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查每組數據,又一家房企選擇控速,我們看到了背後的深層次變化

核查每組數據,又一家房企選擇控速,我們看到了背後的深層次變化

【這是雪貝財經的第159篇原創文章】



善於拿地、敢於擴張是房企滿足雄心的唯一路徑,但並不是從弱變強的充分必要條件。


因為即便所有的市場洞察、戰略制定、組織建設都對,而一旦踩錯信用節奏,槓桿過重,才會發現體量上的增長只不過是一場虛胖。


最近這些年,規模上能完成跨越式發展,銷售與利潤保持同步擴張,但同時在負債端上有著剛性控制,不讓其失速的房企,陽光城算是一家。


2019年是陽光城首次突破2000億關口的一年,實現銷售額2110億元。


自2013年開始至今,這家房企銷售額的CAGR(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50%,並且2015年才剛剛超過300億元,近五年的銷售規模增長了600%。


顯然,其在2015年後的體量擴張明顯,歸母淨利潤更是實現了十年十倍的驚人漲幅。


能夠在去槓桿的週期下,拿到這樣的成績,戰略上的判斷與執行力缺一不可。


絕對值的提高有時候靠得是行業紅利,而行業內的相對排名更有說服力。陽光城的銷售排名也從四年前的28位躍升至第13位。



“要實現規模、利潤和財務指標都近乎完美,其實是很難兼顧的,我們只能儘量平衡發展。”


2019年的業績發佈會上,陽光城對過去的成績,沒有誇大和自得。


報告期內,陽光城完成銷售額2110億元,同比增長30%,權益銷售金額1351.43億元,同比增長14.21%;實現營業收入610.5億元,歸母淨利潤40.2億,同比增長33%


淨利率為7.08%,如果管理層繼續提升管理效益,降低三費比率,淨利率有望進一步提高。核心盈利能力指標上。加權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8.9%,同比提高了2.6個百分點。


規模和利潤,從增速上來看確實出彩,賺錢質量也同樣在回升。


核查每組數據,又一家房企選擇控速,我們看到了背後的深層次變化


“根據我做地產的這麼多年經驗,增加1000萬元的利潤很難,但損失一個億的成本很容易,一個決策失誤就損失掉了。”陽光城執行董事長兼總裁朱榮斌表示。


增加千萬利潤,難在降低成本端兩個大頭,利率和地價,損失容易則是拿了高價地和貴的錢,銷售不景氣。


所以,2020年,陽光城提出了2000億+的目標。


保持基本盤不動搖,避免負增長;同時,通過經營管理上的精益化,謀求“+”的不確定性增長。


同時又在做利潤上的預期管理:現實一點,不要期待太高的利潤,還是想想怎麼保證預期中的、不太高的利潤。



2019H1財報披露的時候,我們已經總結過陽光城的去槓桿打法:


一方面降低融資成本、穩住有息負債總量不擴張;另一方面則是提高銷售回款能力,加快結算,這也是目前增加淨資產的優選途徑。


用年報與此對照的話,陽光城基本都做到了。


有息負債的總量是1123.2億元,近三年均保持規模相當,其中短期有息債務規模335.4億元,佔有息負債比例較去年年末下降12.94個百分點至29.8%。


核查每組數據,又一家房企選擇控速,我們看到了背後的深層次變化


融資端上的價格沒有實現大幅降低,平均融資成本7.71%,但比2018年年末下降了23個基點,至少是個中性偏樂觀的信號。


雖然公司近七年的資產負債率都沒有低於80%,但財務槓桿並沒有繼續放大,2019年全年的資產負債率為83.4%,刷新四年最低。


隨著銷售回款帶來的業績釋放,以及優質土儲增加,淨負債率創了五年新低,降至138.2%,較2018年底下降了44%,而就在五年前,該指標曾一度攀升至450%。


實際上,降低融資成本,也在於降低非銀渠道的融資規模。


由於債券、信託等非銀融資渠道的成本歷來高於銀行,陽光城在2019年將非銀融資佔比下降24.9%,較2019年H1的31%繼續下降,較2018年末降了27.5%。


經過一年的財務槓桿與負債結構優化,陽光城首次獲得了AAA級別的境內主體評級。信用評級的提升,對於降低2020年的融資成本,效果有如央行的定向QE。



對於專業投資人而言,研究並選擇標的之後,任何一筆建倉,首先要實現的是增厚安全墊。


面對不確定性增加的2020年,房企穿越週期的安全墊首先就來自於貨幣資金,這決定了還債能力與土儲質量。


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上,陽光城的淨增加額同比增加1318%,期末賬面貨幣資金419.78億元,全額覆蓋335.49億元的短期有息負債,長短期債務比由1.34提高至2.35,現金狀況持續改善。

財報上給出的原因是主要系本期投資淨流出減少所致,這反映了陽光城改變了以往的拿地策略。


核查每組數據,又一家房企選擇控速,我們看到了背後的深層次變化


減少的原因在於:新增了大量

舊改項目,切入投資回報率較高的舊改賽道,是陽光城打開利潤增長點的一次新嘗試。


期末共擁有土地儲備4101.2萬方,總體權益比67.9%,平均土地成本4356元每平米,僅僅相當於2019年銷售均價的35.4%;從貨值口徑來看,一二線佔比72.6%,


在可售貨值方面,2020年能達到3200億,按60%去化率計算的話,能夠保障2000億的基本盤不動搖。


既然財務與土儲都在較高的安全邊際內,未來的戰略又指向哪裡?


年報上首次提出了:檢討過去僅埋頭生產經營的不足,要對資本運作給予足夠重視。


因此,陽光城規劃出了兩個方向:在資本運作和生產經營兩個方向上齊頭並進。


有意思的是,資本運作排在了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