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管教孩子才最合適?不必大聲說教,只需做孩子忠實的聽眾

現在,能耐心聽孩子講話的父母似乎越來越少了。常常看到這種情況,在當孩子靠近大人時,有些人只是隨便應付一下,然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而作為孩子的父母,則只顧看著報紙或電視隨聲附和地聊上幾句,很少看到父母面對面地耐心聽孩子說話的情景。

怎麼管教孩子才最合適?不必大聲說教,只需做孩子忠實的聽眾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常常聽到父母嘆息說:孩子有什麼話也不跟我說,我說什麼孩子也不入耳。孩子也抱怨說:爸爸媽媽什麼事也不給我們講明白。他們光說自己想說的話,可我的想法,他們都不聽。這種令人擔憂的狀況在不斷蔓延之中。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身上的例子,經歷過孩子的離家出走後深有感慨地說:我不該總是去打斷她的話頭,不管她如何滔滔不絕。這樣當她長成十幾歲大姑娘時,有事就會和我商量了。

她給我說,他的孩子這樣跟她說的:媽媽,請您耐心地聽聽我所提出的問題。只有您肯聽我講,我才能向您學習去聽別人講。聰明的人一定能夠聽得出,這番話是隱藏著委屈和挫折的。

怎麼管教孩子才最合適?不必大聲說教,只需做孩子忠實的聽眾

很多人認為小孩子講的話都是無稽之談。然而,如果現在能聽取孩子所關心的事,將來他也能分擔父母所操心的事。

傾聽是表示關懷的一種方式,可以使親子間形成良好的關係,並建立友誼。在家庭教育中,學會傾聽孩子講話是交流的基本要求。

怎麼管教孩子才最合適?不必大聲說教,只需做孩子忠實的聽眾

尊重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能夠創造更多與孩子交流的機會。

如何傾聽孩子說話呢?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1、做出聽的姿勢。一定要與孩子平視,不可居高臨下,身體要稍稍向前傾,這是表示有興趣的姿勢。不要製造“牆壁”,如用手捂著嘴巴,兩手抱著胳膊,或翻看著書,這些舉動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障礙。

要正視著說話的孩子,用眼睛“聽”,很自然地用眼睛來表達你的興趣和愉悅。

怎麼管教孩子才最合適?不必大聲說教,只需做孩子忠實的聽眾

2、表現出聽的興趣。講話中最令孩子掃興的是聽到父母說:“我早就知道了”。我們這樣對孩子,也是缺少尊重。孩子才說兩句,大人就不耐煩了:“知道了,早知道了,別煩我!”,“該幹嘛幹嘛去吧,不要說這些不切實際的話”。於是,孩子十分掃興。父母關心孩子,不應只是關心他的冷暖、吃住,還要關心他感興趣的事。對孩子關心的話題產生了興趣,你同孩子談話的興趣便也具備了。

怎麼管教孩子才最合適?不必大聲說教,只需做孩子忠實的聽眾

3、將你專注傾聽的態度傳達給孩子。送給孩子最好的讚美,是讓孩子知道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你都認真聽到了。比如,你可以簡單地讚美他幾句,說:太好了!真是這樣嗎?我跟你想的一樣。你的想法太好了,繼續說!我簡直不敢相信!你太聰明瞭等等。這些話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誠意。

怎麼管教孩子才最合適?不必大聲說教,只需做孩子忠實的聽眾

4、用表情變化來傳達你的興趣。家長的表情是孩子對其態度的最直觀反映,比如“”保持微笑,並常常做岀吃驚的樣子。孩子最愛看到父母吃驚的表情,用大人的話是“大驚小怪”,他們希望看到大人對自己所說的事情表示出吃驚的表情。能把大人嚇住,說明自己很有本事。

怎麼管教孩子才最合適?不必大聲說教,只需做孩子忠實的聽眾

學會傾聽是瞭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應該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父母有必要定期抽出專門時間來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視,孩子對你的信任感會越來越深,就一定會向你袒露他的內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