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卷三|觀照十二處:各種滋味從哪裡來?(10)

根據現代生理學的研究,舌頭表面密集著許多小的突起的舌乳頭,每一個舌乳頭的上面,有長著像花蕾一樣的味蕾。正常成年人約有一萬多個味蕾,正是這些味蕾,使人們吃東西能夠品嚐出酸、甜、苦、辣等味道。人們吃東西時,通過咀嚼及舌、唾液的攪拌,使味蕾受到不同味物質的刺激,它將這些信息由味神經傳送到大腦味覺中樞,便產生味覺。關於味道從哪裡來,經中又是如何開示的呢?

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

楞嚴經·卷三|觀照十二處:各種滋味從哪裡來?(10)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阿難,你經常在早晨、中午和大眾一起持缽乞食。其間或許能遇到有人供養酥、酪、醍醐這些上味美食。你怎麼看呢?這些上妙味是憑空而生的,還是舌中生出的,還是食物中生出來的呢?”

酥酪醍醐:從牛乳中提煉出來的乳製品。《大般涅盤經·聖行品》中雲:"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祗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阿難,若是這個味道是從你舌頭中生出來的。在你口中,只有一個舌頭,前面舌頭食酥時已嘗過酥味,再嘗黑石蜜(塊狀的甘蔗糖,堅強如石,是名石蜜)的時候,應當味道不會變移成黑石蜜的味道。若是味道不變移成黑石蜜的話,就不能說舌頭知道味道。如果味道變成黑石蜜的話,舌頭又不是有很多個,一個舌頭怎麼能知道這麼多的味道呢?”

根據現代科學的描述,舌頭能嚐到多種味道是因為味蕾。但舌頭中的味蕾頂多算是一個味道的接收器。如果識別味道的大腦味覺中樞是一種“相”的話,假設它是甜味,就不可能兼容鹹味、苦味、辣味等。所以,要能辨別出各種滋味,一定要有超越“相”的特質。而這種特質就是前面所說的“知味性”。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阿難,若是味道是從食物中生出來,食物沒有覺識,怎麼能自己知道味道?就算食物能自己知道味道,就等同於他人食用,與你的舌頭能知道味道,有什麼相關呢?”

人們通常認為味道來源於食物。比如說,吃糖就是甜的,吃鹽就是鹹的,吃辣椒就是辣的。而現代生理學上的“味蕾說”,似乎也證明了味道來源於食物。不同食物對味蕾形成不同刺激,從而傳導不同信號到大腦味覺神經中樞,就能覺知到味道。

說真的,如果不看到佛陀這一段,我還真的從來沒有想到過味道是與食物無關的。但現在看到這一段,我突然發覺原來食物的味道本身就是過去的業習種子。比如說,當我們說“這個楊梅太酸,沒有上次買的好吃”時,實際上就是與過去的味覺記憶作比較。我們認為甘蔗是甜的,這是因為過去的記憶本就如此。如果沒有過去的這些業習種子,食物的滋味又當如何呢?是不是“空”呢?因此,舌入顯發的知味性,實際上是在過去味覺種子基礎上的知味。

【若生於空,汝啖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鹼味,既鹼汝舌,亦鹼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鹼,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鹼。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如果味道是憑空而生。當你啖食虛空的時候,虛空當作何味呢?假如虛空是鹹味的話,既然能鹹你的舌頭,當然也能鹹你的面,那麼此人就如同海魚一樣。如果一直受鹹,當然就不會知道什麼是淡。若是不識得淡味,又怎麼能分別出鹹味呢?最後必然是鹹淡兩種味道都不知道。如果這樣,又怎麼能叫做知味呢?”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當知,知味舌根與所嘗之味,都無一定的處所。能嘗之根和所嘗之味,二者都是虛妄不實的。它們本非因緣,也非自然性。”

知味舌根與所嘗之味,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夠彼此“相”見。無舌根如何嘗味?無味塵,舌根嘗誰?它們所居之“相”,並非實在的處所,故而說是虛妄的幻相。既然是虛妄的幻相,此二者之間,就談不上誰是誰的因緣,也談不上它們各自有獨立存在的自然體性。

知味舌根與所嘗之味如果彼此相離,則味塵無所謂任何形相,是超越於任何形相的真空。這就是味塵的本來面目,或者叫真如自性。

楞嚴經·卷三|觀照十二處:各種滋味從哪裡來?(10)

為方便閱讀,正整理成電子書。本文首發於百度閱讀《邊讀邊聊楞嚴經(第三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