,將近十年的財政結餘,這確實是一大筆錢。

明朝對日戰爭——萬曆平倭援朝戰爭,拖垮明朝了嗎?

不過,賬不是這麼算的。

明朝的財政到了嘉靖晚期已經比較惡化,長期的倭亂和吏治的腐敗使得財政空虛,海瑞《治安疏》裡說的“今賦役增常,萬方則效。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正是對當時社會的現實反映。

“嘉靖家家淨”的局面自從隆慶即位後開始得到扭轉,隨著與蒙古達成封貢協議,也就是“俺答封貢”以後,又隨著張居正改革的開始,大明王朝一口氣又緩了過來,邊疆的軍事支出大幅減少,又能從互市中得到收入,從隆慶五年起,明朝已經度過了財政危機,財務狀況開始轉好。

雖然隆慶皇帝沒熬太久,第二年就在過度放飛自我中駕鶴西去了,但張居正改革卻繼續推行,一直持續到了萬曆十年(1582年)他去世之後,這段時間也就是“隆萬中興”。

即使張居正改革被廢除,朝廷也繼續坐收紅利,萬曆十五年,巡按御史孫愈賢在奏疏中把封貢前後十幾年的數據做了比較,結論是光宣府和大同兩鎮就省下了1128萬多銀兩。

“北虜款市已十六年,取既款後十五年與未款前十五年較之,通計二鎮所省幾一千一百二十八萬有零。又城堡賴以修,邊地賴以墾,鹽法疏通,蓄積稱富,而生齒亦號蕃庶,款市之利,不既彰彰哉!”

明朝對日戰爭——萬曆平倭援朝戰爭,拖垮明朝了嗎?

萬曆時期的國庫有多少錢?

那麼萬曆時期明朝的國庫有多少存銀呢,兩個字:瘋漲。

隆慶六年(1572年)七月戶部的數據是:“銀共二百五十二萬五千六百一十六兩、金四百六十五兩、銅錢一千六百一十九萬九千四百八文。”

到了年底十二月的數據是:“太倉銀庫實在金四百六十五兩、銀四百三十八萬五千八百七十五兩有奇、銅錢一千六百四十萬六千四百有奇。”

明穆宗在當年五月駕崩,第二年就是萬曆元年,太倉庫的存銀在萬曆即位後繼續保持著增長勢頭,因為隆萬中興還在繼續。

但是,明朝後期最有錢的衙門還不是太倉庫,而是太僕寺。

太僕寺在明初只是掌管馬政資源,隨著明朝賦役折銀政策的實行,從明朝中期開始太僕寺的資源轉化成白銀成為財政收入,這筆錢從成化皇帝開始就成為了財政應急的選擇,到了嘉靖時期更加重要,從嘉靖開始,太僕寺的財政地位就逐漸超過了太倉庫。遭遇財政危機的嘉靖皇帝就先後122次從太僕寺常盈庫裡支取了642萬兩左右的白銀。

明朝對日戰爭——萬曆平倭援朝戰爭,拖垮明朝了嗎?

財政狀況逐步好轉後,根據《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十年太僕寺的存銀又超過了四百萬兩,同一時期太倉庫的存銀也不下四百萬兩,兩者相加有八九百萬之多,這還不包括其他的府庫,從嘉靖到萬曆初期,明朝財政的好轉是顯而易見的。


明朝的經濟壓力。

話說回來,就算府庫充盈,一場朝鮮之役消耗掉780多萬兩那也是吃不消的,相當於多年攢下的家底一下子被敗光了。

其實這裡有個誤區。萬曆平倭援朝之戰從萬曆二十年(1592年)開始,到萬曆二十七年宣告結束,時間跨度有七年,如果按照780萬兩白銀的數據來計算,平攤到每一年就是111萬兩左右。

嗯,每年111萬多兩白銀,這看上去也不少啊,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從開戰到日軍撤回本土,七年的時間裡並不是都在作戰,也並沒有常駐大軍在朝鮮,真正大規模作戰的時間段是兩個,加起來不到兩年。

一是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李如松率軍入朝收復平壤,在碧蹄館之戰後收兵回撤,只留下查大受率少量兵馬留守林津江北岸。這次明朝派出的兵力前後總共是四萬餘人,規模並不算太大。隨後李如松在1593年8月就帶走了三萬多人撤出朝鮮,留駐的只有數千人,明軍遠征的時間是從十二月到八月共9個多月。

二是過了四年之後,和談破裂,豐臣秀吉再次侵朝,明朝出兵平倭。這次動員的兵力比較多,前後數次增兵總計有十一萬多人,但戰爭持續的時間也不長,從1597年初持續到年底,一共一年不到的時間。

明朝對日戰爭——萬曆平倭援朝戰爭,拖垮明朝了嗎?

