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肉乾的製作方法彙總,建議收藏

1、豬肉乾

各種肉乾的製作方法彙總,建議收藏

01

五香豬肉乾

配方(以豬肉為基數,其他輔料分別為其質量的比例計算)為鮮豬後腿肉100%、味精0.5%、乙基麥芽酚0.03%、異抗壞血酸鈉0.01%、甘草粉0.02%、蜂蜜0.5%、三聚磷酸鈉0.03%、醬油6%、白糖19%、果葡糖漿18%、食鹽3.2%、五香粉0.4%。

工藝流程:凍豬後腿肉驗收一解凍一分割(肉塊分級)一嫩化一煮制一劈肉或切丁一拌料醃製—炒制一上披一烘乾和微波真空乾燥一冷卻一包裝—成品。

設備:劈肉機、解凍室、夾層鍋、拌料機、製冰機、紅外線乾燥箱、水分快速測定儀、微波殺菌機、冷庫等。

操作要點

1.原料驗收

選擇來自非疫區的經獸醫衛檢合格的新鮮(凍)肉作為原料,最好購進符合出口條件的屠宰加工廠生產的原料。原料的感觀檢驗項目主要有色澤、粘度、彈性、氣味,具體參照《原料肉的收購分割操作規程》的相關要求。原料不僅外在質量符合要求,而且內在的微生物含量也要符合要求,因為微生物含量是很重要的質量指標,是影響肉製品品質的關鍵因素,一定要嚴把此關口。

2.解凍

將凍豬肉去薄膜放入解凍水池流水解凍,流動水必須由水池底部進入,由水池上面缺口流出,水池下邊閥門和上方流水口要保持少量的水流出(在夏季溫度條件下,流動水溫度保持在10℃以下解凍)。冬季(氣溫<20℃):在室溫條件下解凍,解凍時間控制在12-20h。

夏季(氣溫>20℃):在空調(15℃以下)條件下解凍;必要時調整或縮短解凍時間。

3.分割(肉塊分級)

分割時將肉塊的碎骨、大塊的油筋、膜等割淨,切面保持平坦,不可凹凸不平,減少煮熟後劈肉產生碎(小)片。大塊肉厚度不得超過30cm,重量不得超過4kg。肉塊長度要求:大塊肉按纖維縱向切割成22-28 cm長度塊狀。分割時按不同肉塊、肉質硬度、大小(按不同的煮制時間分大、中、小三種)分類。

4.嫩化

添加品質改良劑嫩化原料肉,每100 kg原料肉中添加氯化鈣0.25%、木瓜蛋白酶0.018%,嫩化劑事先用水溶解成醃製液注射到肉塊中,在55℃的溫度下嫩化2h。

5.煮制

將嫩化後的肉塊放入夾層鍋中,並加入香辛料等調味料進行蒸煮,蒸煮溫度為90℃,蒸煮 50min。要求每鍋煮制的生肉量小於300kg,第一次投肉後水煮沸開始計算煮制時間。煮肉投放順序(大一中一小),不同時間段投料肉塊,要求同時出鍋的熟度基本一致為原則。投料煮沸後及時上下翻動,蒸汽壓力控制在0.08—0.15MPa(煮沸前蒸汽壓力可控制在0.18-0.25MPa),在微煮開狀態下,必須每間隔12~18min上下翻動一次,並撇盡血沫浮油。肉煮至9成熟,取大、中肉塊切開,肉的中心部位的肉纖維呈紅褐色,有少量淡褐色血水即可出鍋。同一鍋的大、中、小塊肉熟度達到相對平衡,則表明肉的煮制工序符合質量要求。

6.劈肉

將煮好的豬肉冷卻後,用劈片機將肉劈成厚度在3.5—4.5mm(劈片按肉塊纖維縱向平行下刀),劈肉時經常性的檢查肉片的情況,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7.拌料醃製

每份的熟肉量為25kg,對應添加輔料,添加時需少量多次均勻加入,正(反)轉5-6min,轉速為 240—320r/min。整個拌料操作過程每次不得少於12min。拌料時輔料必須全部溶解,出鍋分裝時,不得發現輔料顆粒。

醃製採用分段醃製法。

第一階段:將拌料好後的豬肉放進配製好的醃製液中,在60℃下醃製28min。

第二階段:將第一階段醃製後的肉瀝去表面多餘的醃製液,放入果葡糖漿濃度為28%,食鹽5.0%的醃製液中,在55℃下醃製30min。醃製時,固體輔料與肉料混合均勻後加肉湯。拌料好的肉片裝盆後必須鋪平,盆中的肉料不可凸起,湯料按份(盆)數平分。

