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小學生假期學會30多道菜:“生活技能培養”,為何不可缺位?


8歲小學生假期學會30多道菜:“生活技能培養”,為何不可缺位?

揚州會做30道菜的二年級小學生


有媒體報道,在江蘇揚州市,一位8歲的小學生(二年級),在這個“超長的假期”裡,解鎖一項新技能: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他跟著爸爸苦練廚藝學會30多道菜。這樣的事情經媒體報道以及社交媒體傳播後,觸發廣泛討論。因為,在可觸及的範疇內,成年人中會做30道菜的,也屬於極少數。


當然,談論這件事情,並不是為證明孩子到底有沒有潛能學做菜,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給現實的“生活技能培養”一種可能性的參照。事實上,就國內的孩子,生活技能培養“這一塊”,一直以來都是相對缺位的。而且,越是家庭條件好,孩子的生活技能越差勁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窮人家的孩子反而生活技能比較紮實一些。


事實上,就“大學生帶保姆陪讀”,“初中生不會剝雞蛋皮”,“小學生沒洗過襪子”而言,並不是他(她)們真的不能自理其事。而是,作為父母來講,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經幫他(她)們理順。這導致,他(她)們根本沒有機會去學習,去實踐。


當然,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這些父母們的愛,並不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愛”,而是“完全給予的愛”,“大包大攬的愛”。講得通俗一些,其實就是“溺愛”。尤其家庭條件好一些的父母,更容易把孩子置於這樣的氛圍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正是因為父輩一代生活環境貧瘠,導致物質條件有所改善的時候,就會出現本能性的反哺。


這種邏輯,其實在“推娃邏輯”中,也體現得很足。總之就是,只要能騰出時間去學習書本知識,生活技能“這一塊”有沒有都無所謂。因為,以最具公平性的升學通道來講,“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依舊是絕大多數父母的圭臬。但是,這也導致,在成人的過程中,知識教育被過分誇大,而人的教育,始終相對羸弱。


於此,也就能理解,為何“8歲小學生假期學會30多道菜”能迅速登上熱搜榜。一方面,數字的“反差”有一定的眼球效應;一方面“超長假期”並沒有只用來學習顯得很豐滿。但是,最根本的觸動應該是,人們理想化的成人標準,在“別人家孩子身上”極致的被展現出來了。


要知道,“別人家孩子8歲就能做30道菜”,這種極致不值得效仿。但是,作為生活技能培養,卻很值得學習。因為,要想讓孩子在未來擁有幸福的人生,除卻要養成良性的學習秩序,同時也要讓其充分感受生活的細節。並且,適當地學習一些生活技能(基本的家務)。


因為,從根本上講,這是關於人的教育。就8歲小學生來講,我們很容易能想象,他在學習做菜的過程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就算他最終做出來的成品並不合格,但是,這個過程卻能讓其體味到生活的滋味。畢竟,就當下的很多孩子來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經成為常態。


這導致,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生活的甘苦。所以,就生活技能的培養,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讓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種有效方式。因為,只有嘗試去承擔一些甘苦,才能知道甘苦本身的存在。要不然,父母一路開拓,孩子就會覺得滿不在乎。


不過,很多父母,之所以不太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學習生活技能,還緣於世俗觀念的囹圄。就比如家務領域的瑣碎,女孩子洗碗,掃地,好像還能被接受。但是,男孩子要是學習這些家務,很大程度上,會被世俗觀念排斥。“這一點”上,經濟落後的地域比較明顯一些。


當然,就現在來看,貌似那種女孩學做家務的樸素觀念也在逐步消失。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極端的性別主義認知影響。只是,無論是不讓女孩學做家務,還是不讓男孩涉獵家務。本質上,都其實是在撕裂生活的美好。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會做飯,吃大餐必須要到餐館。這導致,家庭中的煙火氣比較淡。


甚至,一些年輕人終日忙碌工作,家裡的基本家務都沒人去幹。這種情況下,家庭氛圍自然是比較差的。所以,讓孩子們從小學習一些生活技能,確實很有必要。即便不一定要幹多好。但是,起碼會去幹,就能打開生活的別樣圖景。


與此同時,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並不見得生活本身也要被徹底被細分出去。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把某一領域的技能強化到極致,只是為讓自己在其中發揮最大程度的專業能量。但是,這並不等於生活方面都要承包出去。雖然,現在“服務業”已經細分到極致。


但是,回到私人生活,自己該處理的部分,依然要自己先學會。要不然,就算讓別人來替自己做,自己也分辨不出好壞來。甚至,如果自己都沒有做過,可能都不知道如何分配給別人來做。於此,在一定程度上,“生活技能培養”更關乎生活質量的提升。


並且,生活方面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個人的社交,甚至,情感方面的促成。因為,沒有人願意跟只會工作的人交朋友,談戀愛。當然,有些人就看中工作能力,就另當別論。總體上而言,後者的存在還是極少數的。


另外,如果把個體的人生切開來看,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生活才是最終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基於客觀的價值邏輯。如果,一個人除卻工作技能之外,生活技能接近空白,那麼他(她)就算工作上很成功,也不見得能體味到生活的快樂。


於此,關於教育來講,除卻知識教育要強,作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也要逐步跟上。孩子能做多少道菜,這沒有具體的指標。但是,作為認知上的開發,讓孩子多去接觸生活的具體內容,就顯得極其的重要。畢竟,衣食住行,是伴隨人一生的事情。


並且,關於學習效率的問題。“洗一雙襪子”真的不會耽誤背單詞的事情。一個學生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也不見得是學習時間累積的結果。所以,作為父母來講,謹防形成這樣的思維。孩子該乾的事情,就讓他(她)自己幹,不用打著為學習爭取時間的幌子,無底線地去“溺愛”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