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整形師徒對話(二十五)併發症防治:五、審美偏差

郭:現在有些醫生鼻整形後的返修率很高。

師:確實如此,我自己做的鼻整形手術返修率極低,但我做的鼻整形手術中,二次以上鼻整形手術接近三分之二,多數手術是二次修復,也有相當數量的求美者以前已經進行過三次、四次甚至五次手術,最多的一位求美者來見我之前已經做過七次鼻整形手術,足見這個問題很嚴重。

郭:這些求美者來要求你返修的主訴是什麼?

鼻整形師徒對話(二十五)併發症防治:五、審美偏差

師:一般在做第二次修復的患者多數是對外形不滿意,比如說過高,過寬,鼻尖不夠精緻。三次及三次以上的會出現更加明顯的外形異常,如鼻小柱瘢痕,鼻孔不對稱,鼻翼退縮、鼻背或者鼻尖偏斜等問題。

因為既往手術造成嚴重併發症來就診的是少數,多數情況下是求美者對先前其他醫生手術後的外形不滿意而來找我做手術的。

郭:通常美容手術後求美者的不滿意大概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出現併發症,並遺留皮膚疤痕和形態異常等問題;二是單純形態異常;三是雖然外形正常,但求美者對外形不滿意;四是求美者心理異常如體像障礙等。

鼻整形術後求美者對結果不滿意也不外乎上述四個原因,其中醫生和求美者的審美偏差造成的不滿意以往沒有得到醫生們的足夠重視。

鼻整形師徒對話(二十五)併發症防治:五、審美偏差

師:審美偏差是一個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人與人之間審美觀、審美標準和審美情趣都會有很大的差別,醫生和患者之間也是如此。有些醫生按照自己的審美觀塑造鼻外形,而忽視了求美者本人的審美訴求,求美者術後不滿意是大概率事件。

醫生最好能夠充分了解求美者個人的審美訴求,要按照求美者的訴求做手術。

郭:但關於審美的溝通是很難做好的事,因為美很難用語言準確描述,患者心裡有一個想要的鼻子的形態,但要她或者他準確描述出來實際上很難做得到。

師:所以我在門診時除聽求美者用語言描述自己的訴求之外,還會藉助照片(患者本人和影視明星)、計算機圖像設計軟件以及繪圖等手段進行交流與溝通。我會竭盡全力去了解求美者對外形的訴求究竟是什麼。

郭:有些求美者對外形的訴求並不清晰,或者偏離了大眾審美標準,過於怪異,這種情況下你如何處理?

師:醫生需要充分了解大眾審美觀和流行的時尚審美觀,在與求美者進行溝通時要進行解釋和引導,過於偏離大眾審美觀的訴求,如要求做網紅鼻者,我會花更多的時間進行溝通,告訴求美者我個人的看法,大眾的觀點、以及網紅鼻將來可能面臨的問題等等,在確保求美者充分了解之後再讓其做決定。

郭:有些求美者自身條件有限,但要求很高,這樣的情況你如何處理。

師:做鼻整形常常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不少的求美者期望很高,但實際上其皮膚軟組織的條件有限,太多的人想要一個高挺翹的鼻子,但如果鼻子天生很小,皮膚厚而彈性差,實際上很難做得特別完美,這個時候醫生要對自己能夠動員多少皮膚軟組織容納支架材料心中有數,或者說醫生要對自己最終做出一個什麼樣的鼻子心中要有數,並告訴求美者可以做出的效果,如果要求過高,要麼求美者做出妥協,接受你描述的能夠達到的效果,要麼拒絕為其手術。

鼻整形師徒對話(二十五)併發症防治:五、審美偏差

郭:實際上很多美容手術都需要求美者在期望值上做出“妥協”,每個求美者都想有一個某某電影明星的鼻子,但只有少部分人有足夠的皮膚軟組織來容納支架,多數人的條件不容許做出明星一樣的鼻子,所以,醫生的術前解釋和引導很重要。

師:術後滿意與否與實際的效果有關,也實際上與求美者的期望值有關。術前讓求美者的期望值趨於合理是降低術後不滿意率的一個重要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