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被追捧,都說能競爭漢蘭達,如今月銷三位數,仍硬撐不降價

上市前被追捧,都說能競爭漢蘭達,如今月銷三位數,仍硬撐不降價

近年來隨著緊湊型SUV在國內迅速的崛起,以吉利和長城為代表的自主品牌依靠著旗下哈弗H6,吉利博越等車型迅速佔領15萬以下的SUV市場,讓豐田,大眾這些主流的合資品牌也感到了一定的壓力,在緊湊型SUV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之後,吉利和長城開始向中高端市場的合資品牌發起衝擊,吉利相繼推出了領克01,領克02還有吉利博瑞等多款新車型,長城也不甘示弱,推出了魏派vv7這一款中型SUV,從整體的市場反饋來說,他們進軍國內的中高端市場還是比較成功的。不過今天咱們要說的這款國產豪車,相比較於魏派vv7和領克01來說,就是比較失敗的了。

上市前被追捧,都說能競爭漢蘭達,如今月銷三位數,仍硬撐不降價

這款車就是長城新近推出的一款中型SUV——WEY P8,這款新車在上市之前被國內的消費者捧上了天,各家媒體也鋪天蓋地的宣傳這款車的出色性能,網上的車友都認為這一款新車能夠終結豐田漢蘭達在中型SUV市場的霸主地位。不過和上市前被熱捧的情景相比,上市之後的WEY P8就顯得有點淒涼了,首月的月銷量僅僅只有500臺,這個銷量讓眾多看好它的國內消費者大跌眼鏡,而造成這款新車叫好不叫賣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它的售價,作為一款新能源車型,這款車的售價達到了29萬,補貼之後的價格也在25萬起步,比豐田漢蘭達還要貴,這個售價直接將WEY P8的整體性價比拉低了一個檔次,90%以上的消費者在看到這個售價之後果斷放棄了購買的慾望,而面對如此低迷的銷量,WEY P8仍然死咬住價格不鬆口,完全沒有降價優惠的措施,這就讓國內消費者對於長城的印象差了許多。

上市前被追捧,都說能競爭漢蘭達,如今月銷三位數,仍硬撐不降價

實這也不能怪消費者,畢竟25萬的售價對於目前國內的自主品牌車型來說,可以說是比較誇張的了,新能源雖然是一個比較不錯的賣點,但是這絕對不是這款新車可以叫價25萬的理由。25萬的價格,可以買一臺高配版本的邁騰,凱美瑞,也可以買一臺中低配的漢蘭達,大眾途觀L和本田冠道,還可以買到奧迪A4L和寶馬3系這兩款品牌形象遠超WEY P8的豪華車,這麼多的選擇消費者為什麼要吊死在長城這一款新車上面呢?不得不說,長城這款新車的定價有點自我膨脹了,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款新車的整體設計還是能夠達到一款主流中型SUV的水平的。

上市前被追捧,都說能競爭漢蘭達,如今月銷三位數,仍硬撐不降價

外觀設計上,WEY P8的整體造型還是非常潮流的,類似於梯形的進氣格柵設計,內部的網狀鍍鉻飾條在進行燻黑處理之後,展現出來的視覺效果要比魏派vv7更加出色,搭配設計精緻的led日行燈和底部兩側對稱設計的小巧霧燈,整體的辨識度還是非常高的。側身的線條設計的比較流暢,圓潤細膩的尾部造型搭配雙排共雙出的圓形排氣管,從尾部看上去,帶給人的視覺衝擊力完全不遜色於同級別的豐田漢蘭達和大眾途觀L等主流的合資中型SUV。

上市前被追捧,都說能競爭漢蘭達,如今月銷三位數,仍硬撐不降價

內飾的設計上,WEY P8在給人的視覺體驗有種類似奔馳的風格,環抱式的中控臺設計,純觸控的八英寸中控液晶顯示屏,再加上全液晶式的黑色儀表盤,展現出來的檔次感還是比較強烈的。圓筒造型的空調出風口,設計飽滿的三幅式方向盤,搭配旋鈕式的換擋撥片和造型精緻的黑色換擋桿,展現出了不輸於奔馳寶馬的豪華氣質。前後排的座椅全部都是採用真皮進行包裹的,而且在設計上加入了許多人體工程學理念,整體的舒適性,還要在同級別的豐田漢蘭達,本田冠道之上,完全滿足了國內的消費者對於一款中型SUV的所有需求。

上市前被追捧,都說能競爭漢蘭達,如今月銷三位數,仍硬撐不降價

空間方面,WEY P8的車身長度達到了4765mm,軸距為2900mm,這個空間尺寸在國內的主流中型SUV當中只能算是一般水平,不過滿足日常的家用所需還是沒有問題的。動力方面,該車採用的是插電混動的模式,搭載的是2.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和電機的組合,純電的續航里程在50km左右,綜合續航能力能夠達到670km左右,慢充的話需要四小時,這款動力總成的最大功率能夠達到235馬力,百公里的實際油耗在四升左右,相比較目前眾多的新能源車型來說,這款新車在動力和燃油性的表現還是值得認可的。上市前被熱捧,都說能媲美漢蘭達,如今月銷三位數,仍硬撐不降價!

上市前被追捧,都說能競爭漢蘭達,如今月銷三位數,仍硬撐不降價

不過即使它的性能再出色,以目前長城的品牌影響力來說,依舊無法達到和大眾,豐田,寶馬,奧迪這些主流的合資品牌相媲美的程度,一味的追求豪華車利潤,只會讓國內的消費者對長城的認可度越來越低,這款WEY P8三位數的銷量可以說是給長城打響了一個警鐘,低廉的售價加上出色的性能才是消費者真正所追求的東西,盲目的追求豪華車利潤,過高的品牌定價只會讓長城的品牌形象越來越低,最終走向破產的道路,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