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思維:通往美好未來之路

引言

要說中國的家長們最捨得投入的領域,毫無疑問是在給孩子的教育上。看看各個城市裡遍地開花的教育機構,從不滿週歲的早教到數之不盡的才藝專長培訓,沒有一位家長願意甘居人後。如果探求一下家長們的內心,將辛苦的收入所得投到孩子的教育中,希望收穫的是什麼?

我想大多數家長們會說是希望進很好的大學、有體面的工作,以及優裕的生活。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我覺得是沒有問題的。但期望並不能等同於孩子自己學習的目標,我希望自己的兩個孩子將學習視為自己一生的追求,而不僅是為了升學或者應付工作的手段而已。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即使孩子認可家長們的意見,覺得好好學習就是為了考上好大學再找個好工作。但其實家長們難以預料到孩子們會生活在怎樣的未來,以至於做出的判斷也許是錯誤的。說實話,我也無法預料我的兩個孩子長大以後的生活、工作的世界會是怎樣。但我認為一定是比現在更加的絢麗多彩,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當然,前提是我如何讓孩子們在未來的時代更具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這本書讓我找到了答案。

《創造性思維》的主要作者馬文·明斯基是人工智能學科的奠基人之一,在計算機領域,他的成就可以說是已經名垂青史了。但他所寫的這本書並不是談論技術性話題,而是聚焦在兒童的教育問題上。我覺得這本書真應該給所有那些處於焦慮中的家長們人手一本,讓他們可以看到教育應該關注的根本問題是什麼,以及面對未來時,孩子要怎樣去學習。


創造性思維:通往美好未來之路


馬文·明斯基

首先要對馬文·明斯基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作一個簡單的介紹,因為他在書中所表達的一些觀點是有爭議性的,甚至一眼看上去顯得不那麼“政治正確”。這就需要從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發現他的思想形成的脈絡,我們再來討論他對於教育的觀念。

1956年夏天,包括信息論的創始人香農在內,10位年輕的科學家們在達特茅斯學院召開了一場持續一個暑期的討論會,馬文·明斯基自然是其中一位。這場會議其實沒有得出什麼具體的結論,而是對計算機科學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這就包括人工智能的思想。

人工智能最開始被提出來,其實它的定義是很狹隘的,就是希望製造出像人一樣思考的機器來。這不同於當今的的人工智能,後者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代替人腦完成一些複雜的決策與計算工作,並不是在模擬人腦的工作方式。

可惜的是這種直觀的想法願望很美好,但從提出並且經過了十幾年的研究之後,在這條路上沒有太大的進展。研究者們便開始反思這個方向是否正確呢?1968年時,馬文發表了一篇論文,在文中他得出結論說到當前為止,還沒有方法可以讓計算機擁有像人一樣的智能。

由於馬文在科學界的崇高威望,這直接導致美國政府削減了幾乎全部人工智能的研究費用。直到20年後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的大步跨越,基於數據驅動與超級計算的方法才又推動人工智能迎來了大發展。

從以上經歷可以看出,馬文在進行創造性思考時,非常看重提出問題的重要性,而不是隻把思考放到如何解決問題上。很明顯,如果當時馬文沒有發現問題所在,那麼美國政府就將在錯誤的道路上白白浪費大量資源和時間。

所以,提出對的問題,比把問題做對是更加重要的。


創造性思維:通往美好未來之路

馬文·明斯基


學習的基石

學習是什麼?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學習就是不停地刷題,然後尋找標準答案。很有可能,我們的下一代也會這樣看待學習。除了得到一個比別人考得高的分數,我們很難說從學習中獲得了什麼樂趣。由此,學習就成為只是單純為了超越競爭者的手段而已。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因為高考。這並不是中國特色,即使在美國,以考分來甄別學生,也是被馬文所批判的。高等教育的資源永遠有限,而通過一場統一的考試、劃定一刀切的分數線,以此來決定誰能上大學,這種做法在目前的現狀來說是成本相對最低,也能保證最低限度的公平。

可孩子們卻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天起,就被要求為這一天的到來而做準備。學校最終成了高考工廠,孩子則異化成了考試機器。顯然,這並不是學習本身應有的意義,孩子應該為了什麼而學習?

馬文認為學習應該是我們不斷地提出問題,並在追尋答案的過程中,構建起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而問對問題則又比盲目尋覓答案更加重要,就像想要製造一臺機器像人一樣思考的機器是難以實現的,在這條路上顯然無法得到正確的答案。

要想通過學習構建起正確認知的大廈,它的基石是什麼?