8.炒制

將醃製好的豬肉倒入夾層鍋中炒制,對應添加調色劑時必須按每份加1000ml熱水(湯)混合溶解後,分多次均勻潑澆的方法加到肉料中,禁止一次性傾倒的方法加入。嚴格控制好炒制時間,在正常條件下,從開始加溫髮色到炒好出鍋的時間,一般為45-60min。

9.上披

將炒制後的豬肉片均勻攤於竹披或有孔的不鏽盤上,將大片與小片分別上披上架,要求每披上披均勻,不重疊,厚薄一致,數量大致相等(大片上披定量為:1.5-1.8kg/披,小片上披定量為:2.0-2.3kg/披)。

10.烘乾和微波真空乾燥

將上披後的豬肉片放入恆溫乾燥箱中烘乾,烘乾溫度為65℃,時間為2h,然後進入微波真空乾燥設備中微波乾燥5min。如果開始時豬肉水分含量多,可適當提高初始乾燥溫度(70±2℃)。大約1.5h後,隨著豬肉水分的減少應及時降低乾燥溫度(65±2℃),再烘烤2.5h。當肉乾水分含量約19%,移入微波真空乾燥設備加熱,6-8min後取出冷卻。

11.冷卻

在衛生條件良好的冷卻間進行冷卻,冷卻至常溫即可,要控制好冷卻間的溫度和溼度,以及微生物指標。

12.金屬探測

將冷卻至常溫的豬肉乾進行金屬探測,金屬探測器每次使用前須進行效能檢測,並於班中每小時進行一次效能檢測。烘乾冷卻後的製品經金屬探測器進行檢測,合格後進行收裝稱重標識。

13.包裝

在衛生良好的空調間,將豬肉乾進行人工稱量包裝,批次分明,有一目瞭然的標識,小包裝產品根據所需要的產品規格進行包裝,淨含量滿足要求,封口平整,不漏氣,日期清晰明確,在包裝結束後,品管進行抽樣檢驗,檢驗合格後,入庫成成品。


02

香辣豬肉乾

豬瘦肉10公斤。精鹽200克,醬油400克,乾紅辣椒粉40克,白糖500克,白酒200克,味精20克,咖喱粉20克,桂皮50克,大茴香30克。

加工工藝

1.原料整理

選用衛生合格的新鮮豬瘦肉,剔除骨頭、筋腱、脂肪,切成500克左右的肉塊。肉塊放在冷水中,浸泡1小時,洗淨後瀝乾。

2.預煮切片

洗好的肉塊放在鍋裡,加水沒過肉塊。加熱煮至肉塊六成熟時,撈出冷卻。然後,切成長方形肉片或肉丁。

3.煮制

切好的肉片放在鍋內,加湯汁2.5公斤左右,再按比例加入精鹽、白糖、醬油、桂皮、大茴香、辣椒粉等,加熱煮沸。當湯汁快燒乾時,進行翻炒,並加入白酒,一併炒幹。最後加入味精、咖喱粉炒勻。

4.烘烤

炒乾的肉片出鍋、攤晾後,擺放在鐵篩上,送入烘爐烘烤,每隔一小時,翻動一次。烘烤7小時左右,肉片變硬時出爐,晾透後即為成品,進行包裝。


2、牛肉乾

各種肉乾的製作方法彙總,建議收藏

01

麻辣牛肉乾


麻辣牛肉乾:

新鮮的牛肉500g;精鹽10g,糖10g,白酒2.5g,醬油15g,味精1g,胡椒粉1g,海椒粉7.5g,老薑2.5g,花椒粉6g,菜油10g,辣椒5g。

加工工藝:

