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酒的,看过来

想做酒的,看过来

酒,是有灵魂的水。看上去是是贴着品牌标签的实体形态的酒,其流动于有形之外的无形则是抽象意义的,在文化的沉淀中潜滋暗长的心灵的指向。对酒当歌,把酒当饮……看着茅台酒高开高走,一路高歌猛进,不少人就还是心动,还想做酒,我是婉言相劝,心动可以,心动谨慎。

整理了一下我给想投资酒的资本,以及想自己酿酒的厂家的一个报告,一家之言,但言之切切,还望能为资本进入和创业开始,提供一点思路。报告ppt的最后,我建议可以尝试鸡尾酒的。

1994年,国家将白酒列为限制发展的行业,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对酒类开征消费税,其中,限制发展的粮食白酒,消费税率高达25%,薯类白酒亦达15%,但葡萄酒等则为10%,黄酒和啤酒更低。因此,在酿酒行业协会制定的各主要酒种发展目标中,白酒成为唯一以减产为目标的酒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技监局(1999)282号文件《关于白酒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按照国家经贸委第14号令《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的规定,1999年9月1日以后注册登记的白酒企业,不予受理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但是毋庸置疑,白酒文化在我国可谓根深叶茂,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口味不会轻易改变。年轻一代现在虽然更愿意接受啤酒、葡萄酒,但当他们人到中年之后,很可能也逐步转向传统的白酒。日本情况正是如此,在其酒类消费总量中,蒸馏酒的比例相当稳定。欧美国家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过去30年中,葡萄酒的消费量的确大幅度上升,但是传统烈性酒的消费量并未明显减少。但是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随着进口洋酒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培育和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强,进口洋酒开始扭转部分忠诚消费者对白酒的偏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抢夺了中国高端白酒部分的市场份额。

想做酒的,看过来

但无论如何,做大是国内白酒产业的梦想,做小是白酒国内市场的现状,纵使增收,也不增利。白酒行业现在和以后一段时间内,重点都将是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现在,“一带一路”来了,为白酒业产销失衡的拯救换了一种可能。

当然,白酒要想昂首阔步走在一带一路上,切实受惠于一带一路,还需要耐心和信心,需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目前更多还是一个宣传点。

部分国内高端白酒,这些年在国外市场都有铺货,不过实际销量十分有限,只是让海外华人感到亲切,但海外消费市场并没有培养起来。甚至某些品牌用于出口的酒,大部分又出口转内销,打个幌子又转回了自家一亩三分地,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出口白酒有减税政策,有避税的动机,更重要的还是因为确实卖不出去。

“做终端找死,不做终端等死”,这似乎是白酒行业的无奈写照,但“找”,毕竟是在行动,就会有希望,“一带一路”带给了白酒终端新机遇,只要对消费人群,消费市场的重塑和再造成功,白酒就不必局限于窝里斗,成功实现了在路上的自救。

粗粗一看,“一带一路”沿岸不少是伊斯兰教国家,不喝白酒,但欧洲和非洲的市场已经足够广阔。对于白酒接受程度很好的欧洲,可以两手抓,一手抓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接受度,一手抓中国白酒对消费者的适应度,在进一步培养消费者,退一步改造自己之间,寻找到中国白酒的一席之地,既不失自我的特色,又兼备大我的胸襟。

对于非洲,可以考虑投资建厂。因为非洲目前有招商引资的若干优惠政策,人力成本只有国内的十分之一,加之有比较大的自由贸易区,可以实现零关税流通,可以打造成为白酒产业走出去的桥头堡。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酿造在中国厚重酒文化的起点上整装待发,值此良机,美誉度和接受度的世界级名牌,最有可能从中国白酒中产生。

我国酿酒行业的产业政策是“控制(限制)高度酒的发展,鼓励低度酒、发酵酒和非食用粮酿酒的发展,支持水果酒的发展”;酿酒行业的发展方针是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

中国是一个啤酒产销大国,啤酒产销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以至于国外诸多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又是一个啤酒小国,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主流消费场所,人们都很难找到中国品牌的身影。

黄酒历来以营养丰富和保健养生而著称,然而目前对黄酒的认识和研究仍然停留在蛋白质、氨基酸等常规营养物质成分分析的层次,功能活性成分的研究拓展还停留在实验室层面,缺乏像红酒保健功能那样研究深度和深入人心,无疑影响了黄酒的宣传力度和市场开拓。

想做酒的,看过来

我国果酒的开发研究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所采用的工艺设备大多也还处于半生产、半试验、半研究状态,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势在必行。比如在葡萄酒生产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葡萄酒中不得加人人造香料、合成色素、甜味素、增稠剂、调味品等人造添加剂,生产纯天然的绿色果酒是发展果酒行业的大势所趋。

一如写在前面的话中所言,无论那种酒,都承载着文化的积淀,所以如何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内化过程中,成功培育消费者对酒品牌的忠诚度,是工艺之外需要重视的问题。

但识酒中趣,还望酒自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