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被曝在美提交上市申請,一味追求速度只求殺死競爭對手

狂人馬斯克創立的汽車公司特斯拉,從創立以來就沒有賺到過錢。不僅如此,這家公司創立幾年來,一直在虧錢,額度已經達到了數十億美元之多,並且至今依然在持續虧損,前一陣甚至被傳不久之後將會破產。不僅如此,特斯拉在整車製造方面的能力實在是欠佳,人們對他的裝配工藝常常嗤之以鼻。

蔚來汽車被曝在美提交上市申請,一味追求速度只求殺死競爭對手

馬斯克回擊“破產”傳言,自嘲破產

不過,所有這一切,並沒有影響到特斯拉一度成為北美歷史上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特斯拉的市值一度超過了百年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這樣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來自大洋彼岸的創業者——中國人。

5月28日,彭博社報道,來自中國的汽車公司蔚來汽車已在北美證券交易所(SEC)提交上市文件,或融資20億美金。有知情人士透露,蔚來汽車計劃在今年夏天或初秋時接受投資者認購。

蔚來汽車被曝在美提交上市申請,一味追求速度只求殺死競爭對手

蔚來汽車創始人 李斌

這一消息在國內引起了炸裂效果。儘管李斌早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蔚來在美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沒什麼大不了,但來自中國的吃瓜群眾對這樣的事情還是充滿了驚訝。

資料顯示,蔚來汽車創立於2014年,2016年十分高調的在倫敦發佈了一款電動跑車EP9,售價高達148萬美元,並且宣佈限量生產,僅生產約10臺左右。

2017年12月,蔚來汽車發佈其第二款車型——一臺售價高達44.8萬元人民幣左右的大型SUV ES8,這款車由江淮汽車代工生產。

蔚來汽車被曝在美提交上市申請,一味追求速度只求殺死競爭對手

蔚來ES8:豪華車競爭的重災區

發佈ES8的時候,蔚來汽車宣佈採用“換電站技術”,試圖解決電動汽車普遍的難題:續航里程焦慮。5月27日,汽車視評獨家得到的消息顯示:蔚來汽車首家換電站在杭州完工。但是這個技術的實用性到底有多高呢?

蔚來汽車被曝在美提交上市申請,一味追求速度只求殺死競爭對手

蔚來首家換電站 座標杭州

被蔚來汽車宣佈“首家獨創”的換電站技術,早在2015年就被特斯拉宣佈棄用,理由是,一,每次換電的服務費高,而快充是免費的;二,電池流轉的控制很煩。

針對換電技術,馬斯克曾經這麼說:“我們之所以推出換電技術,是看人們是否會選擇這樣的(充電方式)。我們以為人們會更傾向於超級充電樁,但不能完全確定,所以又打造了換電技術(指的是2013年6月份特斯拉發佈的更換電池技術),可以在90秒內完成電量補充。基於目前的狀況,(換電技術)將來的推廣價值不是很大。”

就蔚來汽車的換電站技術來說,如果不能造得跟加油站一樣密集,當人們去換電的時候,少則十公里(往返),多則數十公里,來回換電帶來的額外里程,會讓純電動車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續航里程更加的令人焦慮。

數據顯示,蔚來ES8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僅為355公里,假設換電站距離10公里遠,一來一回需要20公里,這等於變相縮短了車輛的續航里程。

多數情況下,需要換電服務的人,主要是沒有時間充電或者沒有固定車位,也就是說,你去換電站換個電,要麼本來就少得可憐的續航里程又少了幾十公里,要麼是回來根本找不到停車位置了,再加上去換電的路上堵個車,這樣的畫面簡直無法想象。

這個時候,蔚來汽車會說:我們可以提供上門換電服務,不過需要收一點服務費。——看懂了嗎,蔚來汽車“造車”的重點是講故事,讓投資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根據蔚來汽車的規劃,2018年的目標銷量是3萬輛——這個數字看起來同樣是寫給投資人看的。

蔚來汽車被曝在美提交上市申請,一味追求速度只求殺死競爭對手

中國經濟網5月11日的報道稱:“實地探訪了江淮汽車為蔚來汽車所建立的新工廠,發現整座工廠“十分安靜”,車間裡也沒有生產的跡象;疑似承擔返修作用的車間“空空如也”;在停車場,僅有4輛蔚來ES8停在角落裡。此外,該廠一線員工透露,目前廠子工作比較輕鬆,平時沒什麼活,有試製車時偶爾會加班”。

這就是最近人們擔心的,蔚來汽車ES8能不能如期交付的問題。

消息人士告訴視評君:蔚來汽車2018年能夠向市場交付的ES8,不會超過數千臺。

而在此之前,蔚來汽車預計交付3萬輛,想要達到總收入114億元人民幣,盈利預計虧損51億元的目標,這樣至少可以讓故事講下去。但現在來看,如何講好故事的“第一章”是個問題。

幾天以前,國家財政部宣佈下調進口車關稅,特斯拉、寶馬、奔馳等車企立即宣佈降價,特斯拉最高降價高達9萬。蔚來汽車ES8的售價區間正好處在這些車企競爭的夾縫中,如何生存將是一個大大的問題。

中央財政將在2020年徹底退出對電動汽車的補貼,靠補貼支撐的純電動車發展之路將會被堵死。

在蔚來之外,還包括至少134家電動車企加入了這一輪競爭。業內人士一致認為最終活下來的最多3-4家。

如此種種,意味著蔚來汽車如果不能抓緊時間在北美上市,能不能活下來都會是問題。在這樣的節骨眼上,蔚來汽車的上市行動,更多的可以理解為,試圖通過“先發優勢”,搶佔電動汽車發展的窗口期。

這對資本來說,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故事”,但對消費者,以及其他用心造車的新勢力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