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固精,学会“踮脚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照顾心脑血管!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应该是中国老百姓流传最广的一句养生谚语。

当然,这句话里说的“九十九”,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年龄数字二是代表着健康、长寿的意愿。

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下比走路更有效的养生小方法,不过这个小方法也是和脚有关。

八段锦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是自古流传的套健身方法,从头部到脚部,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锻炼,通俗的说,一方面可以锻炼筋骨,加强腰椎、颈椎、骨关节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疏通心脑血管、调和五脏六腑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八段锦在养生方面的全面性,加上动作简单易学,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

八段锦最后一个动作:背后七颠百病消,就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带动身体神经系统,使身体自下而上产生振动,达到柔和的按摩体内五脏六腑的效果。

补肾固精,学会“踮脚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照顾心脑血管!

俗称“”

踮脚尖好处多

踮脚尖,不仅是八段锦里的其中一段,早在西汉初期就有着关于“踮脚尖”的记载。建国后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

踮脚尖,可补肾强精,固阳培元

这么说吧,中国男性谈论最多的养生话题,莫过于“补肾”了。说到补肾,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踮脚尖”。因为,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终属肾络膀胱。

从中医角度上讲,30岁时男性生理的一个“坎”,从30岁开始,肾气容易变得虚弱,阳气没有之前那么充足了。通过简单的“踮脚尖”,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

在平日里,经常颠颠脚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

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在古代,心血管疾病不像现在这么普遍,加上古代中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存在局限性,所以在古籍上并没有太多的足部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详细介绍。

现代中西医结研究发现。“踮脚尖”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完成这套动作,可以让人体的的心率保持在150次每分钟左右。因此,血液充分供给心肌后,才能保证血管健康,心脏也更健康。

注意:有骨质疏松疾病的人不适合这个动作。

补肾固精,学会“踮脚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照顾心脑血管!

提踵颠足

踮脚具体锻炼方法

踮脚尖,有着不同方法,今天总结了最常用的四种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练习。

1、站着垫脚尖

双足合拢,慢慢抬起脚后跟,坚持1-2秒之后,逐渐放松下落,一组20-30次。这个动作也是八段锦中的方法。

2、踮脚尖走路

比站立姿势而言,踮脚尖走路稍稍难了一些,更适合年轻朋友锻炼。当然,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中老年朋友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锻炼场所道路平坦、无杂物。

一次30-50步为宜,做完一次稍事休息,三次为一组。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先扶着墙,让身体好一招平衡感,熟练之后就不用接住外物了。

3、坐着踮脚尖

这个姿势非常适合中老年朋友,以及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

动作要领: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每次踮30~50次,速度自我调节,不宜过快。

补肾固精,学会“踮脚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照顾心脑血管!

坐着踮脚尖

4、躺着勾脚尖

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以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如果感觉小腿不舒服,就停下来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调节。

这个方法也被称之为“踝泵练习”,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锻炼方法,尤其是对于腿部栓塞有着非常高的防治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