1.原料處理

將原料除去肌膜後順著肌纖維切成120g左右的肉塊,用清水浸泡15min左右,除去血水和汙物,瀝乾後備用。

2.初煮

等水煮沸後將肉塊加進去,水正好蓋過肉塊為原則,煮制過程中要不斷除去汙物,直到切面成粉紅色,無血水為宜。約煮15min左右為宜。

3.切坯

肉撈出後冷卻,切成大小均勻的條。

4.復煮、收汁

取肉坯重20%--40%的過濾後的初煮液,將其他輔料和肉一起加入。在收汁的過程中不斷減小火力。待滷汁基本收幹即可起鍋。

5.烘烤

烘烤前期可控制面火溫度90℃,底火溫度80℃;後期面火溫度為60℃,底火溫度為50℃。烘烤1h左右可以翻動一次,再烘烤1h即可。

6.冷卻

製品出烤爐後,在通風條件下自然冷卻。


02

傳統蒙古族風乾牛肉乾


加工工藝:原料肉→初次切割牛肉→牛肉切條→醃製→風乾→再次切割牛肉→炸制→二次炸制→包裝。

1.原料肉

一般選擇檢疫合格的草原牛肉作為原料,屠宰後經過排酸處理,最適宜製作牛肉乾的原料是牛的臀部和牛後腿部分的精肉部分,去脂肪及筋健。

2.初次切割牛肉

切割牛肉所需的器材有常見的刀具、案板,還應有切割用的鋼絲手套。在切割時,先將大塊的原料肉置於案板上,然後沿水平方向用刀,將原料肉分割成厚度大約在2~3cm的片狀,繼續重複這樣的水平切割,切割到最後,如果原料肉的形狀不規則,則切到最後一刀不要斷開,用刀切至距邊緣2~3cm時即可。這樣上下兩片原料肉即連為一體。

3.牛肉切條

將切成片狀的原料肉平鋪在案板上,下刀時,向原料肉纖維的紋理方向下刀。這樣製作的牛肉乾就是順著牛肉纖維的長塊,食用時就能撕成一條一條的。每次下刀距離原料的邊緣也是2~3cm。根據原料肉片的形狀,切割的刀法採取兩刀一斷開或三刀一斷開。在原料肉片較長時,第一刀距原料肉的上端要留下2~3cm的距離,使原料肉相連。第二刀才全部斷開。在原料肉片較短時,我們就相連切割兩刀,第三刀再切斷。目的是使原料肉的長度基本統一在50cm左右,便於在風乾工序中懸掛。

4.牛肉的醃製

牛肉醃製的調料主要有孜然末、胡椒粉、精鹽、味精、雞精、十三香、辣椒等。每醃製10kg原料肉,需要使用的調料重量為精鹽250g,孜然末200g,味精100g,雞精50g,胡椒粉10g,十三香150g,辣椒的加量可根據口味適量添加。準確地稱取了各種調料後,要將調料均勻攪拌,將配製好的調料倒入盛放原料肉的容器內,然後進行攪拌。在攪拌時加入一些啤酒,用量大約是在每10kg原料牛肉中,加入50mL啤酒。然後繼續攪拌,直到調料與原料肉充分接觸。攪拌這一過程還可以使用專用的攪拌機來完成。機器加工使攪拌更均勻,高效。攪拌後,原料肉還要靜置30min,以便調料可以充分附著在原料肉上。

5. 風乾

將醃製好的原料肉依次懸掛在不鏽鋼風乾架上,肉條之間必須有間隙。原料肉要避免陽光直射。擺放時,要注意風乾架距窗口的位置,窗戶上安放防蠅網。房裡安裝風扇,窗戶下安裝吹風機。當天氣悶熱,空氣流通不好時,應打開送風設施,強制空氣流動。將風乾車間溫度控制在15~18℃,相對溼度在50%左右。原料肉在風乾室內大約需要經過24h,才能達到風乾標準。風乾目的是去除原料肉中的部分水分,同時使其中的脂肪溢出,並在酶的作用下使肉成熟。風乾後的原料表面顏色逐漸變成巧克力色,用手輕握時,表面略感堅硬,用力握緊,感覺稍有彈性時即可。風乾好的牛肉可以算是牛肉乾的半成品。如果暫時不繼續加工也可以放入冷庫儲藏。

6. 再次切割牛肉

由於半成品長度過長,風乾好的半成品還應再進行一次切割。切割後可根據形狀以及品質進行分類。一般取半成品的中部切割成10cm的長條,這個部位不論是肉質還是形狀都是優等品。剩下的兩端一般分為二類,一類是長度在5cm左右的錐狀,另一類是3cm以下的三角塊。這三類半成品應分類擺放。

7.牛肉炸制

炸制牛肉乾的油應選擇既清澈又透明的優質油,並要進行兩次炸制。第一次炸制,油溫要控制在130℃左右,將半成品放入不鏽鋼篩槽內。如果是從冷藏室取出的半成品,要等待完全解凍後再炸制,並且要仔細將粘連在一起的半成品一一分開,然後將裝好半成品的篩槽放入油鍋中,在炸制過程中要適時攪拌,使其受熱均勻。炸制30min後,鍋內的牛肉乾即可從內到外全部熟透。將篩槽從鍋中抬出,稍放後,進行第二次炸制。