也就是說,朝鮮之役帶給明朝實質上的經濟壓力,加起來是兩年左右的時間,並且這兩次之間有近四年的間隔。在這前後七年多的時間裡,戰爭並沒有影響到明朝本土的收入,該收的錢還是照收,即使一次軍事開支比較大,也可以動用府庫的存銀來支持,還不至於讓大明帝國傷筋動骨。

還有一方面,朝鮮之役明朝固然招募了許多士兵,但更多的是調動國內原來的軍事力量,比如遼東的騎兵、劉綎的川兵、陳璘的水師等等,這部分基礎的軍隊,本身就是常備軍事力量,即使不打仗也是要耗費糧餉的。

明軍平時的軍餉,以隆慶六年兵部尚書、宣大山西總督王崇古的奏疏來舉例:

“大同原募補軍已減五千名,可以省年例主餉五萬五千兩,餘銀照舊解發戶部”。

王崇古的意思是俺答封貢後邊境太平,大同鎮裁軍5000名,省下了55000兩銀子的軍餉,由此可以推算大同邊軍的軍餉是平均每人每年11兩白銀。

不管有沒有朝鮮之役,常備軍的這部分基礎軍餉開支顯然是省不了的。

明朝對日戰爭——萬曆平倭援朝戰爭,拖垮明朝了嗎?

萬曆時期的財政,還可以從上文說過的太僕寺常盈庫的支出來加以觀察。明神宗朱翊鈞執政時間最長,在位48年,他支取的常盈庫次數和數目也是最大的,總計有194次,數目達到了2171萬多兩。

支出大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萬曆朝戰爭多發,二是太僕寺承擔了許多原本其他部門該負責的支出,在財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但從反面來考慮,支出大也說明收入大,如果太僕寺常年入不敷出,可能撐不到三大徵結束就被支取光了,太僕寺能承擔如此龐大的支出,也是當時明朝財政狀況的一個反映。

從軍事上來看,明軍的實力也沒有因為朝鮮之役而受到嚴重削弱。

大家津津樂道的名將李如松,第一次入朝作戰後就出任遼東總兵,萬曆二十六年在任上和蒙古作戰中陣亡,與朝鮮之役顯然扯不上什麼關係。

至於現在還有李如松之死是文官出賣的陰謀論,真假這裡不予置評,只說一點,李如松陣亡時是50歲,薩爾滸之戰要再過20年,如果李如松活到那個時候也已經是70高齡。

或許70歲的李如松還有能力指揮作戰,但20年過去,即使當年的青壯年也已年近花甲或古稀之年,當年的士兵必定早已更替,一兩代人的交接已經完成。

軍隊需要新鮮血液,指望著在朝鮮之役戰損的士兵去完成薩爾滸之戰是不現實的,何況許多人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還是個未知數,名頭很響的遼東鐵騎在明末人數也一直不少,吳三桂與李自成大戰山海關時手下還有好幾萬,他們在與後金作戰中也並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戰績。

薩爾滸之敗,明軍戰鬥力仍在,主要是敗在努爾哈赤比日軍更加精明,更有章法的戰略戰術之下,楊鎬曾經在朝鮮出任明軍經理,杜松、劉綎、李如柏也都是宿將,劉綎、李如柏都參加了朝鮮之役,這些也改變不了薩爾滸失敗的結局。

明朝對日戰爭——萬曆平倭援朝戰爭,拖垮明朝了嗎?

萬曆朝鮮之役並沒有拖垮明朝。

從以上來看,萬曆朝鮮之役拖垮明朝的觀點是有失偏頗的,它大致來源於萬曆由於國本之爭與群臣的對立,以及朝中許多官員對出兵援助朝鮮的反對。

但實際上,這場仗是不得不打的,日本侵佔朝鮮,背後是它挑戰東亞傳統秩序的野心,最終的目的不是朝鮮而是明朝,這是對大明帝國天朝地位的挑釁,也是對中國傳統宗藩體系的破壞,即使不從道義上考慮,出兵朝鮮也是為了明朝自己的利益,任由日本佔領朝鮮進而擴張到東北,明朝和日本也早晚必有一戰。

真正拖垮明朝的,還是萬曆末期開始遼東局勢的崩壞,以及隨後國內遍地而起的農民軍。明朝與後金作戰,據不完全統計消耗的軍費就達到了六千多萬兩,就這就已經是三大徵軍費總和的數倍。

明朝對日戰爭——萬曆平倭援朝戰爭,拖垮明朝了嗎?

如果光是在遼東開戰,明朝砸鍋賣鐵縫縫補補或許還能再撐一段時間,更要命的是關內蜂起的農民軍,他們對明朝經濟的破壞是致命的,相當於掐斷了財政收入的很大來源,並且明朝還要花費巨資來平定,就算趕走了農民軍,地區上的人口、生產遭受的破壞也不是短期能恢復的。

一邊是關外戰爭的開支,一邊關內也由於農民軍的破壞導致民生凋敝,稅收大幅下降,同時還要派出軍隊鎮壓農民軍,最終逼死崇禎的也不是皇太極而是李自成。政治制度上的缺陷、雙線作戰的內憂外患再加上一部分天災原因,最終把明朝給徹底拖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