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市場群雄角逐 昭示哪些發展動向?

當用戶津津樂道於美團的“1分錢”打車帶來的實惠與驚喜時,最近,共享出行市場因大眾與滴滴聯姻、福特與眾泰合作,以及寶馬牽手戴姆勒等系列重大合資事件的出現,而颳起了一股與“價格戰”不同的風向。

寶馬集團牽手戴姆勒,目標瞄準全球自動駕駛出租車市場

3月下旬,寶馬集團宣佈與戴姆勒集團簽訂協議,雙方將在移動出行業務領域展開合作。事實上,今年1月底,外媒就傳出寶馬賣下合作伙伴Sixt在雙方合資公司DriveNow中的所有股份,以促進與戴姆勒在共享汽車和自動駕駛出租車領域的合作。

共享出行市場群雄角逐 昭示哪些發展動向?

據悉,DriveNow項目由寶馬集團與汽車租賃公司Sixt合資組建而成,據路透社報道,在倫敦,超過三分之一的客戶在嘗試過寶馬DriveNow共享汽車後,打算將自己持有的私人汽車出售,僅有20%的車主希望保留。而據Sixt此前提供的數據,截至2017年6月,DriveNow已擁有95萬名用戶。

共享出行市場群雄角逐 昭示哪些發展動向?

而戴姆勒旗下的汽車共享項目則是2008年推出的Car2Go。資料顯示,Car2Go項目於2008年首先在烏爾姆實施,之後陸續在德國其它城市推廣。到2013年6月,該項目已經拓展到歐洲和北美6個國家、19個城市,擁有運營車輛數達7300臺。截至去年8月份,戴姆勒Car2Go共擁有270萬名用戶,在北美、西歐和中國等8個國家均有佈局,車輛總數也達到了1.39萬輛。

可以說,寶馬和戴姆勒兩大豪車巨頭在共享出行領域聯手之前,其各自在這一領域均有不錯的產品佈局和驕人的業績表現。據瞭解,此次兩巨頭聯手,將在汽車共享、網約車、停車和充電等領域展開更多合作,此外,雙方還將在智能化、互聯化領域有新的進展。

而在雙方合作簽約儀式之前,業界就傳出寶馬和戴姆勒正在研發自動駕駛車輛的消息。根據高盛公司提供的數據,目前,共享汽車佔全球出租車市場的33%左右,一旦自動駕駛出租車投入使用,該數據將在2030年增長8倍,至2850億美元。

面對這一龐大的市值容量,未來共享汽車的發展潛力難以估量。應對Uber和Lyft等技術公司帶來的挑戰;佈局全球市場;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並將該技術應用於出租車領域,或許是寶馬與戴姆勒牽手的初衷所在。

大眾與滴滴聯姻,或旨在緩解前者新能源積分焦慮

本月初,汽車巨頭大眾集團與中國最大的網約車服務商滴滴共同組建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的消息在業界傳得沸沸揚揚。

據報道,新的合資公司中,大眾最初持有40%股份,目標是提供約10萬輛電動化或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產品,與滴滴共同組建一支運營車隊。此外,公開資料顯示,新合資公司不會涉及滴滴目前的現有業務,但會參與滴滴的全球化佈局和服務。未來,大眾可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將股份拓展至最高50%。

共享出行市場群雄角逐 昭示哪些發展動向?

對於大眾和滴滴的聯姻,業內認為,在工信部雙積分政策已正式付諸實踐的情況下,作為在中國市場擁有400萬臺年銷量的汽車企業,大眾品牌所面臨的雙積分壓力顯然高於其它品牌。為了應對這一壓力,去年大眾品牌與江淮汽車達成合作,雙方合資生產新能源汽車。如果說與江淮的合作,解決了新能源產品的生產問題,那麼,與滴滴聯姻,則是解決大眾新能源產品銷售的有力途徑之一。

事實上,滴滴也並非是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首家共享出行合作伙伴。早在去年11月,大眾就投資了首汽旗下的GoFun共享汽車項目,並持有該公司20%股權。數據顯示,GoFun目前已經將業務範圍擴大至全國23個城市,並取得了超過7000輛大眾與江淮合資公司生產的純電動汽車訂單。

可以預測,大眾與滴滴聯姻後,無論是對大眾品牌新能源車型,還是大眾與江淮合資生產的純電動產品,都將起到一定的銷量促進作用。

福特與眾泰合作,“智能化”和“定製化”成出行領域關鍵詞

5月2日,眾泰汽車與福特智能出行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擬定各出資50%,將在浙江組建一家合資公司,致力於為網約車運營商和網約車司機提供智能、定製化的純電動車解決方案。

共享出行市場群雄角逐 昭示哪些發展動向?

這則消息一出,無疑使得群雄角逐的共享出行市場再添一名實力悍將。當然,福特與眾泰的合作並非首次。去年8月,福特與眾泰合資成立純電動乘用車公司的消息,如今還讓不少業內人士記憶猶新。雙方成立的純電動乘用車公司定名為“眾泰福特汽車有限公司”,計劃在浙江金華設立新工廠,並預計於2019年9月正式投產。業內預計,未來,眾泰福特生產的純電動車產品將供新智能出行合資公司使用。

對於此次合作,雖然眾泰和福特沒有就未來新智能合資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做過多披露,但“智能化”和“定製化”兩大核心關鍵詞,或將成為其與其它網約車運營商的主要區別所在。

共享出行市場群雄角逐 昭示哪些發展動向?

據悉,在各車企大佬和網約車運營商均看好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領域,福特進行了比較激進和大膽的規劃。據外媒報道,從2021年開始,福特將規模化運營自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去年,福特汽車曾向AI初創公司Argo投資10億美元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目前,福特已經與達美樂和物流公司Postmates合作,在邁阿密測試自動駕駛車輛。未來,福特的無人駕駛車隊將在外賣配送、物流運輸等領域創造新的商業合作模式。不過,未來這種模式能否引入中國,目前還存在疑問。

但可以肯定的是,福特與眾泰就未來新出行公司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將昭示著兩家企業將觸覺伸向了共享出行領域。我們也期待著新的合資公司在該領域展開更多精彩業務。

總結:在“新四化”的發展背景下,傳統汽車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及AI公司等加速整合。跨界合作,新舊勢力聯姻等消息層出不窮,從汽車巨頭到網約車運營商,紛紛將觸角伸向以“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全球化”為背景的汽車消費市場。群雄角逐的同時,各自看到的是未來共享汽車市場這塊巨大而誘人的蛋糕,但切割這塊蛋糕的前提,是要保證有充足的產品和技術實力。

共享出行領域競爭的大幕已拉開,我們且看各自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