8.牛肉第二次炸制

第二次油炸,油溫控制在200℃左右,適時攪拌,炸制10min後即可取出。

9.牛肉包裝

將不同規格的牛肉乾分別放在真空包裝機的模具裡進行包裝,真空包裝後的牛肉乾放進消毒鍋裡進行一次高溫高壓消毒。


03

果洛牛肉乾


果洛牛肉乾出名,不僅因為原料是優質的牛肉,還因它的製作工藝特別,它以新鮮犛牛肉為原料,經過預處理、初煮、切片、復煮、脫水、冷卻包裝等工藝製作而成。

參考配方:

牛肉50kg、食鹽1.2kg、醬油2.5kg、白糖10kg、味精1.6kg、黃酒1.5kg、五香粉0.2kg、辣椒粉0.2kg、生薑0.5kg、茴香0.1kg。

加工工藝:

1.原料選擇

使犛牛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並且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

2.預處理

製作果洛牛肉乾一般選擇表面有光澤,牛肉氣味正常,肉質略緊有彈性的新鮮瘦肉,以牛前腿、後腿精瘦肉為佳,將選好的原料肉剔去皮、筋腱、脂肪、肌膜和骨頭後,順著肌肉纖維切成肉塊,將切好的肉塊用流動清水浸泡,除去血水和汙物,瀝乾水分後備用。

3.初煮

將瀝乾後的肉塊放在沸水中煮制,水要覆蓋肉塊,為除去肉腥或異味,可添加鮮姜塊。初煮過程中要及時撇去湯汁中的汙物及油沫,初煮通常1h左右,當肉塊中心血紅色剛好消退,無血水為宜,將肉塊撈出後,湯汁過濾待用。初煮是為了進一步擠出血水,並使得肉塊變硬便於切丁,初煮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使肉塊失水過多,收縮緊密,造成後續湯料不易被吸收而降低出品率。

4.切片

將初煮後的肉塊撈出後冷卻,剔除粗大筋腱,根據工藝要求放在切片機中切成需要的丁、片、條等形狀,要求切片保持均勻一致。

5.復煮

復煮湯料一般選用20%-40%的初煮湯汁,將白砂糖、食鹽等直接入鍋,其他輔料花椒、茴香等用紗布包紮入鍋,然後加入肉丁。開始大火煮制,待湯有香味時,減少火力,快收汁時放料酒和味精,文火收汁1-2h,待滷汁收幹後即可起鍋。復煮是為了牛肉乾的進一步熟化和入味,復煮完成的標誌是用手捏肉丁,有肉汁滲出但不滴落,此時牛肉完全成熟。

6.脫水

用烘烤法對牛肉乾進行脫水,將收汁的半成品肉乾鋪在鐵絲網篩上,進烘房進行烘烤。烘房溫度保持在50-60℃,每隔1-2h上下調一次位置,並翻動肉乾,避免烤焦,經過6-8h,待肉片幹柔後,取出涼透,即為成品。

7.冷卻包裝

將脫水後的肉塊儘快冷卻,冬季一般自然冷卻,夏天在低溫環境中冷卻,為防止二次汙染,一般要採用真空包裝。

8.成品特色

生產出的牛肉乾色澤均勻一致,呈黃褐色,厚薄、長短、大小基本均勻,有牛肉乾故有的氣味和滋味,味道鮮美醇厚,甜鹹適中,回味濃郁。


04

湖嶺牛肉乾


工藝流程:

原輔料驗收→解凍→燒煮→冷藏→切片→復煮、收汁→脫水→冷卻→內包裝(扭結),外包裝(稱量)→金屬探測→裝箱,入庫

基本配方:

(輔料佔原料的比):牛肉100,食鹽2.6% ,白砂糖1% ,味精0.4% ,花雕酒1%,五香粉0.4%,醬油 5%,牛肉膏0.5%,牛肉香精0.1%,八角0.5%,肉桂0.3%。

操作要點:

1.原料肉預處理

牛肉乾加工一般選鮮瘦肉,以牛前、後腿為佳。將原料肉剔去皮、骨、筋健、脂肪及肌膜後, 順著肌纖維切成一斤左右的肉塊,用清水浸泡除去血水、汙物,瀝乾後備用。

2.初煮

將清洗、瀝乾的肉塊放在沸水中煮制,用水量以覆蓋肉塊為準。初煮時間隨肉的嫩度及肉塊大小而異,以切面呈粉紅色 、無血水為宜,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切勿煮制時間過長,否則會使肉塊失水過多,收縮緊密, 造成以後湯料不易被肉吸收而降低出品率。肉塊撈出後,湯汁過濾待用。

3.切丁(片、條)