這基石就是善於總結歸納,以及具備抽象思維的能力。馬文以“萬能工匠”玩具為例進行了生動形象的說明。“萬能工匠”玩具簡單到只有兩種基本組件:木棍和線軸。但馬文小時候卻十分著迷於這種玩具,他會將很多個小部件拼搭成一個模塊,再將若干個模塊組合成一個系統。例如他組裝出了一座讓大人都驚歎的高塔,可那些大人們卻不知道用這些簡單的組件能做出些什麼。

看到這裡,我想起了時下許多機器人培訓班、兒童編程學習班之類的機構。許多家長們對其趨之若鶩,我不知道那些交錢報班的家長們是不是真的明白孩子要去學習的是什麼,但我知道那些開班的經營者們會對家長們說些什麼。一開始他們會說這能提升孩子的智商,增強動手能力。如果看家長還態度不明朗,那還有最後一句:沒學過的孩子肯定比不過那些學過的孩子。抵擋不了這句話的家長只好乖乖交錢,因為最讓人焦慮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比不過別人的孩子這件事了。

所以培養孩子創新思維的第一步並不是告訴他們如何去尋找標準答案,而是要學會問對問題。要把問題問對,而又不是無端的異想天開,就要有不斷進步的抽象思維能力。這並不難理解,如果我們在認知事物的過程中,總是陷在一個個具體的細節中時,則難免一直疲於應付;而如果能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來思考,則看到的事物必定簡單而清晰,甚至具備了看到一段時間內事物發展的趨勢。


創造性思維:通往美好未來之路


理解數學

在中國一說到數學,恐怕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儘管現在強調素質教育,也在提升文科的地位,但相信沒有哪位家長認為數學是不重要的。而且隨著教育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上大學比以前是要容易了,但想上一個985或者211大學則比以前更難了,數學的學習就成了一定要考高分的苦差使。

馬文也反對讓孩子們從學習算術開始去理解數學,那樣數學真的就只是阿拉伯數字、奇怪的符號,以及冗長的方程式了。很多孩子在長大以後也學不好數學,往往他們認為這是自己不夠聰明導致的。馬文卻認為不是這樣,問題也許出在孩子們剛接觸數學時就被抽象的符號和數字把興趣給打消了。

數學是我們用來理解這個世界的最有力工具,它是對事物最簡潔的抽象。當然,在這種高度抽象之後,它看起來並不顯得有趣。可我們卻忽略了數學與現實的關聯,直接就把抽象之後的結果告訴孩子們,那他們提不起興趣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在給孩子進行數學的教育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將教學與現實聯繫起來。這一點對我來說的啟發相當大,其實我也是屬於前文所說覺得自己笨而學不好數學的孩子。直至看到馬文所說的那些話,我忽然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了。其實回想一下我的求學之路,儘管數學成績一般,也進了大學,通過了測試拿到了學位。可見我並非是智商有多大的問題,而是過早地失去了興趣。

本來我還在為兩個孩子如何學習數學而發愁,心裡頭已經做好了要讓他們也吃一番苦頭的準備。不過現在看起來真的沒有必要了,我也積極轉變想法,琢磨如何從現實世界裡聯繫數學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我的女兒今年七歲,小學一年級。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在家學習,夫人因為要照顧一歲的弟弟,輔導的責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頭上。之前她拿到一道數學題過來問我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會顯得不耐煩,並且強調說這不是以前講過的嗎,怎麼又不會做了呢。

我現在注意首先改變態度,然後鼓勵她將抽象的題目和現實或者故事聯繫起來去思考。例如她在給自己編的故事中最喜歡梅花鹿和小白兔兩個角色。我就總是以梅花鹿帶了幾個胡蘿蔔去找小白兔這樣開頭,再說誰比誰多幾個,或者少幾個,當她把自己代入故事以後立即就能笑著把正確答案很肯定地告訴我了。我在帶領她以這種方式分解幾次題目以後,她自己現在也能一邊給自己講故事,一邊把數學題給做對了。

我真心希望,她能將剛剛找到的這份學習樂趣一直持續到她長大以後。


創造性思維:通往美好未來之路


榜樣的力量

馬文有一個不同於我們通常的想法,他認為把同齡的孩子們放到一起,並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他看來,孩子們大約從六歲時進入小學,他們的同伴都是一般大的孩子,這樣他們在求學期間就很難與更成熟的孩子接觸。為此,除了抽象的說教,他們被迫只能在身邊同伴尋找可以效仿的榜樣。也許當他們長大時,認知的某些部分依然還停留在六歲時的水平。

