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本文转自: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作者:陈忠实

家乡灞河川道自古盛产包谷。由包谷面儿做的搅团便应运而生,历久不衰,绵延至今。

Bahe chuandao has been rich in corn sinceancient times. The Jiaotuan made by corn was born at the historic moment. Ithas been going on for a long time.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把新磨下的包谷面儿,在滚开的铁锅里抛撒,一边撒着,一边用木勺搅动。

顺时针搅一阵子,再逆时针搅一阵子。包谷面儿要一把一把均匀地撒下去,不匀则容易结成搅不开的干面疙瘩。

灶锅底下的火不能灭断,灶下大火烧着,锅里撒着搅着,紧张而又热烈,一般均需夫妻二人同时搭手默契配合,才能打出一锅好搅团。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搅团这种饭食的操作过程,常常可以看出农家夫妻的温情和爱意。夫妻间闹了气儿,男方或女方企图结束冷战状态,便会提议打搅团。在灶下和锅台上近在咫尺的夫妻紧密配合中,搅团打成了,夫妻关系也重修旧好了。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这种搅团,说白了,不过是一锅糨糊。

然而,绝对区别于一般的糨糊。

一锅用包谷面打成的糨糊。

一般的糨糊,必须用麦子面打成才黏。包谷面黏力不足,即使农家主妇双手抱着木柄大勺搅动,那搅团只增加筋道却不甚黏糊。所以,地道的搅团必以包谷面为原料。麦子面打出的反而真成糨糊了。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包谷面搅团千家万户的锅里打出来的大同小异,区别在于臊子。

最简单的是用好醋好酱调汤,拌以葱花蒜泥佐味,有香油滴入自然更好。

复杂一点的是用臊子浇汤。用荠菜做汤浇到搅团碗里,野味鲜味俱佳。

最复杂的搅团臊子,在关中东府,如同臊子面的臊子做法一样,肉丁红白萝卜丁黄花木耳等烩成臊子,浇到搅团之上,那是超常享受了。以上均为热搅团。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搅团凉吃亦很别致。用勺舀到可以下漏的竹篮里,轻压轻挤,搅团便像一条条小鱼或更像蝌蚪一样漏进盛水的盆里。

再捞出来,调进酸辣调味品,口感好极了,怀娃娃的孕妇尤好此食。再把搅团晾在案板上,摊平,冷却后切成小块,调了油盐酱醋,作为喝稀饭的佐菜。

一边是热烫的包谷糁子稀饭,一边是冰凉可口的搅团,男女皆好此一热一冷的刺激。还有烩搅团,不再赘述。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无论热吃凉吃烩了吃,谁都明白,只是要把包谷这种粗粮变一个花样以图好进口罢了。

少年和青年时期,粗粮为主,包谷坐庄。包谷稀饭包谷馍馍,一天三顿均为黄颜色的包谷做成的饭食,民间戏谑:早上包谷吃,晌午包谷喝,晚上包谷把皮脱。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搅团便是把难吃的包谷面儿变一种饭食花样。农村孩子,没有谁能逃躲包谷饭食的,自然也逃躲不了搅团。

搅团又被乡人戏称“哄上坡”。说它耐不得饥,易消化。肚子吃得膨胀,干活去走到坡上就又饿了。我曾经发过誓,如果能有福分不吃搅团,我将永远不再想它。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当我和乡民都以白面为主食的日子到来时,过了几年,却想吃搅团了,真是不曾料到。随着年岁递增,对这种曾经厌腻透了的饭食更多一层回味与依恋。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到渭南市,作家李康美约我到他家吃饭,我首选搅团。李夫人买来新磨的包谷面儿,味道真是好极了。

到咸阳市,作家文兰约我吃饭,我仍然首推搅团。文兰又约来作家叶广芩,说她已早有约求,待有搅团吃时一定相告。不料,我等吃得满头大汗口香腹胀仍不想丢碗筷,叶氏广芩却一脸茫然,感叹:我就一种感觉——猫吃糨子嘛!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陕西作家协会院内有一家搅团专业户,便是文学评论家李星。平均每周至少打一次搅团,从春吃到夏,吃到秋再吃到冬,全以时令蔬菜做汤拌着。我等想吃搅团,便先告知一声,多撒一把包谷面儿。或是在楼下闻到搅团锅底烧着了的香味,便直接上楼去讨一碗吃。人说,李星写了大半辈子文学评论,打了半辈子搅团。

咥一碗地道的陕西美食简直爽翻了!低脂清爽又开胃~

搅团而今也被开发被提升到大小饭店的食谱上,卖得一把好价,真是大出我半生之意料,惊疑今天富裕了的人疯了。

我们崇尚分享,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