肉塊冷卻後,可根據工藝要求放在切片機中切成丁、片、條等形狀,不論什麼形狀,都要求大小均勻一致。

4.復煮、收汁

將切好的肉丁( 片、條) 放在料湯中煮制,使其進一步熟化和入味。大火煮沸後,隨著湯料的減少應該減小火力以防焦鍋,尤其要注意的是料酒、味精宜在快收汁的時候放。料酒可分 兩次放,復煮前期放一次,快收汁時放一次。一般文火收汁一到兩小時,待滷汁基本收幹即可起鍋。

5.脫水

牛肉乾常規的脫水方法為烘烤法, 將收汁的半成品肉乾鋪在鐵絲網篩上, 擺置篩車上進烘房烘烤。烘房一般體積較大,內部溫度很不均勻,烘烤過程中倒篩、翻篩的掌握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取決於經驗。

6.冷卻、包裝

烘烤完成的牛肉乾一般在清潔室內攤晾,採用自然冷卻。必要時但應該使用經過過濾的風,以免灰塵與雜菌進入晾房。晾房室溫一般不高於20℃,相對溫度在50%以下。

7.保溫試驗

將產品放入37℃恆溫庫中保溫72小時,若漲袋率低於0.3%准許出廠市售。

8.感觀檢驗

產品觸之有彈性,堅挺,有一定咬勁。切片黑黃色,有牛肉乾固有的滋味與氣味。

各種肉乾的製作方法彙總,建議收藏

3、兔肉乾


麻辣兔肉乾

配料:兔肉2千克,食鹽、白糖各10克,白酒10克,辣椒麵50克,花椒麵10克,五香粉、味精各4克,醬油90克,芝麻油20克,茴香6克,植物油、蔥、姜適量。

工藝流程: 肉兔→宰殺→前處理→初煮→復煮→翻拌→脫水→檢驗包裝。

1.宰殺 雌兔、雄兔均有一種腥味,因此多選用健康的成年去勢公兔。原料兔待宰前8小時停止供食,只供給飲用水。兔過分緊張和疲勞容易導致宰殺時放血不完全,胴體殘留血液影響肉質。供給飲用水有利於剝皮操作。家庭宰殺可採用棍擊法、放血法等。前者是將兔的兩耳提起,用棍棒猛擊兔的後腦,導致其昏迷後放血,但該法放血不完全;後者是將兔倒掛起來,用利刃割斷頸部動脈血管,放出體內血液,該法放血完全且所得兔肉質量較好。

2.前處理 宰殺後的兔在剝皮的同時去爪,所得胴體用清水漂洗乾淨。胴體加工前剔骨,去除筋膜、肌腱、淋巴等不適宜加工的部分。將兔肉切成0.5千克重的肉塊。剔骨時儘量保持兔肉的完整性,完全剔除軟骨, 避免出現碎骨渣。

3.焯水 將肉塊洗淨後置於鍋中煮制,用水量以剛沒過肉塊為宜。目的是去除兔肉腥味。一般採用清水煮制,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可添加1%-2%的鮮姜或少量啤酒。煮過程中撇去肉湯的浮沫。老兔的煮制時間要適當延長,幼兔則適當縮短,約1小時。當肉塊切面無血水、肉質變硬即可。

4.燉煮 肉塊煮好出鍋後瀝乾水分,按照不同要求切條、塊、丁。肉片要求形狀一致、大小相似、薄厚均勻。通常肉片切成長2.5釐米、寬2釐米、厚0.4釐米。將初煮剩餘的湯用紗布過濾,取1/3肉湯加人鍋中。肉湯中加人茴香、蔥、姜、食鹽、白糖、醬油、植物油等,茴香用紗布包起來紮緊。加人焯水的肉片,大火煮制5小時改用小火熬煮。期間不停攪動,以免焦鍋。當鍋中肉湯減少時酌量添加煮肉湯,復煮時間為1-2小時。

5.翻拌 復煮後肉片出鍋瀝乾,將肉片與胡椒麵、花椒麵、五香粉、味精及少量白酒等輔料混合,攪勻,醃漬15分鐘。

6.脫水 脫水可採用烘烤或油炸的方法。烘烤可採用烘箱,烘烤前期溫度控制在60-70℃,持續2小時,後期溫度在50℃,時間為3小時。烘烤時間的長短看具體條件而定。烘烤過程中經常翻動。油炸的方法可使產品質地變得酥脆,改善色澤和風味。油溫160℃,油炸3分鐘,肉片色澤金黃即可出鍋。

7. 檢驗包裝 肉片炸好後置於漏篩中瀝油,待肉片冷卻後加入適量的味精和芝麻油拌勻。包裝通常採用普通複合袋,也可以進行真空包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