這麼說還是有些道理的,當同齡人要在群體中尋找認同時,一些成熟的想法很有可能就會顯得格格不入,這樣低幼化就會一直佔據心智的主流。而且孩子終歸是要離開學校的,當他們踏上社會的那個時刻,就不再是處在同齡人聚集的環境中了,由此不同的年齡層間往往就會形成隔閡。一如媒體上常見的使用“80後”、“90後”、“00後”來指代不同的年齡群體,每一代人都會有自己專屬的認知和記憶,對於不同代的人來說又是難以理解的體驗。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被打上標籤的XX後們在融入社會以後,隨著在工作、事業上漸漸擔負起重要的職責,他們往往會擺脫輕率與浮誇,而變得沉穩且睿智,一如當初他們曾被寄予的希望那樣。如果說一句開玩笑的話,就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他終於變成了自己當初所討厭的人。當然,這種轉變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有益的。

那馬文就說了,為什麼一定要等到孩子們長大以後才去經歷痛苦的轉變呢?如果取消按年齡來安排學位的做法,孩子們的心智成長不是更有益嗎?而按照年齡分班這種做法看似有理,其實也不過是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機械做法。如果把一所小學所有的孩子們叫到操場上排成隊伍,從小到大整齊的排列看起來真的就跟一條工業流水線一樣精緻。

我們都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能夠對孩子們造成深刻影響的則是那些每天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在家庭裡是父母,在學校裡是老師和同學。馬文甚至創造了“印刻者”一詞來代表這些給孩子帶來影響的人。

毫無疑問,要塑造孩子優秀的品質,最重要的是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因為現代的教育體制不可能一夕之間就改變,一名老師平均要應付三、四十名學生,不可能針對每個孩子去施加差異化的影響,因此老師能把傳授知識這件事做好就已經不容易了。

家長們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將來要具備怎樣的品質以及才能,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首先要做到。否則我們無法想象家長在孩子面前大談勤奮刻苦,回頭自己就躺沙發上刷抖音微博,孩子會學哪個?我從來不會催著女兒要去看書,我永遠是自己先拿一本書坐在沙發上安靜地看著,然後女兒也就會拿著書坐在窗臺上安靜地看起來。

孟母三遷的故事中國人耳熟能詳。孟母費那麼大勁折騰來去,不為別的,只為給孩子找到一個好榜樣。所以,我們與其花費那麼大的精力和代價求諸外界,不如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們自己首先能否做一個好榜樣。


創造性思維:通往美好未來之路


培養思維的方法

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們少不了各種獎勵行為,例如考了一百分就可以實現孩子許過的願望。坦白說,這種獎勵方式短期內有效,但長期來說並不能培養孩子穩定的學習動力。因為物質的激勵終歸是有限度的,當物質不能再提起孩子的熱情的時候,他們對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

並且這種獎勵方式不能解決孩子遇到困難的情景。孩子們往往會為了得到獎勵而刻意選擇那些難度不高的目標,避開可能會有風險的情況,並且在遇到挫折時心生怨懟。他們會想為什麼當初不走另一條更容易的路呢?而我們其實希望的是他們能夠自己開動腦筋找到辦法解決困難。

所以,與其獎勵結果,不如獎勵過程。鼓勵孩子積極參與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並且不將結果作為評判他們的標準,讓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快樂,這才是最好的獎勵。

同時,還可以用隱喻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創造思維過程。馬文就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方法,他說可以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把自己想象成一臺可計算的機器,看看會怎麼想出辦法來。說到機器,可能未必會給人好印象,因為這會讓人想到機械、固化、缺少彈性。

但一臺可計算的機器是怎麼工作的?它的基石就是一次只能處理一個簡單的運算,但把這些簡單的運算通過有限次的迭代和組合,就能夠把一個複雜的大問題給解決了。這樣就能引導孩子將一個複雜的大問題分解成一個一個能夠解決的簡單小問題。所以有人評論,馬文的思想在本質上來說,還是一位還原論者。


創造性思維:通往美好未來之路


結語

我相信那些給孩子報了五、六個培訓班甚至更多的家長們,看到這裡應該能夠不再那麼焦慮了。他們更可能想一下是不是可以放下一些負擔,把時間和精力還給自己和孩子。

我們處在一個競爭型的社會里是事實,但也要看到,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在將來那些機械、重複甚至靠經驗積累的工作都會被智能機器替代。這時候我們面對這個未來,如果提的問題是:我們的孩子要做什麼才不會被機器替代?那麼這就是提錯了問題,所以才會出現逼著孩子什麼都去學的情況,總覺得會的越多越安全。

我們應該問的是:我們的孩子要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去適應那個更美好的未來?

答案在《創造性思維》這本書中。


創造性思維:通往美好未來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