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夫人遷葬於奉節,與和劉備合葬成都惠陵說法矛盾,劉備葬地成謎

劉備與重慶奉節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三國故事多,話題也多。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東吳大都督呂蒙突襲江陵,攻擊蜀前將軍關羽。當年底十二月,見大勢不妙的關羽,率少數騎兵從突圍,途中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遭斬首。而在幾個月前的八月份,樊城之戰中,關羽水淹曹魏七軍,生擒主帥于禁,敗退樊城的曹魏徵南將軍曹仁,威震天下,何等威風。

甘夫人遷葬於奉節,與和劉備合葬成都惠陵說法矛盾,劉備葬地成謎

(現代影視中的關羽形象)

關羽之死氣糊塗了兩個人,一個是結拜老大劉備,再一個是結拜老二、時鎮守閬中的張飛。劉備見孫吳殺了關羽,怒火中燒,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再三勸阻,一意孤行,主動東征孫吳。

倒黴的事是連著來,劉備失去了“左膀”,隨後又失去了“右臂”。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六月,張飛在閬中準備東伐,出征前在營中為關羽治喪,要手下張達、範強三日內齊白旗白甲,張、範辦事不力,被張飛責打了一通,張、範恐懼之下,竟然先下手把張飛給砍了,帶著人頭投奔了孫吳。

甘夫人遷葬於奉節,與和劉備合葬成都惠陵說法矛盾,劉備葬地成謎

(現代影視中張飛形象)

劉備這下更堅定了進攻孫吳的決心。但劉備的運氣太差了,損兵折將之下,夷陵之戰敗得一塌糊塗,最後退守白帝城“喘氣”。

此城位於今重慶市奉節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始建,公孫述山上築城時,井中冒白氣,宛如白龍,他視為吉兆,自號“白帝”,城此由得名。

我在幾年前出版的《三國大墓》一書中,專門寫了這方面的內容。

甘夫人遷葬於奉節,與和劉備合葬成都惠陵說法矛盾,劉備葬地成謎

(現代影視中劉備形象)

到了白帝城,劉備居於附近永安城(今奉節夔州城)行宮——永安宮。此時,孫權已主動提出了與蜀漢修好的意願。但這時已62歲的劉備身體卻出了大問題,年老了,不知是水土不服,還是腸胃不好,劉備拉起了肚子,多疾復發,大病不起。《三國志》上稱,章武二年(公元222)十二月,“先主疾不豫”。

人生病了,就會思念舊人。可能就是在永安生病期間,劉備想起了葬在南郡的甘夫人。南郡時已成為孫權的地盤,佳人躺在他人之地上,劉備心有不忍。章武二年,劉備便安排人前去荊州,將甘夫人遷葬於蜀地。

甘夫人遷葬於奉節,與和劉備合葬成都惠陵說法矛盾,劉備葬地成謎

(現代影視甘夫人形象)

人算算不過天算。未等甘夫人的棺柩遷到,棺材還在路上,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劉備卻在永安宮病逝了,去陰間迎佳人了。

這怎麼辦是好?諸葛亮決定,將甘夫人的棺柩曾暫殯永安。

就此,甘夫人遷葬在奉節,成了奉節當地史志的記載,否認了甘夫人棺柩又轉運到成都,與劉備合葬惠陵的說法。

甘夫人墓在奉節,從地方誌上確能找到說法。

甘夫人遷葬於奉節,與和劉備合葬成都惠陵說法矛盾,劉備葬地成謎

(奉節白帝城)

筆者在寫作《三國大墓》一書的過程中,曾與當時在奉節縣政協工作、主任級科員李君鑑女士、詩城博物館館長、學者趙貴林等當地學者,進行了電話交流。李、趙都曾查閱過《夔州府志》、《奉節縣誌》等多本地方史志。

《夔州府志》是明代修撰的一本奉節地方誌。在劉備退守白帝城的章武二年,劉備將附近的老地名“魚復”,易名“永安”。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易永安為“奉節”,隸屬夔州府。奉節是夔州府治地,時人往往忽略奉節縣名,而稱它“夔州”或“夔府”。

甘夫人遷葬於奉節,與和劉備合葬成都惠陵說法矛盾,劉備葬地成謎

(夔門)

明人李景元重刻甘皇后墓碑題記中寫到:“今而昭烈之陵依依,甘後之墓若若,武侯之祠翊翊”。甘後之墓就是甘夫人墓,《夔州府志》上也有類似觀點,提到甘後墓就在奉節,但《夔州府志》上並沒有說劉備墓也在奉節。

《奉節縣誌》也記載奉節有甘夫人墓。

甘夫人遷葬於奉節,與和劉備合葬成都惠陵說法矛盾,劉備葬地成謎

(劉備成都惠陵陵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